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3篇
  免费   1945篇
  国内免费   4322篇
化学   6572篇
晶体学   216篇
力学   919篇
综合类   171篇
数学   631篇
物理学   4161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655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31.
双线传输线电场中的等势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证了双线传输线的电场与无限长平行线电荷的电场之间的代换关系。  相似文献   
132.
133.
刘晔  赵转云 《分子催化》1996,10(4):257-262
在无水无氧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制备C60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对其进行了表征,以此新络合物为催化剂,研究它对1-庚烯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它具有使1-庚烯环化生成1,2-二甲基环戊烷的独特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4.
本文用XPS从Rh_4(CO)_(12)在真空条件下的脱羰过程和在氢氧中的还原过程两方面考察了一些非还原性氧化物担载Rh_4(CO)_(12)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并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金属载体非强相互作用(non-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缩写NSMSI).结果表明,铑与一些载体的非强相互作用的顺序是MgO>ZrO_2>γ-Al_2O_3>SiO_2-Al_2O_3≈SiO_2;Rh与载体的非强相互作用形成Rh—O键,使Rh的还原性减弱;形成M—O键是产生NSMSI效应的重要特征;这种相互作用能增加铑羰基物的稳定性,使其在真空中脱羰速率减慢.铑与非还原性氧化物载体间的非强相互作用可用酸-碱机制解释.  相似文献   
135.
136.
阎子峰  薛锦珍 《分子催化》1996,10(3):231-234
担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上CH4+C2H4→C3H8反应的初步研究阎子峰薛锦珍沈师孔①王弘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关键词甲烷同系化过渡金属催化剂乙烯1前言在均相催化体系中,甲烷与其它饱和烃类的反...  相似文献   
137.
由脂肪酸酯制备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寿长  王文祥 《分子催化》1996,10(5):382-386
  相似文献   
138.
本文用化学吸附、原位IR、和XPS考察了钒助剂对Rh2/SiO2催化剂的H2和CO化学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1)CO吸附在RhI、RhⅡ和RhⅢ中心上分别产生孪生、线式和桥式CO表面吸附物种.2)H2主要解离吸附在RhⅡ和RhⅢ中心上,但CO能优先吸附;RhI中心对H2的化学吸附能力弱,但H2和CO能共吸附在RhI中心上形成表面羰基氢化物.3)Rh2-V/SiO2催化剂在573K还原后,铑与钒助剂的强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RhⅡ和RhⅢ与钒助剂之间,H2吸附比CO吸附受到更强烈的抑制.用覆盖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钒助剂对Rh2/SiO2催化剂的H2和CO化学吸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9.
有机金属试剂对羰基化合物不对称催化烷基化反应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士杰  姜茹 《分子催化》1994,8(2):151-161
有机金属试剂对羰基化合物不对称催化烷基化反应新进展吕士杰,姜茹,傅宏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1.前言手性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现象,手性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化学及生物功能等众多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得到高对映纯的化合...  相似文献   
140.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线性最小二乘法回归,建立起一种能定量描述金属原子结构参数与其单质密度间关系的FOMD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周期表中绝大多数金属单质的密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其结果与实测值能较好地吻合。此外,还用FOMD模型对文献中某些难以判断的金属原子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