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7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届会址选在联合王国北爱尔兰的Belfast市,乃由于该市的王后大学设有2个涉及离子液体的研究中心,成绩斐然。其一为"原子论模拟(Atomistic Simulation)";另一为"Quill"中心,其命名实为王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离子液体  相似文献   
102.
在长12 m的无缝不锈钢直管中,通过改变初始点火能量,探究了点火能对封闭管道内丙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传播特性和激波对管壁动态加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点火能对预混气体爆炸火焰传播规律以及管壁的动态响应有显著影响:点火能越大,爆炸越剧烈,爆炸压力峰值压力和管壁最大应变就越大,且压力波和管壁应变的发展一致。火焰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管道末端反射波的作用会发生短暂熄灭和复燃;管壁承受冲击波加载,应变信号主要分布在0~781.25 Hz,管壁最大应变率大于10-3 s-1,实验工况下管壁应变属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驾驶员行为对道路交通的定量影响,针对驾驶员行为特点,综合考虑了驾驶员受到的直接物理影响和间接心理影响、相对速度以及车辆自身特性等因素,结合场力、图论等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模拟考虑驾驶员影响因素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动力学模型(简称IDCA模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了考虑驾驶员影响因素下车流演化机理及不同驾驶员类型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aSch模型相比,本文建立的IDCA模型能够模拟得到丰富的交通行为,再现了同步流等交通现象,从速度波动和车头间距波动分析得出IDCA模型下道路交通流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堵塞消融效率更高.此外得到了由不同驾驶员类型按不同比例组成的混合交通流的密度-速度图和密度-流量图,发现在道路相同中高密度下,激进型驾驶员所占的比例越大,车辆速度与交通流量越大,交通流量随着保守型驾驶员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最后模拟实现了车辆高速跟驰现象,得到小间距高速跟驰率超过7%的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4.
刘青  崔茜凯  马龙雄  查虹丽  周宁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31(7):070010-1-070010-8
地磁感应电流(GIC) 可能会引起变压器直流偏磁从而威胁电力设备和电网的安全。鉴于GIC计算所需的很多输入参数是不确定变量, 全面评估电网GIC水平及对电网的威胁有必要研究GIC的不确定度及GIC对输入变量的敏感度。基于混沌多项式展开(PCE) 提出了一种GIC的不确定度量化方法, 利用双曲线截断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效率, 计算了GIC对输入参数的敏感度指标。以新疆750kV规划电网为例, 利用提出的方法对GIC进行了不确定度量化, 得到了GIC的均值和标准差等统计量。根据混沌多项式系数计算了Sobol敏感度指标, 得到了GIC对电场幅值和电网直流电阻等输入参数的敏感度。与蒙特卡罗法(MC) 相比, 此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5.
安芬芬  白羽  陈春晖  陈新  陈振兴  Joao Guimaraes da Costa  崔振崴  方亚泉  付成栋  高俊  高艳彦  高原宁  葛韶锋  顾嘉荫  郭方毅  郭军  韩涛  韩爽  何红建  何显柯  何小刚  胡继峰  徐士杰  金山  荆茂强  Susmita Jyotishmati  Ryuta Kiuchi  郭家铭  赖培筑  李博扬  李聪乔  李刚  李海峰  李亮  李数  李通  李强  梁浩  梁志均  廖立波  刘波  刘建北  刘涛  刘真  娄辛丑  马连良  Bruce Mellado  莫欣  Mila Pandurovic  钱剑明  钱卓妮  Nikolaos Rompotis  阮曼奇  Alex Schuy  单连友  史静远  史欣  苏淑芳  王大勇  王锦  王连涛  王贻芳  魏彧骞  许悦  杨海军  杨迎  姚为民  于丹  张凯栗  张照茹  赵明锐  赵祥虎  周宁 《中国物理C(英文版)》2019,(4)
The discovery of the Higgs boson with its mass around 125 GeV by the ATLAS and CMS Collaborations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era in high energy physics.The Higgs boson will be the subject of extensive studies of the ongoing LHC program.At the same time,lepton collider based Higgs factories have been proposed as a possible next step beyond the LHC,with its main goal to precisely measure the properties of the Higgs boson and probe potential new physic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gs boson.The Circular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CEPC)is one of such proposed Higgs factories.The CEPC is an e~+e~- circular collider proposed by and to be hosted in China.Located in a tunnel of approximately 100 km in circumference,it will operate at a center-of-mass energy of 240 GeV as the Higgs factory.In this paper,we present the first estimates on the precision of the Higgs boson property measurements achievable at the CEPC and discuss implications of these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06.
锌是一种两性金属,在酸或较浓的碱液中均可溶解而置换出氢,但在很稀的酸或水中却不易反应,尽管其中氢离子浓度比浓碱溶液中大得多。对于这个问题可根据电极电势来说明,若通过计算作出锌—水体系的电势—pH图,则能更直观地看到锌的还原性随溶液酸度改变的情况,得到更明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7.
为探究高温熔融铝液与水相互作用的爆炸机理,设计了一套高温熔融铝液与水接触爆炸实验测试系统,应用红外热像仪、高速摄像机、压力传感器等设备监测高温熔融铝液与水相互作用过程,并对高温熔融铝液与水接触爆炸过程的能量转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高温熔融铝液与水接触瞬间发生膜态沸腾,水剧烈汽化产生的冲击在水中产生扰动并快速扩张,40ms后膜态沸腾向核态沸腾转变,直至发生爆炸喷溅。综合能量守恒定律、爆炸冲击理论与实验结果可得,高温熔融铝液与水接触爆炸过程,约有3.34%~11.23%高温熔融铝液的潜热能转化为爆炸冲击波能量。  相似文献   
108.
109.
周南  周宁  米其英 《分析试验室》2011,30(12):123-124
分组报告续报如下:供生能量的先进材料鉴定组的报告有:(1)A li、J X Zhou、N Fahruddin,供光电化太阳能电池用的、细金针在二氧化钛表面上的原位生长;(2)R J Packer、P Ye等,SOFC陶瓷渗氧膜的高温  相似文献   
110.
周宁波  肖华 《大学化学》2011,26(3):75-76
对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5版)教材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对酸碱溶液的质子条件式进行简化处理时,应仔细考虑各组分浓度之间的关系;对络合滴定的滴定分数应正确表述;探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指出对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要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