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42篇
物理学   1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运用Gaussian94W量子化学程序,对膦疏基配合物Ni2Ru(mp)3(Hmp)(PBu3^n)3三配位镍与钌部份的简化模型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配合物的电子结构,成键特征,电荷分布规律以及对Ni三配位的影响因素等。计算结果表明:在简化模型中存在着较明显的三配位Ni原子与Ru原子之间π相互作用,这种金属原子间直接的作用也许是三配位Ni(1)的结构的主要原因。其次,Ni(2)核部份的存在对该配合物  相似文献   
32.
报道对氨(NH3母体)、甲胺(CH3NH2)、二甲胺[(CH3)2NH]、三甲胺[(CH3)3N]与三氯甲烷(CHCl3)形成的系列复合物的理论研究结果。把复合物看作一个超分子,在B3LYP/6-311G(d,p)的水平上进行密度泛函法计算,并运用完全均衡校正法进行基组超位误差校正(BSSE)。探讨该系列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相关性质,如稳定性、电荷转移及主要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形成复合物的稳定性次序为NH3-CHCl3(Ⅰ)>CH3NH2-CHCl3(Ⅱ)>(CH3)2NH-CHCl3(Ⅲ)>(CH3)3N-CHCl3(Ⅳ)。形成复合物的过程包含着电荷转移。该系列复合物的稳定性与电荷转移量、前线轨道能量差△εL-H及广义H键距离良好的线性关系,与结合点的电荷布居也有密切的关系,复合物的稳定性是分子间共价作用和静电作用两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计算结果能较好地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和规律。  相似文献   
33.
报道对氨(NH3,母体)、甲胺(CH3NH2)、二甲胺[(CH3)2NH]、三甲胺[(CH3)3N]与三氯甲烷(CHCL3)形成的系列复合物的理论研究结果.把复合物看作一个超分子,在B3LYP/6-311G(d,p)的水平上进行密度泛函法计算,并运用完全均衡校正法进行基组超位误差校正(BSSE).探讨该系列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相关性质,如稳定性、电荷转移及主要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形成复合物的稳定性次序为NH3-CHCl3(Ⅰ)>CH3NH2-CHCL3(Ⅱ)>(CH3)2NH-CHCl3(Ⅲ)>(CH3)3N-CHCl3(Ⅳ).形成复合物的过程包含着电荷转移.该系列复合物的稳定性与电荷转移量、前线轨道能量差ΔεL-H及广义H键距离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与结合点的电荷布居也有密切的关系.复合物的稳定性是分子间共价作用和静电作用两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计算结果能较好地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和规律.  相似文献   
34.
M(bpy)2+3(M=Fe,Ru,Os)电子结构与相关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对配合物M(bpy)^2+3(M=Fe,Ru,Os)的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法研究的结果。B3LYP/LanL2DZ方法与基组的水平上进行计算,探讨M(bpy)^2+3电子结构特征及相关性质,特别是中心原子对配合物的配位键长、光谱性质,电荷布局及化学稳定性等的影响规律,为该类配合物的合成,为分析光、电、催化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5.
报导了对配合物(M=Fe,Ru,Os)的量子化学密度泛函(DFT)法研究的结果.在B3LYP/LanL2DZ方法与基组的水平上进行计算,探讨的电子结构特征及相关性质,特别是中心原子对配合物的配位键长、光谱性质、电荷布居及化学稳定性等的影响规律,为该类配合物的合成,为分析光、电、催化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6.
草酰胺衍生物桥联双核镍配合物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LanL2DZ基组 ,对N,N′ 双(2 苯甲酸根)草酰胺桥联双核镍配合物Ni(obbz)Ni(H2O)4 进行从头计算研究 ,探讨该配合物单、三重态的电子组态的稳定性、电子结构特征及电子自旋布居规律等。计算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分子的三重态比单重态稳定 ,因此 ,该配合物择型于三重态的电子组态。电子自旋主要布居于八面体环境的Ni(1)中心上 ,而处于四方配位环境的Ni(2)中心则没有发现电子自旋布居。同时 ,Ni(2)中心主要参与的分子轨道都处于低能区 ,表明Ni(2)中心的配位是相当稳定的 ,这与实验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37.
