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化学   130篇
物理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31.
用紫外可见光谱测量了在丙酮溶剂中氯合间取代四苯基卟啉铁[Fe(m-X)TPPCl, X=-CH3, -Cl]与咪唑(Im), 氯甲基咪唑(N-MeIm), 克霉唑(GMZ)轴配反应平衡常数,并利用温度系数法测定了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函数ΔrHmΔrSm。用停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Fe(m-CH3)T  相似文献   
32.
合成并表征了3个手性主体1 (t-Bu-Salen Fe)、2 (unsym-Salen Fe)和3 (Salen Fe),将其用于对客体4 (2-乙基-4-甲基咪唑,EMI) 逐级缔合反应的分子识别研究,首次测定了主体与EMI缔合反应逐级缔合常数K、K和反应过程热力学参数ΔrG?m、ΔrH?m、ΔrS?m,详细地考察了主客体体系的圆二色(CD)光谱性质。实验表明:缔合常数K和K均按K(3)>K(2)>K(1)顺序递减,缔合反应是一放热、熵减过程,配位数的变化在UV-Vis电子吸收光谱和CD光谱上呈现出等吸收点位移,但没有改变缔合物双偶氮螯环的Δ构型。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3.
合成并表征了手性Salen配体1及其Zn配合物2。详细讨论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电 子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性质。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测定了主体2与4种咪唑、5种 吡啶客体轴向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研究了主体分子2的分子识别行为。实验结果 表明:各种客体的缔合常数,咪吡类按K(Im)>K(2—MeIm)>K(SMIm)>K(EMIm)顺 序递减;吡啶类按K(Py)>K(3-Py)>K(3,5-Py)>K(2,4—Py)>K(2,4,6—Py)顺 序递减。测定了识别过程的△rGm^-,△rHm^-,△rSm^-,发现该反应是放热、熵减 小的过程。采用分子力学的方法考察了主客体的最低能量构象,并对该构象进行量 子化学计算,从理论上对实验事实给予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34.
报道了一种新型尾式酪氨酸锌卟啉(p-(L-Tyr)NC2H4OTPPZn)的合成及表征,围绕该化合物进行了非线性光学及热力学性质研究。样品在激光作用下,在一定波长范围内显示出了非常强烈的反饱和吸收行为。对该化合物与3对氨基酸甲酯客体的轴向配位热力学性质作了研究,从热力学数据和圆二色光谱探讨了与不同客体配位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35.
非对称取代卟啉钴(Ⅱ)轴向配位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合成了非对称对位取代卟啉钴(Ⅱ)(5-(4-乙酰胺基苯基)-10,15,20-三(4-甲基苯基)卟啉钴(Ⅱ))用分光光度法测量了该体系与一系列含咪唑基配体(2-甲基咪唑(2-MeIm),N-甲基咪唑(N-MeIm)2-乙基-4-甲基咪唑(EMIm)克霉唑(GMZ)轴向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研究结果表明,配体的尺寸及取代基的位置将向轴向配合物的稳定性产物影响,其平衡常数呈现KGMZ〉KN-MeIm〉K  相似文献   
36.
合成了新型具有空间不对称四齿席夫碱配合物(Cu[XBP-PHEN-4-CHO-Im],X=H,Cl,Br,CH3;Cu[CBP-PHEN-2-CHO-Im],C=Cl)。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质谱等表征。研究了此类席夫碱铜配合物在二氯甲烷溶剂中与四苯基卟啉锌(ZnTPP)反应的电子光谱,结果表明,此类席夫碱铜(Ⅱ)配合物可以与锌卟啉发生轴向配位反应。  相似文献   
37.
Five novel chiral dinuclear Salen complexes M2L (M = Fe3+Cl-, Mn3+Cl-, Co2+, Ni2+, Cu2+) and Ba2+-crown ether complex H4BaL(ClO4)2 were synthesized. The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between ligand 3(H4L) and corresponding metal salts (FeCl3, Mn(OAc)2·4H2O, Co(OAc)2·4H2O, Ni(OAc)2·4H2O, Cu(OAc)2·H2O, Ba(ClO4)2·2H2O). The chiral two discrete Salen ligand 3 was condensed from 3,3′-[Oxybis(2,l-ethanediyloxy)]bis(2-hydroxybenzaldehyde) and (R,R)-1,2-diamino-cyclohexane. The structure of complexes is two discrete Salen unit bridged with crown ether from two sides. We found that ligand 3 had three complex cites. The two N2O2 cavities can found complexes with d-metals (compound 4), while the O10 cavity can found complex with alkali metals and alkaline-earth metals (compound 5). Th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1H NMR, Mass-spectra, FT-IR, UV-Vis and CD spectra. The FT-IR, UV-Vis and CD spectra property of complexes were minutely analyzed.  相似文献   
38.
卟啉-salen化合物的合成及谱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三种含羟基的salen化合物: salen-OH, Cl-salen-OH和t-Bu-salen-OH, 并用后两种羟基salen与5,10,15-三苯基-20-对羟基苯基卟啉(HPTPP)以烷烃链[O(CH)6O及O(CH)10O]相连合成四种卟啉-salen化合物: HPSC6 (1), HPSC10 (2), HPt-BuSC6 (3), HPt-BuSC10 (4)及其金属锌(II)化合物: ZnPSC6 (Zn-1), ZnPSC10 (Zn-2), ZnPt-BuSC6 (Zn-3), ZnPt-BuSC10 (Zn-4). 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对其组成的结构进行表征, 并对其谱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9.
对四-间甲基-苯基卟啉H2T,PP与Zn,Cd,Hg在丙酮中,四苯基卟啉H2TPP与Zn在丙酮和DMF中的生成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和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反应机理,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求得各基元步骤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0.
对四-间甲基-苯基卟啉H2T(m-CH3)PP与Cd(Ⅱ)离子在丙酮中生成反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探讨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并发现较高离子强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呈负盐效应,根据Debye-Hueckel理论和实验结果,得到了反应的速率常数与离子强度间的定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