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4篇
化学   191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60篇
物理学   7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 {[Zn2L1(2,2'-bpy)2(H2O)2]·4H2O}n(1) and [Zn2L2(2,2'-bpy)2(H2O)2]n(2)(H4L1 = terphenyl-2,2',4,4'-tetracarboxylic acid, H4L2 = quarterphenyl-2,2',4,4'-tetracarboxylic acid, and 2,2'-bpy = 2,2'-bipyridi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studies. Complex 1 displays 2D wavelike networks, which are further joined together through O–H···O hydrogen bonds to give a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Complex 2 exhibits 1D ladder-like chains, and they are further joined together by π-π stacking and O–H···O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to form a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ackbone of carboxylate ligands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resulting funct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s. Additionally, thermal stability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1 and 2 are also investigat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72.
肇欣  孙振刚  张伟  华瑞年 《发光学报》2015,36(2):163-168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得了表面氨基修饰的水溶性β-NaY(Gd)F4:Yb3+/Er3+纳米棒,并对β-NaY(Gd)F4:Yb3+/Er3+上转换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条件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Gd3+的引入摩尔分数为40%时,200 ℃下反应8 h即可获得纯β-NaY(Gd)F4:Yb3+/Er3+纳米棒.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谱(PL)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及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构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样品为单相β-NaY(Gd)F4:Yb3+/Er3+纳米棒,纳米棒的截面粒径约为40 nm,平均长度约为210 nm.在980 nm波长激发下,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光谱中出现了4个发射中心位于407,529,546,660 nm的发射带,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2H9/24I15/22H11/24I15/24S3/24I15/24F9/24I15/2跃迁.采用戊二醛法,使β-NaY(Gd)F4:Yb3+/Er3+上转换纳米棒表面的氨基与牛血清蛋白(BSA)分子中的氨基成功偶连在一起.利用紫外光谱分析(UV)和考马斯亮蓝法,对二者的偶联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73.
对丙烷-氧气-空气的混合气体非稳定爆轰波通过90°圆弯管传播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同时实验研究了预混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初始压力对非稳定爆轰波经过弯管前后传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可燃气体非稳定爆轰波经过90°圆弯管后传播速度和压力与直管中相比有了显著地提高.这一研究结果对于工业上安全使用管道阻火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4.
气体爆轰波在声学吸收壁下游的再加强过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实验研究了爆轰波在声学吸收段下游发生的再恢复过程。利用声学吸收段首先将一个稳定的爆轰波衰减,于是产生一个非稳定爆轰波,速度降为 45% ~60?J。该非稳定爆轰波传出声学吸收段后再次加强,并在距声学吸收段出口端一定距离处突然发展成超驱动爆轰。实验利用烟迹技术捕捉了爆轰波从发生衰减到再次加强的全过程,获得了爆轰波再加强距离随初压变化的实验规律。由此,本文建立了再加强段内加速传播火焰的理论模型,称为激波 -爆燃波复合态,并解释了火焰加速和超驱动爆轰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75.
镁基储氢材料因具有理论可逆储氢容量高和价格低廉的优点,成为很有应用前景的固态储氢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g-RE-Ni系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Mg-RE-Ni合金的物相组成、合金显微结构对该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介绍了该类合金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反应球磨法、氢化燃烧法与机械球磨法结合(HCS+MM)、可控制的...  相似文献   
76.
通过EDC/NHS偶联反应将疏水性肝靶向小分子甘草次酸(GA)连接到天然多糖海藻酸钠(ALG)上,制备了具有双亲性肝靶向药物载体材料(GA-ALG).采用乳化法对广谱抗癌药物阿霉素(DOX)进行包载,得到肝靶向载药纳米粒子( DOX/GA-ALG NPs).利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SPECT)和药物体内分布...  相似文献   
77.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脑塞通中钠、钾、镁、钙、铁、铬、锰、镍、镉、铜、锌11种微量、宏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脑塞通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宏观元素。为探讨中成药中微量,宏量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78.