Despite the efficacy of imatinib therapy in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the development of drug-resistant Abl mutants, especially the most difficult overcoming T315I mutant, makes the search for new Abl T315I inhibitors a very interesting challenge in medicinal chemistry. In this work, a multistep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combining the three 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3D-QSAR), molecular docking,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 and binding free energy calculation,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Abl T315I activities of benzimidazole/benzothiazole derivatives and the binding mechanism between the inhibitors and Abl T315I. The established 3D-QSAR models exhibited satisfactory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dictability. Docking study elucidated the comformations of compounds and the key amino acid residues at the binding pocket, which were confirmed by MD simulation. The binding free energies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activities. The MM-GBSA energy decomposition revealed that the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 was the major driving force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igands and Abl T315I. The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inhibitors and Met318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blizing the binding of compounds to Abl T315I. Finally, four new compounds with rather high Abl T315I activities were designed and presented to experimenters for reference.  相似文献   
38.
[Ru(bpy)2(phen)]^2+主配体上双取代效应DFT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钌联吡啶菲咯啉配合物[Ru(bpy)2(phen)]^2+及其主配体(phen)上5,6-双取代衍生物,用密度泛函(DFT)法在B3LYP/LanL2DZ水平上进行理论计算研究。探讨供电子基团(OH)和拉电子基团(F)在主配体上的取代对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如配合物前沿分子轨道的能量、组成、光谱性质、原子的净电荷布居及配位键长键角等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取代基对该系列取代衍生物的电子结构,特别是第一激发态的电子云分布影响较大,拉电子基团(F)能活化主配体,钝化辅助配体;而代电子基团(OH)则相反。无认是供电子基团(OH),还是拉电子基团(F)都导致取代衍生物的电子基谱带红移。此外,用基于极性交替规律及极性叠加概念的多系列箭头的图示方法对主配体上的原子净电荷布居的特征作了讨论。计算结果能较好地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与规律。  相似文献   
39.
基于极性叠加原理,在成功设计烷烃异构体和多氯代烷烃生成焓计算新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计算多元醇异构体生成焓的新方法,并合理地假定任一异构体的原子化焓等于三种键(C-C、C-H和C-O-H键)的键能、极性叠加能项以及氢键能项的加和。用这一模型拟合24种原子化粹数据,得到了标准生成焓的估算公式。为了检验预测的精确性,又设计了一种预测方法,使用在排除液预测的化合物条件下回归得到的参数,预测该化合物的生成焓。按这种方法,预测了24种异构体的生成焓。通过该5参数预测的相对于实验值的各种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最大绝对误差)不仅比7参数的基团法预测的对应误差小得多,而且比相应实验数据的误差还要小。与键加和法比较,该方法的模型包含了极性叠加能和氢键能量,该两项代表了主要的非键相互作用能,表征了不同异构体的结构差异,并大大减少了参数。  相似文献   
40.
运用G94W量子化学程序包,在HF/6-31G基组水平上对酰胺(DMF,DMA,HCONH2,HCONHCH3andCH3CONH2)与苯酚形成的系列氢键复合物(看作超分子)进行从头计算研究。根据计算结果探讨复合物的稳定性、施体和受体间的电荷转移及几何参数变化等规律。结果表明苯酚与上述一系列酰胺都可形成稳定的氢键复合物,其稳定性次序为CH3CONH2~HCONHCH3>HCONH2>DMA>DMF。结果还表明形成氢键复合物的过程包含着电荷转移,电荷由供体酰胺转移到受体苯酚中,酰胺中C=O键长和苯酚中的O-H键长都明显有规律性地变长。计算结果与实验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