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化学   233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83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36篇
物理学   2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 1 0期试题解答用直尺在坐标纸上画一直线 (用 A表示 ) ,放置棱镜使其长直角边所对的棱 C与该直线重合 .棱镜的横截面剖析图如图 1所示 (虚线三角形表示棱镜的初位置 ) .眼睛沿斜边注视该直线 ,并保持眼睛位置 (用 B表示 )不变 .然后 ,在纸面上沿箭头方向平移棱镜 ,至眼睛能看到棱镜的棱边 C为止 .这说明棱边 C发出的光线至D点折射后 ,进入眼睛 B.用笔划出这条棱边C、D及 E的位置 .设长直角边与空气界面的入射角为 β,AE=b,CE=c,DE=h.于是有图 1 三棱镜横截面剖析图hb=tan60°,  hc=tanβ整理得tanβ=3 bc ( 1 )由折射定律有nsin…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在二维动量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VisualBasic的多媒体功能和CCD摄像头以及气垫桌等组成的实验系统,演示了二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3.
透镜初级球差的横向剪切干涉条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玻璃平行平板构成简单的横向剪切干涉仪可以观察到单薄透镜形成的准直光束的剪切干涉条纹,由干涉条纹分布求出对应的几何像差和离焦量.用焦距为190 mm的单薄透镜做实验,实验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符合,说明可以从剪切干涉条纹的分布求出透镜的轴向调整误差和初级球差.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二个顺磁性化合物(Ph_1P)[V_2(mp)_6](Ⅰ)和(Ph_4P)_2[NaV(mp)_3 (MeCN)(MeOH)](Ⅱ)(H_2mp=邻巯基苯酚,o-HO_1C_6H_4SH)的固态和/或溶液中的顺磁波谱。(Ⅰ)的77K固态谱及(Ⅱ)的室温固态谱均经模拟计算,认为它们的钒原子处在S=l/2的Ⅰ=7/2状态,(Ⅱ)的低温(77K)溶液谱(乙腈)与Ⅱ的固态谱相同,均有特征的八条精细结构,认为非配对电子基本上定域在钒原子的周围。  相似文献   
5.
张权  姚焜  孙晴  郑虹  轩植华  吴强 《物理与工程》2004,14(6):28-29,34
讨论了在测定透明介质折射率的过程中彩色条纹变密的现象,并在其基础上分析其成因:一是由于媒质折射率加大;二是由于平形板介质平行度不好造成楔形的倾角变大,最后在实验中验证了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6.
误差杆的概念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轩植华 《物理实验》1998,18(6):28-28,31
介绍了误差杆的概念及其在实验作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添加了15%Li_2O的NdMO_3(M=Cr、Mn、Fe、Co、Ni)上进行了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研究.通过改变反应气中CH_4:O_2浓度比,在氧化态和“脱氧态”催化剂上的CH_4脉冲反应,探讨了表面吸附氧和晶格氧在OCM反应中的作用以及NdMO_3中不同金属离子(M)对OCM反应活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ondestructive desulfurization bacterium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nondestructive desulfurization microorganism has been isolated. The metabolism product analyses show that the strain can be a kind of biocatalyst to oxidize dibenzothiophene (DBT) into 2-hydroxydiphenyl (HBP), therefore the sulfur in DBT is removed selectively. The 16SrRNA information, cell wall analysis, physical,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suggest that the isolated strain is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The strain can grow in the basal salts medium (BSM) that DBT concentration is no more than 10 mmol/L, and the optimal DBT concentration for growth is 1 mmol/L, however, the optimal DBT concentration for desulfurization is 0.5 mmol/L. The further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train can also desulfur some other or-gano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s such as thianaphthene, phenyl sulfide and 4,6-dimethyldiben-zothiophene (4,6-DMDBT).  相似文献   
9.
采用UHF及UMP_2方法,对~1Σ~+Ni─CO分子簇的成键机制进行了从头算研究。计算表明,在σ空间,Ni~1S(d~(10))导出态的主要成键特征是CO5σ→Ni4s的授键作用;而Ni~1D(d~9s~1)导出态的主要特征是4sp_σ极化。在~1Σ~+Ni─CO分子簇中总的成键机制是:d~(10)导出态中π反馈作用大于σ授键作用;而d~9s~1导出态中σ授键作用强于π反馈作用。由于接受配键机制一定伴随着轨道之间的重叠,因而为了给出合理的M─L作用分析,进行补偿计算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Single cubane-like clusters, MFe_3S_4(R_2dtc)_5 (M=Mo, R_2=—(CH_2)_4—, Bz_2; M=W, R_2=Me_2, —(CH_2)4—; dtc=dialkyldithiocarbamate) were synthesized by assembly reaction of (NH_4)_2MS_4 (M=Mo, W), FeCl_2 with R_2dtcNa (or NH_4) in DMF. The structure, IR, EPR and cyclic voltammogram are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MoFe_3S_4(C_4H_8dtc)_5 was also obtained from the conversion of linear cluster Fe(DMF)_6[(FeCl_2)_2MoS_4] in the presence of C_4H_8dtc NH_4. Both clusters MoFe_3S_4(C_4H_8dtc)_4·2C_2H_5CN and WFe_3S_4(C_4H_8dtc)_5·2DMF crystallize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12.544(2), (Mo-cluster), 12.533(4) (W-cluster); b=20.478(4), 20.121(6); c=19.582(7), 19.659(2);β=102.82(2), 102.96(3)°; and Z=4, 4. Their structures were refined to R=0.057 and 0.064 with use of 2690 and 2179 reflections (ι>3Q(I)), respectively. Many similarities in structure for Mo and W clusters indicate that both Mo and W play a very similar role in the clus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