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442篇
化学   813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73篇
综合类   98篇
数学   261篇
物理学   5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微波萃取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萃取技术,对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尤为重要。微波萃取技术具有选择性好、萃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等特点,可应用于黄酮类、多糖类、苷类、挥发油、蒽醌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等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  相似文献   
992.
聚酰亚胺-银的复合薄膜以其表面银层无与伦比的反射性和电导率,再加上聚酰亚胺基体本身优异的热稳定性和物理机械性能,以及其轻质和柔性的特点,在航空航天和微电子等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近年来广泛研究的多功能材料之一。本文对比了当前用于制备表面金属化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外部沉降法、超临界流体法、原位一步自金属化法、表面改性离子交换自金属化法和直接离子交换自金属化法,特别总结了由本课题组近年来所发展起来的表面改性离子交换自金属化法和直接离子交换自金属化法在制备高反射高导电的双面银化的聚酰亚胺薄膜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这两种方法均基于简单的银盐化合物前驱体即可实现双面高反射高导电的表面银化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所制得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的表面反射率超过100%,表面电阻接近纯金属银的水平;复合薄膜的表面银层与聚合物基体之间有很优异的粘结性能;且很好地保持了母体聚酰亚胺薄膜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其中采用直接离子交换自金属化技术,仅需将聚酰亚胺的预聚体薄膜在极稀的银盐水溶液中(0.01M银氨溶液)处理5min,然后热处理即可实现聚酰亚胺薄膜的双面金属化,是目前效率最高和银利用率最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合成了2个含有吡啶基苯甲酸盐的银(Ⅰ)配合物,即[Ag2(PPh3)2(4,4-pybz)2(H2O)2]n(1) 和[Ag2(PPh3)2(4,3-pybz)2]·2CH3OH(2)(PPh3=三苯基膦,4, 4-pybz=4-吡啶-4-基-苯甲酸根, 4,3-pybz=4-吡啶-3-基-苯甲酸根),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和表征,它们的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在不同的溶剂下,2个配合物由AgBF4、PPh3和不同的吡啶苯甲酸在氨水作用下,以1:1:1的比例反应而成.在配合物1中,所有的银原子由吡啶基苯甲酸桥连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在配合物2中,2个银原子通过2个4-吡啶-3-基-苯甲酸根配体形成双核结构.在荧光光谱中,在发射状态下所有的峰均来源于配体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新的化学溶液法,通过不同体积的钛酸四异丙酯的2-乙二醇单乙醚溶液与一定浓度的H2O2水溶液直接反应并对生成的钛过氧化配合物进行焙烧,制备了一系列TiO2光催化剂. 表征发现,所得TiO2样品为金红石和锐钛矿的纳米复合晶体,改变2-乙二醇单乙醚的体积可实现金红石相比例在0~96%广范围的调变.与商业二氧化钛P-25相比,所得的TiO2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出现明显红移,间隙能降低, 在可见光照射下,该样品对亚甲基蓝有良好的降解活性. 当2-乙二醇单乙醚的添加量为5 ml时,所得样品体相中金红石相比例接近50%,其光催化活性和吸附性能最好,可分别是P-25的3倍和5倍. 拉曼光谱结合X射线衍射等表征结果表明,该样品的表面仅含少量的金红石相. TiO2纳米复合晶表面晶相的组成和分布对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及其吸附能力有直接的影响. 另外,TiO2纳米复合晶的缺陷浓度也是增强其光吸收能力,提高其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生物可降解聚磷腈接枝聚酯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步探索了利用酯交换方法制备聚磷腈接枝聚酯共聚物的可能性 .实验发现 ,利用聚酯的端羟基与甘氨酸乙酯全取代的聚磷腈进行酯交换反应 ,是可以获得聚磷腈接枝聚酯共聚物的 .但这种制备过程 ,不仅要求聚酯材料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好 ,以及融体粘度较低 ,还要求氨基酸酯取代聚磷腈的热稳定性较好 ,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因此此法更适宜于制备聚磷腈接枝聚己内酯共聚物 ,而且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不宜超过 80 0 0 .  相似文献   
996.
硬脂酸稀土对PVC热稳定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FTIR及XRD对硬脂酸稀土稳定剂进行结构表征 ,可知硬脂酸稀土中硬脂酸酸根与稀土离子间的作用主要是离子键性质的 ,且硬脂酸稀土具有层状晶体结构 ,晶层中稀土离子倾斜于基面。刚果红法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硬脂酸稀土用量增加 ,PVC的热稳定时间呈现增加的趋势 ,4种不同稀土硬脂酸盐稳定能力大小顺序为Last>Ndst>Yst>Dyst。通过FTIR对PVC稀土稳定体系稳定机理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Last和Ndst两种稀土稳定剂能取代不稳定的Cl原子 ,阻止PVC分子链上脱HCl反应 ,改变构象使其达到稳定的效果。Yst和Dyst在改变构象方面贡献较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7.
定义和研究了函数Sum(n,t),并借助于此以模n剩余类环上函数的频谱理论为工具解决了n元随机变量联合分布的分解问题。  相似文献   
998.
Cu2I2(PPh3)3·MDF(Ph=C6H5,DMF=HCON(CH3)2是通过W2S4(S2CN-(CH2CH2OH)2)2,PPh3和CuI在CH2Cl2和DMF为溶剂,在室温条件下合成的晶体产物。其窨群为P21/C,晶胞参数:C57H52Cu2I2NOP3,α=15.863(5),b=19.619(7),c=18.232(4),A,β=109.53(2)°,V=5348(3)A^3,Z=  相似文献   
999.
报道了1-(2-苯并噻唑)-3-(4-硝基苯)-三氮烯(BTNPT)的合成及与镉(Ⅱ)的显色反应研究。在Triton X-100的存在下,pH 11.6时,镉(Ⅱ)与BTNPT形成摩尔比=1∶2型黄色络合物,在435 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在530nm处有最大负吸收。以435 nm为参比波长,530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52×10  相似文献   
1000.
手征性侧链液晶高分子取向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偏光显微镜,红外二色性和X 射线衍射研究了一种手征性侧链液晶高分子的相态织构和弛豫行为.偏光显微镜观察这种侧链液晶高分子冻结取向液晶态薄膜时,可观察到与剪切方向垂直的明暗相间的条带织构.红外二向色性的结果表明,取向态中侧链上的介晶基元倾向于与剪切方向垂直排列.取向和非取向膜的X射线衍射揭示了该侧链液晶高分子具有反铁电性液晶的两套反相螺旋结构.取向薄膜在液晶态的弛豫行为表明,取向作用能促进侧链高分子近晶相层状结构的生长,而且介晶基元的取向在弛豫过程中能保持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