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9篇
  免费   1740篇
  国内免费   925篇
化学   4584篇
晶体学   163篇
力学   707篇
综合类   68篇
数学   1001篇
物理学   602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372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794篇
  2013年   790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567篇
  2009年   660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成像光谱技术中机上实时数据压缩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神恩 《光学学报》1990,10(3):60-266
根据成像光谱仪的特点用一系列串行的一维压缩实现二维图像压缩.提出了在机上对原始数据从光谱方向进行实时压缩的“二真值线性预测方法”.该法可做到压缩/复原后光谱特征信息不丢失.实验表明,对大多数光谱数据在1%的重建精度下,至少可获得2:1的压缩比.从总体而言,压缩后原始数据率可降低3~4倍.文中还对压缩数据的编码和误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2.
毛细管电色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魏伟  闫超 《分析化学》1997,25(3):361-365
毛细管电色谱是一种新兴的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的微分离技术。本文评述了毛细管电色说的发展状况和相关的技术,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24篇 。  相似文献   
103.
电子自旋共振准三维图象的重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投影切片原理, 设计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ESR图象重建算法和程序, 可利用样品的一集ESR谱, 方便地绘制出样品在某截面的自旋密度立体轮廓图、等值图和散点密度分布图等, 为分析和研究自旋密度的分布及其性质, 提供了直观依据。作为应用, 文中给出了石英杜瓦受紫外光辐照后产生的局部晶格缺陷——F心的空间分布图, 图中清楚表明, F心的浓度与辐照方向和辐照强度的密切关系, 与试验结果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04.
The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lithium-ion in LiCoO2 cathode material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capacity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 (CITT) at different voltages and at different charge/discharge cycles. By SEM, XRD and FTIR techniques, the structure of LiCoO2 was studied before and after charge-discharge cyc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crystal structure was further discussed. CITT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 of Li+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LiCoO2 is about 10-12 cm2·s-1. During the whole charge-discharge cycles, the Li+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creased within the voltage of 4.0~4.3 V,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LiCoO2.  相似文献   
105.
铜表面腐蚀的激光扫描微区光电压图象的研究杨迈之,张雯,蔡生民,任聚杰(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71)(河北医学院化学系,石家庄)潘传智,杨勇(浙江工业大学化工系,杭州)(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关键词铜,缓蚀剂,微区光电压图铜的腐蚀与防腐早已引起...  相似文献   
106.
以腈菌唑为模板分子,采用原位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具有特定识别性能的连续棒状分子印迹聚合物。考察了流动相中酸量对分离的影响,研究了几种结构类似物在所得分子印迹柱上的保留特性。结果表明,这种棒状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相应的空白聚合物有高的识别性能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7.
本工作研究了恒电流电化学技术制备CaMoO4薄膜工艺中,溶液酸度和反应温度对薄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度会影响薄膜的生长时间和光致发光特性,在较低酸度沉积薄膜时,容易造成薄膜的团簇生长和不确定相的形成;适当升高反应温度会加快晶粒的生长、提高薄膜的纯度、增加薄膜发射光谱的相对强度。在CaMoO4薄膜电化学制备工艺中,溶液pH值控制在12.0附近和反应温度控制在60 ℃的左右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8.
自动化流动注射停流动力学分析仪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厚评  蔡汝秀 《分析化学》1995,23(5):551-553
本文研制了一套自动化流动注射停流动力学分析仪,该仪器由苹果Ⅱ型微机通过12位AD/DA卡,流动注射停流控制仪及用BASIC语言编制的软件控制泵的起动和停止,试样的输送和混合,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显示和打印,通过以铁(Ⅲ)与硫氰酸盐的反应体系采用固定时间法和以钒(V)的胶束催化反庆体系采用安始速法的现场测试证明,该仪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恒温性能好,通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9.
脱蜡剂DF-1是一种含多种有机成分的碳氢化合物,经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分析后,确定了这些组分的组成与含量。  相似文献   
110.
A novel tumor-detec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complementmediated cytolytic reaction and a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the simple and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umor cells. The present system consists of a CCD image sensor, image memory board, personal computer, and microscope. When monoclonal antibody 3C4, which is specific to the guinea pig hepatoma L-10, was added to cell suspension, only L-10 cytolysis occurred. Cytolysis caused a decrease in brightness of the cells observed by 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The phase contrast image of the cells before cytolysis was converted to a digitalized signal and stored in computer memory. After cytolysis, a brightness threshold above that of lysed cells was subtracted from the digitalized signal and compared to the signal stored before reaction. L-10 cells in mixed cell suspension were determined specifically by the system. Measurement time was only 2 sec and overall time, including reaction time, was approximately 30 min. Since this method does not require a cell washing process, automa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is pos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