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36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于Mn(C)(所有n×n矩阵的全体)中的不可约矩阵得到以下结果:对于任意A∈Mn(C),设λ1, λ2,…,λm为A的所有特征值,这里m≤n而且当i≠j时,λi≠λj.则A是不可约的当且仅当任意P∈A′(A),P*=P=P2,有σ(P|ker(A-λ1))=σ(P|ker(A-λ2))=…=σ(P|ker(A-λm))为单点集.  相似文献   
12.
13.
14.
溴化乙锭是一种常用的DNA荧光探针,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插入作用与DNA分子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分子模拟显示, 溴化乙锭插入碱基对过程中有大小沟选择性, 对结合能的统计分析发现, 溴化乙锭分子更倾向从小沟方向插入到DNA分子中. 由溴化乙锭从小沟方向插入不同碱基对的结合能考察发现, 溴化乙锭对DNA碱基对有特异性识别, 并且与CA碱基对结合能最强. 对溴化乙锭插入DNA分子的驱动力和序列特异性识别的作用力分析, 揭示溴化乙锭插入DNA分子的驱动力和碱基对的特异性识别均以静电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5.
邱盼子  郭欣妍  王娜  孔祥吉  何华 《色谱》2015,33(7):722-729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制药废水中3类10种抗生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水样用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通过比较在不同的固相萃取柱和洗脱液等条件下水样中目标物的回收率,优化了前处理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75 mm×2.1 mm, 2.7 μm),以0.2%(v/v)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梯度洗脱的流动相,在电喷雾-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0.1~1000 μg/L范围内,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螺旋霉素及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5),方法检出限为0.07~4.37 ng/L,定量限为0.22~14.55 ng/L;目标抗生素的加标水平为0.002~40 μg/L时,平均回收率为50.4%~114.1%,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高于9.89%(n=3)。基于上述方法,对江苏省某制药厂废水中相关物质进行检测,在各废水处理单元中检出3种目标抗生素,质量浓度范围为0.46~1033.60 μg/L。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制药厂废水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螺旋霉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张慧  何华  李洁  李卉  姚誉阳 《化学进展》2011,23(10):2140-2150
分子印迹分离技术通过模拟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原理,专一地与目标分子互补性结合,从而将目标分子与杂质分离,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分离技术。传统的分子印迹技术通常是在有机相中制备对印迹分子具有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然而分子印迹技术的实际应用环境大多是水相体系。近年来,分子印迹水相分离技术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分子印迹水相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水相中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原理与合成方法;印迹聚合物在水相中的作用机制;印迹水相分离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该项技术现存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李悦  谷雨  何佳  何华  周祎  Chuong  Pham-Huyc 《化学学报》2012,70(2):143-150
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边激发荧光位移(REES)法、圆二色谱(CD)结合分子模拟技术共同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杨梅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阐述了相互作用机制.分子模拟结果表明,杨梅素与蛋白在亚结构域II A的疏水腔内结合,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和氢键.依据荧光猝灭法判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并得到不同温度下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a)及结合位点数(n),根据热力学参数判断出作用力类型,并且计算出杨梅素与蛋白的结合距离,与分子模拟得到的判定结果基本一致.通过紫外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以及REES法获得的信息讨论了相互作用时BSA中色氨酸(Trp)微环境的变化;并利用CD谱的测定结果定量计算了BSA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用于自装CDD-ICP-OES软件系统及其设计思想。本系统以MS Windows 95^TR为运行平台,用MS Visual C^++^TR V4.2编写。包括光栅控制,CCD控制,动态监视,光谱信号处理,波长定位,定量分析,自动谱线定位,差谱法,卡尔曼滤波法,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式识别技术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火焰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根据1993年4月~1994年10月国内重要分析刊物所发表的文章以及在此期间召开的重要全国性会议的主要论文,对我国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及火焰发射光谱法的进展作一综述。文中共收集文献528篇。  相似文献   
20.
洛美沙星-Tb3+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洛美沙星-Tb3 作为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洛美沙星-Tb3 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牛血清白蛋白与洛美沙星分子之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而且洛美沙星对BSA的构象有一定的影响;同时BSA与Tb3 之间存在静电作用,可置换出配合物中的水分子,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强.结果表明:在实验最佳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能增强洛美沙星-铽的荧光强度,据此建立了一种检测白蛋白的新方法,该法的检测限可达mg水平,线性范围为16.5~148.5μg·mL-1,检测限为68.8 ng·mL-1,RSD为1.4%.此法简便易行,而且不受共存物质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