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化学   6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42篇
物理学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神府煤与胜利减压渣油共处理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共振搅拌反应器研究了神府煤与胜利减压渣油共处理液化的过程,在430 ℃、460 ℃、490 ℃;3 min~18 min,考察了煤的转化率。结果表明,煤油共处理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60 ℃,最佳反应时间为15 min,最高转化率为48.56%,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快速裂解加氢阶段、慢速裂解加氢阶段和缩聚反应阶段。采取了胜利减压渣油加氢处理、添加蒽油、煤油共处理三种措施所得苯可溶物作溶剂,结果表明,胜利减压渣油∶蒽=1∶1作供氢溶剂时煤转化率有较大提高,达到54.11%;加氢处理后的胜利减压渣油供氢效果也不佳;用煤油共处理所得苯可溶物作供氢溶剂在460 ℃、 6 min时达最高转化率 65.33%。  相似文献   
72.
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煤中的全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目前,测定煤中的全硫的方法很多,诸如沉淀重量法、高温燃烧中和法(电量法、碘量法)等。沉淀重量法测定结果准确,被列为标准方法使用,但操作手续繁琐、实验时间长。高温燃烧法操作简单、时间短,但样品常常因燃烧不完全而使结果不准。本文介绍用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煤中的全硫,吸取以上二方法之优点。用艾氏卡试剂在850℃下使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4 ,再加过量的一定量的BaCl2溶液,所生成的BaSO4经过滤洗涤后,滤液中加入聚乙二醇(PEG)和醋酸钠缓冲溶液,使用汞膜电极为指示电极,钨电极为参比电…  相似文献   
73.
多元线性回归同时测定钙镁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建平  陈峰 《分析化学》1998,26(7):832-835
用多元线性回归电位滴定法,同时测定两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并加以应用,讨论了测定原理和实验方法,选择了最佳条件,将其应用于自来水和石灰石中钙镁的测定,结果可达到化学分析准确度的要求。对批量样品的分析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本文分别模拟了在透射条件和近布鲁斯特角反射条件下的二维红外光谱. 在模拟反射的信号增强因子时,考虑了光的色散以及可能的s-光泄露. 模拟显示,色散对二维红外光谱线型的影响较小且易于矫正. 红外偏振片的不完美所造成的s-光泄露会限制增强因子,但是这一极限要远高于现有常规实验所能及的范围. 在现有实验中,真正主要影响现有增强因子的是入射角的精度,现在常用的旋转台可能无法满足高因子所需的精度. 此外,泵浦脉冲和探测脉冲的传统能量比为9:1,而在反射条件下该比值可能并非最佳,可改为2:1. 考虑上述各因素,以现有实验条件应该可以实现1000倍的信号增强. 尽管如此,近布鲁斯特角反射法不仅会放大信号本身,也会放大信号固有的噪音,因而适用于噪音与信号本身没有关联、特别是噪音主要由探测脉冲的波动造成的条件. 如果信号的固有噪音占主导,此方法难以提高信噪比. 本文的理论模拟结果与文献中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为在布鲁斯特角附近实现更高倍数的信号增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直流磁控溅射法在管道内壁镀TiZrV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氩气作为放电气体,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成功地在不锈钢管道内壁获得了TiZrV薄膜。分别利用能量弥散X射线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量薄膜的成分组成,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进行了测试,并对TiZrV的二次电子产额进行了测量。测试结果表明:TiZrV的成分基本保持在Ti原子分数为30%,Zr原子分数为30%,V原子分数为40%左右,位于"低激活温度区"内;薄膜具有无定形的结构,由微小的纳米晶粒组成;加热激活后TiZrV的二次电子产额有所下降,其峰值由2.03降到1.55,低于不锈钢和无氧铜。  相似文献   
76.
采用不同于以往的证明方法,进一步研究了与Nevanlinna四值定理中的有关开问题,并证明了2个唯一性定理.  相似文献   
77.
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是最具前景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之一。供受体材料的化学结构直接决定两者之间能带匹配程度,从而影响光电转换效率。本文以非富勒烯给受体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快可见激发-中红外探测光谱方法,以ITIC分子中的CN和CO伸缩振动为探针,研究了非富勒烯聚合物薄膜在光激发后电荷分离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这一体系的电荷分离过程可发生在皮秒时间尺度上。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大黄鱼肝脏的结构特点, 采用石蜡切片-显微技术及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健康大黄鱼肝脏的组织学结构特征. 显微观察显示, 肝脏表面覆有一层较薄的结缔组织被膜, 肝小叶之间界限不明显, 中央静脉不发达, 肝细胞索(板)排列不规则; 肝血窦相互吻合成网络状; 肝内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伴行; 肝内胆管系统由胆小管、小叶内胆管、小叶间胆管和支胆管组成; 小叶间胆管常与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伴行; 胰腺组织弥散分布于肝实质中. 电镜观察显示, 大黄鱼肝细胞界限清晰, 单核; 细胞质分布有丰富的核糖体和线粒体, 内质网发达, 含有丰富的糖原颗粒和大小不等的脂滴; 枯否氏细胞具伪足, 细胞质内含有吞噬泡; 贮脂细胞内含有大小不等的脂滴; 狄氏隙及胆小管腔内充满丰富的微绒毛. 大黄鱼肝脏组织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79.
作者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和国际上普遍推行STS教育的精神,优化有机化学学科课程结构体系,于1992在春创建并开设了《社会有机化学》课程。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方案,已经正式实施了四年。实践证明,它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从事高素质教育的化学师资,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和好评。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胭脂鱼消化道结构特点与其食性的相关性, 采用解剖及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分析了胭脂鱼消化道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特征. 结果显示 胭脂鱼消化道中无胃, 主要由口咽腔、食道及肠组成. 口咽腔内具短小的舌, 食道粗短, 肠道较长且有3个盘曲, 肠指数为2.31±0.10. 口咽腔表面被覆复层扁平上皮, 内分布有较多味蕾, 起食物的选择和甄别作用. 食道和肠道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 食道肌层发达, 黏膜层上皮内有较多杯状细胞, 主要起食物的润滑和过渡作用; 肠道是胭脂鱼消化道行使消化吸收功能的主要部位, 其黏膜层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内有杯状细胞分布, 游离面具明显的纹状缘, 且前、中肠的肠径、肌层厚度和黏膜褶皱高度均显著高于后肠, 表明前、中肠可能具有更强的消化吸收作用. 胭脂鱼消化道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特点与其杂食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