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91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66篇
综合类   49篇
数学   120篇
物理学   5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Plasmonics is a rapidly developing field concerning light manipulation at the nanoscale with man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which plasmonic circuits are promising for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smonic waveguides are fundamental elements for constructing plasm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Among the proposed different plasmonic waveguides, metallic nanowires have drawn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 highly confined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relatively low propagation loss. Here we review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waveguiding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lic nanowires and nanowire-based nanophotonic devices. Plasmon modes of both cylindrical and pentagonal metallic nanowires with and without substrate are discussed. Typical methods for exciting and detecting the plasmons in metallic nanowires are briefly summarized. Because of the multimode characteristic, the plasmon propagation and emission in the nanowire have many unique properties, benefiting the design of plasmonic devices. A few nanowire-based devices are highlighted, including quarter-wave plate, Fabry-Prot resonator, router and logic gates.  相似文献   
102.
In the integrated circuit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critical area extraction is a bottleneck to the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the integrated circuit yield estimation.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problem that the missing material defects may result in the open circuit fault. Combining the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theory, we present a new computation model and a novel extraction algorithm for the open critical area based on the net flow-axis. Firstly, we find the net flow-axis for different nets. Then, the net flow-edges based on the net flow-axis are obtained. Finally, we can extract the open critical area by the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the nets need not to divide into the horizontal nets and the vertical net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model and algorithm can accurately extract the size of the open critical area and obtain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open circuit critical area.  相似文献   
103.
美国物理学家制造了一种基于激子的新型集成电路,在电路中光信号不转变为电信号,而是被转化成一种叫做“激子”(exciton)的准粒子.在超低温下,当一个光子被半导体吸收时会产生由一个电子和一个空穴绑定而成的激子,而这种激子在重新转化成光信号之前可以方便地被半导体器件处理.器件的制造者美国的物理学教授列奥尼德·布托夫(Leonid Butov)认为这种晶体管集成电路将会是未来新型计算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张盼  张为 《光学学报》2019,39(4):153-160
设计了一种单时钟域内低级展开、高级折叠的多级离散小波变换架构;采用横向三输入扫描方式,基于9/7离散小波变换提升算法,设计第1级离散小波变换模块;根据第2级离散小波变换的时钟周期与有效输入数据之比,设计半折叠的第2级离散小波变换模块;将第3级及更高级的离散小波变换的架构折叠到第2级离散小波变换架构上,从而降低了硬件资源的消耗。结果表明:对于大小为512 pixel×512 pixel的经3级离散小波变换处理的输入图像,所提架构的硬件效率比其他现有架构提高了57.1%以上。  相似文献   
105.
<正>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作为一类重要的光电功能材料,已在航天、能源、工业制造、医学、科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光电功能材料团队针对卤素硼酸体系,通过调控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含卤素碱金属/碱土金属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如Ba4B11O20F(J.Am.Chem.  相似文献   
106.
为提升组建效率,降低组建难度与成本,在分析区域小微企业及其群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由小微企业构建产品制造模块,通过模块的组合,形成大规模客户化制造系统的模块化组建方法.同时,结合对产品制造模块及其构建方式,以及模块选择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了基于模块选择系数的制造模块选择策略,为制造系统的模块化组建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讨论了五种类型的液晶显示和控制大规模CMOS集成电器,自带4位CPU的段式液晶显示驱动LSI;占阵位图式液晶显示驱动LSI;占阵字符式液晶显示驱动LSI;点阵图形式液晶显示驱动LSI;视频信号与LCD接口的驱动LSI。  相似文献   
108.
对日化产品制造技术课程准确定位、优化和整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微项目,融合"慕课"等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策略的学习,实施基于微项目驱动教学法的CDIO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翻转,转变教师职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09.
 自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以来,人类的科技知识就呈现出了爆炸性发展的局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人类有史以来,100万年积累的科学知识仅占知识总量10%,而近30年来积累的却占90%.另有某些专家测算出人类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每5年增加一倍,而目前大约每3年增加一倍.而70年代后正是计算机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逻辑元件发展到由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逻辑元件时期,这个时期的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遵循著名的摩尔定律,即集成电路的复杂性(性能)每18个月就提高一倍.现在估计这个定律仍将适用2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10.
RSFQ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SFQ应用于高速电子计算机是近年来活跃在低温超导电子学领域的新兴课题。文中从约瑟夫逊效应的等效模型出发 ,阐述了 RSFQ电路的基本基理及基于节点约瑟夫逊相位的数值模拟方法 ,并把它用于一个 RSFQ单向缓冲器的瞬态分析 ,给出了其相位和电压波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