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纳米二氧化钛的红外辐照相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技术合成路线 ,可以获得平均粒径在 30到 4 0纳米的二氧化钛粉末。在X—射线衍射 (XRD)和拉曼散射 (Raman)测试技术下 ,分析得到红外干燥方式下可使锐钛矿向金红石相转化 ,同时由于TiO2 纳米晶粒的尺寸效应以及弱的结晶性和局部格点不完善 ,使得Raman光谱特征峰向低波数移动。此外 ,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 ,逐步有金红石相产生 ,而 4 48cm- 1Eg 活性模对温度的依赖性体现了反斯托克斯现象。  相似文献   
22.
稀土永磁材料的强激光辐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Sm-Co和Nd-Fe-B永磁材料在强冲激光辐照前后表面形态和合金成分的变化。辐照中心的凹坑或穿孔边缘为非晶态,是材料快速熔凝的产物,合金成分有明显变化。中心四周的热影响区晶粒细化,但成分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为选择稀土永磁硬脆材料的激光加工工艺参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5种甜味添加剂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了同时测定5种人工合成甜味剂阿斯巴甜、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纽甜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Synergi Fusion-RP柱为分离柱,20mmol/L硫酸铵缓冲溶液(pH 4.4)-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整个分离过程在9min内完成.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9%~10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2%.该法可用于食品和饮料中5种甜味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4.
25.
本文用Raman与红外光谱表征质子辐照聚苯胺的结构。聚苯胺的红外光谱的主要吸收峰经低能和高能质子辐照后分别向高频移动2—12cm~(-1)和5—26cm~(-1)。在1228,1344,1380和1444cm~(-1)处的Raman带在低能质子辐照后分别移到1236,1348,1392和1456cm~(-1),在804,1588和1620cm~(-1)处的Raman带,经高能质子辐照后分别移到808,1592和1624cm~(-1)。醌型结构的拉曼线1588cm~(-1)也上移4cm~(-1)。这些结果表明,质子辐照不同于质子酸的掺杂(质子化过程)而是引起聚苯胺中分子链的断裂。  相似文献   
26.
刘丽敏  苑立波 《物理实验》1994,14(5):205-207
光纤位移传感演示实验刘丽敏,苑立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物理部150001)一、光纤传感技术简介光纤传感技术是伴随着光导纤维及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在光通信系统中,光纤从作远距离传输光波信号的媒质,但是,在实际光传输过程中,光纤易受外界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27.
近年的研究表明,在右手性的各向异性材料(如普通晶体)中一定条件下也会形成负折射,用惠更斯作图法可以清楚地说明普通单轴晶体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本文用惠更斯作图法说明在适当条件下,一束含有两种波长的光入射到单轴晶体中会出现双正折射、一正一负折射、双负折射等物理现象.以钒酸钇晶体为例,计算了发生负折射现象的临界入射角.本文的工...  相似文献   
28.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瞬态荧光光谱和单线态氧捕捉等方法分别测量了荧光素钠及4,5位-二卤代荧光素钠(FLX2,X=H,Cl,Br,I)的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量子效率(Φf)、荧光寿命(τf)和单线态氧量子产率(ΦΔ),并与荧光素钠的相应性质进行了比较。对应于X=H,Cl,Br,I,FLX2的Φf值分别为0.92、0.96、0.69、0.16;τf值分别为4.16、4.72、3.50、0.80 ns;ΦΔ值分别为0.003 4、0.049、0.30、0.68。随着氯、溴、碘原子量增大,相应的Φf和τf值并非顺序减小,ΦΔ值逐渐增大,只用重原子效应不能解释二卤代荧光素的荧光和光敏性质变化,而结合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就能较好的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