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3篇
化学   15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耐尔兰A修饰碳纤维微柱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循环伏安法将碳纤维柱电极表面官能团化,利用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将耐尔兰A修饰在碳纤维微柱电极(CFMCE)表面,对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研究,讨论了它的稳定性,测定了不同PH值下固定化耐尔兰A电极反应的表现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电荷转移系数α以及参加电极反应的H^+数,实验表明:电极对血戏蛋白在CFMCE上的还原有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2.
聚苯胺修饰电极上抗坏血酸与多巴胺氧化峰的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一种分离抗坏血酸(AA)和多巴胺(DA)氧化峰的新方法。聚苯胺(PA)对AA和DA有不同的催化性,因而在PA修饰电极上,AA和DA在不同的电位被氧化,从而解决了二者氧化峰不能分离的问题。实验表明,在PA膜电极上,AA和DA氧化峰可分开约140mV。  相似文献   
53.
本文研究了醋酸盐缓冲体系中NO_2~-歧化产物NO在肌红蛋白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反应,其还原峰电位为-0.68V(vs.SCE).文中考察了溶液酸度、亚硝酸根离子浓度等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并对一氧化氮在肌红蛋白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4.
水溶性的CdSe/ZnS纳米微粒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L-半胱氨酸(Cys)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CdSe/ZnS核壳结构的半导体纳米微粒。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CdSe/ZnS纳米微粒比单一的CdSe纳米粒子具有更优异的发光特性。透射电子显微镜(TEM)、ED和XPS表征了CdSe/ZnS纳米微粒的结构、分散性及形貌。红外光谱证实半胱氨酸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参加了与纳米粒子表面的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55.
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分析学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1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三校获准建立第一批高校博士点,其后部属高校博士点相继建立,研究生队伍迅速扩大;上述三校又于1987年首批获批为分析化学的重点学科,科学研究水平很快上升,当时普遍认为分析化学已进入分析科学时代。为推动分析化学的顺利、快速发展,在国家教委科技委化学化工学部的支持下,由  相似文献   
56.
在微管道两端施加一定的电压时,置于这个电场中的金属或半导体带与溶液的界面电势差达到一定的数值后,就会引起溶液电活性物质在其两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金属或半导体带即称为双极电极(BPE). BPE与电致化学发光(ECL)技术的完美结合有诸多优点,如浓度富集、灵敏度高、成本低、装置轻便且不需要外加光源等,极适合生物分析检测. 本文综述了双极电极-电致化学发光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相关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7.
电化学诱导咪唑铜配合物断裂DNA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价咪唑铜配合物可以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过程对应于单电子准可逆过程.荧光光谱电化学结果表明,还原产物一价咪唑铜配合物可以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二价.在中性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配合物与DNA之间存在弱相互作用,其键合常数仅为2.7×102L/mol.荧光光谱及电化学结果表明为嵌入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电化学诱导咪唑铜配合物对DNA断裂的新方法,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检验了断裂结果.  相似文献   
58.
生物技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导致了兴奋剂的发展。从体外重组蛋白到潜在的基因兴奋剂的出现,给兴奋剂检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因治疗的发展以及一些功能基因对运动技能提高的潜力,加大了基因兴奋剂使用的可能性。本文在介绍基因兴奋剂的基础上,阐述了基因兴奋剂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基因兴奋剂检测技术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9.
纳米银的电化学合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纳米颗粒因具有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不同于晶态体材料和单个分子的固有特性 ,显示出体材料不具备的导电特性、光电特性、光催化能力及随粒径变化的吸收或发射光谱 ,已被用于各种发光与显示装置[1] .其制备的化学方法主要有溶胶 -凝胶法、微乳法、化学沉淀法和醇解法等 [2 ] .近年来 ,新发展出一种电化学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 ,如 Braun等 [3]利用 DNA模板电化学合成了银纳米线 ,Yu等[4 ] 用电化学合成了金纳米棒 ,Zhu等[5] 利用超声电化学合成了半导体 Pb Se纳米粒子 ,Amigo等 [6 ]用电化学方法合成了 Fe-Sr氧化…  相似文献   
60.
方晖  徐静娟  陈洪渊 《化学学报》1998,56(10):990-993
根据小波变换能进行时频局部化分析的特性,本文提出一种用小波分段分析处理信号的方法。对任意长度的信号数据,在不增减信号点的情况下,提高分析信号的信噪比,有效地从信号中提取有用信息。将它应用于微弱信号检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