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62篇
力学   1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Ti—MCM—41的结构特征与芳烃羟化反应的化学亲和选择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硅源合成了Si/Ti比不同的Si-Ti-MCM-41,并在引入Ti的同时引入Al,合成了Si/Al比不同的Si-Ti-Al-MCM-41。XRD、TEM、低温N2吸附的表征结果说明,Ti-MCM-41具有长程有序一维孔道,且比表面积较高,FT-IR光谱表征说明,Ti对骨架Si的取代使MCM-41表面出现缺陷羟基。Al的引入有利于Ti-MCM-41有序结构的形成。且可调变Ti-MCM-41的表面性质。Ti-MCM-41在不同极性芳烃化合物的羟化过程中表现出化学亲和选择性,且调变Ti-MCM-41的表面性质可实现对化学亲和选择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阴离子型层柱材料的插层组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任玲玲  何静  段雪 《化学通报》2001,64(11):686-691
提出插层组装的概念,论述了阴离子型层状材料经插层组装出结构有序的层柱材料,包括层柱材料插层组装途径、插层组装的客体、插层组装的驱动力以组装客体在层间的定位,以及插层组装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从循环卷积的定义出发,描述了用以m为变量的方法求解循环卷积的步骤.特别详述了其中的矩阵方程法,指出了该方法的不足——含有冗余项,提出了矩阵方程法的改进算法,消除了冗余项,简化了矩阵方程,给出了矩阵方程内部各列的构成规律.实例表明该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盛学斌  马红  李德财  何静  徐杰 《催化学报》2010,31(7):822-826
 以亚硝酸异戊酯为催化剂, 通过固体磺酸的促进作用原位产生亚硝酰正离子, 实现了催化氧气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 300 oC 处理的 Amberlyst 15 表现出较高的促进效果, 在 0.5 MPa O2, 80 oC 反应 2 h, 苯甲醇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可分别达到 90% 和 97%. 通过红外、热分析及酸碱滴定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得的固体酸的差别及其对反应促进效果的影响, 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衍生化方法检测了亚硝酰正离子.  相似文献   
15.
何静  郑秀敏 《应用数学》2013,26(1):114-124
本文研究亚纯系数的高阶线性微分方程,当方程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得到方程的每一非零亚纯解具有无穷级且超级为n.此外,还研究了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亚纯解.  相似文献   
16.
塑性诱导裂纹闭合是导致裂纹闭合发生的主要机理之一.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含中心裂纹矩形板试件的疲劳裂纹扩展,并确定疲劳裂纹张开、闭合应力水平.通过计算,考察应力比R、裂纹长度、最大应力强度因子Kmax等对疲劳裂纹张开闭合应力的影响规律.论文阐述了所采用的裂纹扩展模拟方法及确定裂纹张开和闭合应力的原理.采用了等K加载方式,即在裂纹扩展中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最大值Kmax保持不变(给定R比,最大应力σmax随裂纹长度变化).分析了两种Kmax水平下R比分别为0.3,0,-0.5和-1.0共8种载荷工况.结果表明,对各个载荷工况,用瞬时最大应力σmax正则化的裂纹张开、闭合应力水平σop/σmax和σcl/σmax与裂纹长度无关.等K循环加载比等幅循环加载更有利于分析影响裂纹闭合水平的因素和闭合效应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为建立基于裂纹闭合效应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化学工程学科经过百年发展,经历了"单元操作"、"三传一反"两个里程碑,进入"产品工程"、"三传一反+X"、"多(介)尺度理论与方法"等新阶段,初步形成了以化学、物理学、数学和生物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传递过程原理与化学反应工程为核心的学科知识体系.我国在化学工程学科建成了良好的学科研究平台和队伍.应用基础研究进展显著,论文发表数量及引用评价影响等方面已与美国并列站在最高水平线上.对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分析美国基金委员会近10年资助的化工重点领域,以及对AIChE Journa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三大化工主流刊物关键词索引汇聚研究,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二五"化工学科发展规划,归纳出了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三个层次:学科基础、交叉前沿领域、重大需求,共计15个重点领域方向.建议化学工程学科应优化自身理论体系、完善学科评价体系、争取"工程转化"环节的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PW91方法研究了过渡金属Pd8簇催化氢化乙炔的反应机理. 研究表明: H2进入Pd8簇后解离成H原子, 并且只有当H原子吸附在Pd8簇表面上时, 催化氢化反应才能发生. 过渡金属Pd8簇催化氢化乙炔的反应机理的研究证实该催化反应从两种反应物出发经过两条不同的反应途径完成催化氢化反应, 两种反应物分别为吸附在Pd8簇上的乙炔(Pd8(2H)-CH=CH)和其同分异构体亚乙烯基吸附物(Pd8(2H)-C=CH2). 两条途径均为多步连续的加氢反应, 不同之处在于从Pd8(2H)-CH=CH出发的为单一路径, 解离后的H原子分步依次加成到吸附在Pd8簇上的乙炔中的C原子上, 直到反应完成生成乙烷. 而从Pd8(2H)-C=CH2出发的路径较为复杂, 分别经过两个不同的过渡态和中间体生成次乙基中间体, 该过程相对应的反应位垒相差约12.552 kJ·mol-1, 说明这两个过渡态同时存在, 无先后次序. 然后继续加成H原子直到生成乙烷完成反应. 同时, 两条路径分别形成一系列具有应用价值的C2有机化合物中间体, 其中一些中间体通过分子内质子转移相互转化, 使得原本独立的两条反应路径联系在一起, 成为网状路径.  相似文献   
19.
周鹏力  史茹倩  何静芳  郑树凯 《物理学报》2013,62(23):233101-23310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计算了未掺杂,B,Al单掺杂和B-Al共掺杂的3C-SiC的晶格参数、能带结构、态密度、有效质量、载流子浓度和电阻率. 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导带和价带都向高能端移动,价带移动速度更快一些,使得禁带宽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其中B-Al共掺杂的禁带宽度最窄,纯净3C-SiC的禁带宽度最宽;B掺杂会减小价带顶空穴的有效质量,Al掺杂则反之,B-Al共掺杂补偿了二者的差异,和未掺杂的3C-SiC价带顶空穴的有效质量很接近. B和Al作为受主杂质,会极大地提高价带顶空穴载流子的浓度,而且B-Al共掺杂的3C-SiC的价带空穴浓度是B,Al单掺杂时的3倍. 4种体系中,B-Al共掺杂得到的电阻率是最低的,同单掺杂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关键词: 3C-SiC B-Al共掺杂 电阻率 第一性原理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药品质量的管理,我国在制药企业普遍实施GMP认证,而实施GMP对制药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受到诸多关注.在分析实施GMP对制药企业绩效影响路径的基础上,通过制药企业问卷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对实施GMP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轮GMP认证普遍给企业绩效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中积极影响路径和消极影响路径都得到验证,但短期消极影响超过积极影响.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