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0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613篇
化学   507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874篇
综合类   361篇
数学   10124篇
物理学   156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683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1197篇
  2011年   1168篇
  2010年   827篇
  2009年   709篇
  2008年   968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573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舒兴明 《大学数学》2002,18(3):44-47
本文利用局部比较法 ,在图中定义子图、无效路径、以及可去边 .利用推导的有关定理 ,拆去可去边 ,利用最短路径相同的等价性 ,达到化简图 ,从而求出最短路径  相似文献   
32.
“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是从具体的教学方法研究开始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模  相似文献   
33.
构造数学模型是一种比较重要、灵活的思维方式,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在解题中要想用好它,需要有敏锐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灵活的构思、创造性的思维等能力.应用好构造思想解题的关键有二:一是要有明确的方向,即为什么目的而构造;二是弄清条件的本质特点,以便重新进行逻辑组合.常用的有构造命题、构造表达式、构造几何体等,本文拟就通过介绍几种解三角函数的具体问题,对构造的各种思维方式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4.
一、化归的意义所谓“化归”,依字面理解含有转化和归结的意思.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人们常常将待解决的问题甲,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个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乙,然后通过问题乙的解答返回去求得原问题甲的解答,这就是化归方法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35.
本文研究半线性椭圆方程Dirichlet问题-△u=α(x)f(u),x∈Ω, u(x)=0,x∈ЭΩ,正解的存在性,其中Ω为R^n中有界的带光滑边界的区域,α(x)可以变号。  相似文献   
36.
本文利用概率方法证明了如下的Dirichlet问题的解的存在性:{-(△/2+μ)u f(u)=v,在D中,其中D是R^d中的一个有界规则区域,μ和v是属于广义Kato类的符号测度,f是R^1上的连续可微函数连g↓eD上的一个连续函数。  相似文献   
37.
对一个力学碰撞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物理力学中有关碰撞的一个问题,从恢复系数e的取值角度出发,进行了详细求解和讨论,得到了更完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有些三角问题,根据题设条件,利用三角公式挖掘数量关系,构造代数方程来处理,使问题获解.往往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例1 求函数y=sinxcosx+sins+cosx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39.
薛孝乐 《数学通报》2006,45(4):20-21
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数学分支,其中的题目可涉及到函数,三角,不等式等各种数学知识,这就决定了一个解析几何问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法。解析几何的一题多解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拓展人的思路,进而可以提高解决数学综合问题的能力。下面就以一道解析几何题给出几种不同的解法。  相似文献   
40.
黄绍培 《数学通报》2006,45(7):31-31
记忆特征告诉我们,要加强对某一件事的记忆,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错误”与“教训”是最为深刻的.数学教学何尝不是如此.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