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71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锗烯X2Ge与环硫乙烷硫转移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在6-311++G(d, p)的水平上对锗烯X2Ge(X=H、CH3、F、Cl、Br、OH、OCH3)与SC2H4的硫转移反应进行了计算研究. 结果表明, 锗烯的基态是单重态, 取代基的电负性越强, 单-三态的能量差越大; 反应的活化能越高, 放热越少; 控制反应的因素是电子效应, 而不是立体效应; 该硫转移反应由两步组成, 第一步生成中间配合物, 是一个无势垒的放热过程, 第二步经过渡态生成产物. 并用组态混合模型对反应机理和势垒进行了解释. 同时讨论了该反应中环硫乙烷的C—S键解离过程.  相似文献   
42.
在2-氨基噻唑存在下,利用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比加成反应,在丙酮中合成了双核铜(Ⅱ)配合物[Cu_2(C_6H_5COO)_4(C_3H_4N_2S)2].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0685(1)nm,b=1.9028(6)nm,c=1.7046(9)nm;α=γ=90°,β=96.49(3)°,V=3.443(4)nm~3,Z=4.F(000)=824,Dc=1.5558g/cm~3,μ=14.078cm~(-1),最终偏离因子R=0.04821,Rw=0.05314.通过元素分析、IR、TG、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3.
含Eu(DBM)_3·H_2O纳米微晶的光学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β二酮的配合物因其具有Antenna效应,发光强度明显增强;而且它的激光性质也被证实[1] ,是应用价值极大的配合物.稀土配合物与高分子的复合,获得了兼具二者优良性能的功能材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常二者的复合多采用直接掺杂、机械共混和熔融等方法.但由于二者的相容性较差,并且存在着浓度淬灭现象,使获得高稀土含量、分散均匀的聚合物发光材料非常困难.以往,杨柏小组分别采用直接掺杂和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了含稀土配合物的光学树脂[2 ,3 ] ,但稀土配合物含量受到限制.本文在文献[4,5 ]的基础上,采用化学沉淀的方法,制备了30~30 0nmEu…  相似文献   
44.
以Cu+和Zn+与CS2反应作为第一过渡金属离子与CS2反应的范例体系. 采用密度泛函UB3LYP/6-311+G*方法计算研究了第一过渡金属离子在基态和激发态与CS2反应的反应机理. 全参数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 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 并用UCCSD(T)/6-311G*方法对各驻点作了单点能量校正. 在Cu+与CS2反应中, 计算了单重态初始中间体1IM1到三重态插入型中间体3IM2的反应交叉势能面. 确定了第一过渡金属离子与CS2的反应为插入-消去反应, 找到了基态和激发态金属离子与CS2反应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45.
以烷基糖苷(APG)作为掺杂剂,聚(9,9-二正辛基芴基)(PFO)为荧光聚合物,利用烷基糖苷所特有的表面活性剂性质制备了荧光亮度和稳定性好的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SPNs),APG@PFO。利用SPNs与核黄素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FRET),将所制备的荧光探针用于构筑比率型核黄素传感器。得益于SPNs良好的光物理特性、独特的“线团”结构和“分子导线”作用的信号放大效应,所制备的核黄素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大的荧光比值变化使得所制备的探针适用于可视化检测。本研究使用“乐高”拼图零件和香烟过滤嘴,搭建了便携式可视化检测装置。探针用于市售维生素片中核黄素的荧光和可视化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6.
构建了一个基于纳米多孔硅烷薄膜的适体电化学传感器,用于中草药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灵敏检测。以溶胶-凝胶溶液电沉积再洗脱的方法在活化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孔隙均匀,结构稳定的纳米多孔硅烷薄膜,并在此基础上沉积了金纳米粒子,为巯基修饰的适配体提供了大量的活性位点。利用AFB1与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将适配体上吸附的信号分子亚甲基蓝(MB)与目标物AFB1形成竞争关系,以此来定量检测AFB1,线性范围在0.01~75μg/L,检出限为5.6 ng/L。方法应用于3种中草药(当归、黄芪、党参)的加标回收检测,结果满意。本传感器的构建为检测AFB1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7.
建立了薄层色谱图像分析定量-高速逆流色谱法从吴茱萸甲醇提取物中快速分离制备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卡品碱3个化合物的方法。采用数码相机对HSCCC溶剂系统上下相中的目标化合物进行TLC图像采集,使用积分软件OPSIA计算各溶剂系统对应的K值,筛选出最佳溶剂系统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2.5:3.5:2,V/V)。取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在主机转速860 r/min、流动相流速1.5 mL/min的条件下,一次性从300 mg样品中分离制备得到经1H-NMR和13C-NMR确证的吴茱萸碱(15.3mg)、吴茱萸次碱(10.1 mg)、吴茱萸卡品碱(20.7 mg),纯度分别为93.6%,97.3%和95.1%(HPLC法)。  相似文献   
48.
综述了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UB3LYP/6-311G++(d,p)理论水平上研究了Ni+在基态与CH3CH2CH2NH2的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Ni,C3,N,H9]+基态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并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第一过渡金属离子Ni+与CH3CH2CH2NH2的反应为插入-消去机理,并计算找到了基态下该反应的最有利通道。  相似文献   
50.
采用聚乙二醇(PEG)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制备出CuO/SiO2多孔复合材料,使用FTIR、HRTEM、XRD和BET等技术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添加CuO质量及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复合材料的孔结构特征的影响。 用目标产物作为吸附材料,研究了其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uO/SiO2多孔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尤其是含CuO质量分数为15%的样品在用量0.015 g、体系pH=9、搅拌时间为2 h的条件下,对10 mL亚甲基蓝(4 mg/L)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7.17%。 对吸附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