高场核磁共振波谱在多糖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展  方积年 《分析化学》2000,28(2):240-247
随着高场核磁共振波谱(NMR)技术飞速发展,它在多糖的结构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共 结构,而且对于多糖在溶液中或固体状态下的构象以及动力学特性,NMR分析也是最有力的工具。本文综述了高场NMR技术在分析多糖结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
补白4则     
浙江省高师院校分析数学高级研讨班在宁波大学举行 本着为浙江省各高师院校培养年轻的科研、教学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合作条件,发挥主动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一个在国际水平上处于领先的学术团体奠定基础的宗旨,受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委托,由宁波大学数学研究所主办的省高师院校分析数学高级研讨班于2000年10月1 7~20日在宁波大学举行,来自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丽水师专、台州师专、宁波万里学院、宁波教育学院等单位共10余名分析数学的教师,参加了这次学术活动. 研讨班由宁波大学周颂平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徐宪民教授、湖州师范学院胡璋剑教授主讲.还特邀了中国老一辈的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作了主题报告--如何写作数学论文、二十世纪至二十一世纪数学的回顾和展望;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研究所陈翰麟教授、南京大学郑维行教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裘松良教授也作了学术报告.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大家一致认为共同的合作研讨是非常必要的,希望能为浙江省数学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国家973项目"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学术会议在我校举行 由宁波大学理学院院长沈文庆院士牵头的国家973项目"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学术会议2000年11月4~6日在宁波大学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科技部、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所、中科院上海原子能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中科院基础局大科学工程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代表,杨福家、胡仁宇、沈文庆、张焕乔四位院士到会.沈文庆院士作为973项目"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的首席科学家,主持了这次会议. 会议主要报告了973项目的总体和各子课题的科学目标、具体物理内容、预期成果和困难、安排国内外实验情况;对实现物理目标的不同技术路线、对束流要求、探测设备的要求进行了讨论.对国内外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的研究现状作了比较,要求理论和实验的相互联系,973项目课题和非973项目课题的联系,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 会上,四位院士对科学的发展、物理学的现状作了精彩的演讲,论述了核物理研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安全以及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对我国目前的核物理研究提出了建议,对年青一代科学家提出期望.其他学者也对973项目的组织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 这次会议是国内"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它在宁波大学的召开,对宁波大学提高科研水平、了解科学发展最新动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会议期间,杰出年青科学家、长江计划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孟杰受聘为宁波大学兼职教授. (宁波大学理学院供稿) 《红楼梦》与医学--红楼文化散论之二十 《红楼梦》是我国惟一有资格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化小说之作."百科",自然包括医学,而且在书中所占比重颇大.它所涉及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不但比重颇大,而且颇有精湛、独特之处.全书120回,约有80回写及医药保健之学(写及两次以上者至少有30回).80回书中有100余处写到药名方剂、丹膏丸散、医疗保健用具(200种以上),共约10万字. 《红楼梦》写的医学主要是中医(但也有几处涉及西医西药,如依弗哪、汪恰洋烟、鼻烟、玻璃眼镜等).涉及的医学学科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眼科、五官科、皮肤科、针灸、推拿、按摩、法医、精神科、传染病和食疗、理疗、保健养身等等.小说家不但描写了种种医疗技术、药物、医疗器具,还写了医德在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更有多处涉及医药学之理论,从而表明小说家对医药学是颇有造诣的.这些医药学的知识、技术和理论,大部分又都是有古代医学名著作依据的.作者多次精辟地运用了中医学之精华--辨证论治原理,多次娴熟地运用了中医学的四诊八纲、阴阳虚实的理论体系.这在中国古今文学史上,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作为小说家,他们(包括曹雪芹和高鹗等人)能将医药学研究、医疗实践和医德评价紧密而又精妙地结合起来,在小说情节展开、人物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从而使读者在享受其艺术美之同时,又能习得多种医药知识,不能不令人惊叹、敬佩.为此,认为曹雪芹是一位值得研究的医学家,似乎并不为过. 自然,曹雪芹毕竟是生活于200余年前的文学家,受医学科学发展的限制,在有关的医学描写中是有失误之处的.比如第8回、62回写及以茶解酒,现代医学证明,这是不科学的.虽然大量饮茶可以促使酒中的乙醛从小便中排出,但乙醛的分解需很长时间;而且醉酒后大量饮茶损害肾脏,影响肾功能的正常发挥.故此解酒之法是不可取的.不过,我们是不能以现代科学苛求曹雪芹的. 酸梅汤与外伤治疗--红楼文化散论之二十一 《红楼梦》第33回描写贾宝玉遭到贾政的毒打致伤后,气血瘀结,伤重处发炎、肌肉腐败,因之贾宝玉既深感疼痛又觉得热如火烤,"只嚷干渴,要喝酸梅汤"。但袭人对前来探看宝玉的薛宝钗说:"我想酸梅是个收敛东西,刚才挨打,又不许叫喊,自然急的热毒热血未免存在心里,倘或吃下这个去,积在心里,再弄出病来,哪可怎么样呢?因此,我劝半天才没吃。" 酸梅汤是消暑解渴的一种传统饮料,古人的著作中多所记述,如郝懿行的《证俗文》、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杨敬亭的《都门杂咏》、静香居主人的《都门竹枝词》等著作中,均有较为具体的记述,但曹雪芹却从医学角度写了酸梅汤。他通过人物对话让人们知道:有严重创伤的人,即使口渴干热,也是不能喝酸梅汤的。这是伤科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禁忌。我曾为此请教一位中医,他告诉我:像贾宝玉这种情况,治疗原则是:"宜行血不宜止血。除了外敷、内服化瘀药物之外,饮食方面也需要有所禁忌,确实不宜喝杨梅汤。杨梅汤具有收敛性,喝了不利于化解瘀血。"所以,细心的袭人"劝了半天",终于未让宝玉喝杨梅汤。这虽是小说中不易被读者注意的细节,但却是有其医学依据的。由此,可以窥见曹雪芹医疗知识渊博之一斑。 (斯迈)  相似文献   
80.
核-壳结构ZnS:Tb/CdS纳米晶的电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乳液方法合成出粒径为4nm的核.壳结构ZnS:Tb/CdS纳米晶。用XRD、TEM及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合成的纳米晶的结构、形态和光学特性分别进行了表征。将ZnS:Tb/CdS纳米晶制作成有机-无机杂化结构电致发光器件,其结构为ITO/poly(3,4-ethylene 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 sulfonate)(PEDOT-PSS)(70nm)/poly(vinyleobarzale)(PVK)(100nm)/ZnS:Tb/CdS纳米晶(120nm)/2,9-dimethyl-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BCP)(30nm)/LiF(1.0nm)/Al(100nm)。当驱动电压为13V时,可以测到Tb^3+离子的两个特征峰。在电致发光光谱中未测到聚合物PVK的发光,说明电子和空穴是在纳米晶层上复合的。当驱动电压为25V时,得到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9cd/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