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1篇 |
国内免费 | 259篇 |
完全免费 | 112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975篇 |
出版年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159篇 |
2015年 | 144篇 |
2014年 | 168篇 |
2013年 | 219篇 |
2012年 | 168篇 |
2011年 | 182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77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191篇 |
2006年 | 155篇 |
2005年 | 117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氧化钛有合适的禁带宽度,在光催化体系中有较好的稳定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半导体光催化剂.近来,在太阳能转换和储存,二氧化碳还原,有害复杂有机物降解等方面都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已有文献报导了不同的掺杂催化体系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Kakuta[1,2]等研究了二氧化钛复合氧化物体系的光催化性能.Choi[3]等系统地研究了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的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和空穴电子复合之间的联系.也有研究者从掺杂体系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物化性质,如晶相(锐钛矿,金红石,无定形),比表面积,晶粒尺寸和表面羟基的角度讨论与光催化活性的关… 相似文献
2.
以稀土盐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稀土\r\n光催化剂RE/TiO2(RE=La,Ce,Er,Pr,Gd,Nd,Sm),并用XRD,\r\nDRS和IR等手段对RE/TiO2进行了表征;以NO-2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r\n其光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适量RE的掺入,可有效扩展TiO2的光谱\r\n响应范围,有利于NO-2的吸附,使光催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r\n其中掺杂Gd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掺杂量是影响光催化活性的重要因\r\n素,一般最佳掺杂量为w(RE)≈0.5%. 相似文献
3.
利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Cr、Mn、Fe、Co、Ni、Cu六种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以乙酸水溶液的光催化氧化反应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为探针,评价了掺杂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借助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掺杂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后,光催化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改善程度按Cr、Co、Ni、Fe、Mn、Cu递增.掺杂后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的活泼性、金属离子的价态及得电子能力上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离子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5.
利用高压钠灯作光源,在Au^3+-TiO2悬浮溶液中,通过紫外-可见吸光度与TOC测定证实亚甲基蓝能被快速脱色降解。金离子掺杂可大大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金离子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5%。通过表征催化剂的晶型,化学组成,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提示金离子改性的机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证实金离子掺杂可增强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能力,由于产生金杂质能级,金离子改性TiO2能被可见光激发。适量的金杂质能降低催化剂的荧光发射强度与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强度。根据不同金离掺杂摩尔分数,荧光发射强度与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强度从弱到强的排序与光催化活性比强到弱的排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7.
导电聚苯胺的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概述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对导电聚苯胺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的研究.从合成可溶性的聚苯胺入手,阐明了聚苯胺的若干基本化学和结构问题,提出并证明了掺杂态聚苯胺的结构模型和掺杂机理;除了质子酸掺杂外,发现了聚苯胺的碘氧化掺杂、光助氧化掺杂和K+注入还原掺杂;开发了分别以环氧树脂和聚氨酯为载体的聚苯胺防腐涂料;运用掺杂剂诱导的溶解性,通过合成带聚乙二醇链的膦酸掺杂剂,实现了导电态聚苯胺的水体系加工.其中的聚苯胺树脂及防腐涂料的生产技术,已经完成中试,正在走向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以沉淀法制备得到了第一过渡系23至30号元素(V, Cr, Mn, Fe, Co, Ni, Cu, Zn)分别掺杂的纳米TiO_2光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光催化降角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 钠的活性,研究了它们的光催化活性与催化剂微晶结构、电子亲和势与离子半径比 、离子的磁矩之间的关系。发现其催化活性的变化与这些元素的稳定氧化态的电子 亲和势与离子半径的比值和掺杂原子的磁矩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催化剂的(101 )晶面的XRD衍射强度、微晶尺寸和晶格畸变应力对催化活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考察了制备方法对掺杂Fe2O3,ZrO2或SnO2的TiO2纳米粉的XRD谱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共沉淀法制备的Fe2O3·TiO2对其XRD谱强度的影响较大,而负载法制备Fe2O3/TiO2对其XRD谱的强度无影响;两种方法制备的掺杂ZrO2或SnO2的TiO2样品对XRD谱均无影响.TEM结果表明,TiO2纳米粉的晶粒均匀,粒径为14~18nm.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氧化分解反应结果表明,与TiO2样品相比,负载型Fe2O3/TiO2的催化活性明显较高,但ZrO2/TiO2,SnO2/TiO2和共沉淀型Fe2O3·TiO2的催化活性变化不大.可以认为,对掺杂Fe2O3的TiO2催化剂,负载法是较好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