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50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5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闪烁光纤特性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套进行单根塑料闪烁光纤测量的实验装置,给出由这套装置获得闪烁光纤的光产额、衰减长度、时间分辨和位置分辨的实验方法和测量结果,并对两种不同厂家的光纤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2.
A micro-pattern gas detector named leak microstructure (LM) has been studied. A new chemical electrolytic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to make perfect shaped LM needles with very sharp tips, and this method may be developed to make LM array detectors in batch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both a single needle LM detector and a small LM array detector. The gas gain is up to 105 by calculation from the waveform. Good gain stability and uniformity are achieved. The light emission from the needle tip is also measured in Ar/CF4(95/5) gas mixture. The result shows a promising application for imaging.  相似文献   
53.
应用控制理论与仿真技术对一个简单的制造/再制造物流系统建模。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因为这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着重分析了回收率以及再制造过程生产提前期对该混合系统的牛鞭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回收率与再制造生产提前期不影响该系统的稳定性;回收率越高。牛鞭效应则越小。这表明回收产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吸收客户需求的波动性,特别的是,该混合系统的牛鞭效应总是小于单纯制造系统;而越长的再制造提前期对牛鞭效应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54.
Types 316 and 304 stainless steel are two candidates for the storage vessels and piping systems of LAB-based liquid scintillator (LS) in the JUNO experiment. LS aging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at temperatures of 40℃ and 25℃. After 192 days aging at 40℃, the attenuation length of LS was reduced by 6% in a glass container, 12% in a type 304 stainless steel tank, and 10% in a type 316 stainless steel tank. At 25℃ in 304 and 316 stainless steel tanks, the attenuation length was reduced by 6% after 307 days. The light yield and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were practical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unaged sample. The concentration of element Fe in the LAB-based LS did not show a clear change. Type 316 and 304 stainless steel can be used as vessels and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material for LAB-based LS.  相似文献   
55.
本文主要研究由机器人与其安全装置组成的系统. 利用泛函分析方法将原系统的偏微分方程组转化成Banach空间中抽象的Cauchy问题.通过代数理论和$C_0$半群理论得到系统的瞬态可靠度和稳态可用度,利用转换变量证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零状态可控性.最后利用Maple软件模拟出系统瞬态可靠度和稳态可用度图形.  相似文献   
56.
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六水硝酸镧、一水柠檬酸为原料,利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纳米La2O3粉体.利用XRD、TG-DTA和TEM等测试方法对干凝胶热分解过程及最终形成的纳米La2O3粉体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前驱体溶液的pH值、物质的量配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粉体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的pH=2,La(NO3)3·6H2O:C6H8O7·H2O=6:7,煅烧温度在700~900 ℃,煅烧时间为1.5 h时,可获得粒径均匀的纳米La2O3粉体,且所得产物的粒径范围为50~100 nm.  相似文献   
57.
用2-溴吡啶通过乌尔曼反应修饰9-(4-苯胺基)-9-苯基芴合成了一种具有大体积空间位阻的双极性分子(PFPhDPy),这种化合物因其大的空间位阻、芴优异的双极型传输特性、共轭阻断结构以及吸电子的吡啶官能团而有望获得良好的热稳定性、稳定的无定形态、高的三线态能级和良好的双极性特征.热重分析曲线表明其失重5%的分解温度为336℃.差示扫描量热曲线显示将该化合物加热到190℃既没有熔化现象也没有结晶现象,意味着该化合物具有高的形貌稳定性.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该化合物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有轨道(LUMO)完全分离,说明该化合物具有双极性特征,通过磷光光谱得到三线态能级为3.0 eV.紫外光谱显示该化合物不依赖于溶剂效应的三个特征吸收峰分别为276、298和308 nm.荧光光谱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和乙腈溶剂中随着溶剂的极性增加光谱发生蓝移,其最大发射峰从390 nm转变为363 nm.另外,该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氢核磁共振(1H NMR)和碳核磁共振(13C NMR)谱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58.
在不同进口导叶预旋角度下,采用非定常的方法对进口导叶/叶轮/扩压器三部件之间非定常相干进行了数值与实验研究,探讨了三部件之间动静相干的机理.结果表明,在进口导叶/叶轮/扩压器三部件相干时,最大的脉动压力出现在叶轮和扩压器之间的动静交界面上.当进口导叶预旋角度存在时,叶轮与扩压器之间无叶区内的非定常流动以叶轮叶片通过频率和1/2叶片通过频率为基频;而当扩压器进口安装角增大时,径向间隙内的流动则主要以1/2叶片通过频率为基频.在不同的配置下,湍流强度和非定常度均有朝向轮盘增加的趋势.在进口导叶正预旋60°同扩压器进口安装角为17°时的配置有增大湍流强度和非定常度的趋势.  相似文献   
59.
级环境下叶片扩压器流场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丽敏  席光  周莉  王尚锦 《力学学报》2005,37(1):110-119
为了研究离心压缩机级环境下的非定常干扰的基本流动现象,并验证多级叶轮机械的CFD软件的分析能力, 对一大尺度离心压缩机的叶片扩压器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和数值计算. 实验采用了固定热线、相位锁定------系综平均技术,用常温热线风速仪对叶轮后的叶片扩压器通道内不同周向、径向和轴向位置处的非定常速度进行了测量,同时提出了非定常强度的概念,以定量考核非定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叶片扩压器内的非定常流动非常复杂,其时间周期并非叶轮叶片通过时间,随着与离心叶轮之间的距离增大,非定常扰动逐渐减弱,但一直延续到叶片扩压器的出口.另外,对该实验压缩机级开展了两个不同的数值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定常数值计算软件采用了作者发展的确定应力模型,非定常数值计算是用商业软件NUMECA实现的,计算采用了滑移界面技术. 两个计算结果与实验在扩压器的进口截面处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0.
涡轮引气对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入涡轮冷却气流量预估模型和NO_x排放预估模型,进一步发展了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计算模型和相应的仿真程序。数值分析了涡轮冷却用气引出位置和引气量对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回热器冷端出口引气时,耗油率低于从高压压气机出口引气的情况;涡轮冷却技术提高即冷却用气量减少对降低耗油率有益;从回热器冷端出口引气对减少巡航状态NO_x排放有益;对NO_x排放量影响最大的是燃烧室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