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763篇
化学   1540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77篇
数学   86篇
物理学   1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Carbon Nanotubes Grown on Sepiolite as Catalyst Carri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acetylene at 750℃ over sepiolite powder,which was treated with aqueous cobalt nitrate.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composite with high specific area will have high capacity of hydrogen storage.  相似文献   
72.
本文合成了对伯胺响应性能好的联萘-20-冠-6和N,N′,N″-三甲基-1,7,13-三氮杂-4,10,16-三氧杂环十八烷等6种离子选择性载体。对应用这些载体研制伯胺药物选择性电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制成了美西律、多巴胺、间羟胺、色胺和脂肪族伯胺等多种伯胺选择性电极,并用于这些药物的分析测定。为解决缔合物型胺(铵)类电极对伯胺的响应性能差和常用冠醚作载体的伯胺电极受K~+,Na~+,NH_1~+离子和仲、叔胺及季铵严重干扰等问题,探索了新的途径。并用计算机数字模拟对电极的电位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3.
为了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利用O3处理的Vulcan XC-72碳黑为载体, 制备Pt-Ru/C催化剂, 并与未经处理的Vulcan XC-72为载体制备的Pt-Ru/C催化剂的性能进行比较. 采用XPS和BET测试了O3处理后碳粉表面的含氧浓度和比表面积, 结果表明, 随处理时间延长, 碳表面含氧浓度先减少后增加, 比表面积减小; 而随着处理温度升高, 比表面积增加, 含氧浓度先减少后增加. XRD, TEM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及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 O3处理的碳黑为载体制备的Pt-Ru/C催化剂粒径均匀、分散性好. 在0.5 mol/L CH3OH和0.5 mol/L H2SO4溶液中, 利用粉末微电极测试了循环伏安和稳态极化曲线, 结果表明: O3处理碳粉为载体的催化剂比未经处理的碳粉为载体的催化剂的活性高. 研究了O3处理碳粉的时间和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电化学测试表明: 140 ℃处理6 min的碳粉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74.
在基因治疗中,基因释放载体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聚合物基因释放载体的研究主要旨在开发低毒或无毒的阳离子聚合物用于安全有效的基因释放.作为一类天然化合物,基于碳水化合物的阳离子聚合物载体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被广泛地研究并应用于基因释放.本文阐述了聚合物基因释放的机理,并对近几年来一些典型的含碳水化合物的阳离子聚合物基因释放载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5.
纳米金催化剂的抗水性能和抗硫中毒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Au/Al2O3相比,复合载体负载的Au/FeOx/Al2O3具有更高的催化CO氧化的低温活性和稳定性,且表现出湿度增强效果,水分压为550~1 600 Pa时催化剂活性较高.在完全无水的环境中,催化剂发生快速不可逆失活;在饱和水汽的环境中,催化剂发生缓慢可逆失活.在水汽作用下的失活与纳米金粒子的粒径长大有关.助剂对催化剂抗水性能影响不大,但对抗硫中毒性能的影响较大.Au/CeO2/Al2O3催化剂显示有最佳的抗硫中毒性能.催化剂表面硫化物和硫酸盐的生成是导致催化剂不可逆硫中毒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以H_2S为毒物,H_2-O_2反应为催化模型反应,制备并考察了一系列不同酸碱性的负载型钯催化剂。以NH_3和吡啶为探针分子,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或红外光谱法测定了催化剂的酸碱性。用交替脉冲微反色谱技术评价了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硫中毒性,并对催化剂的耐硫性能和载体酸碱性进行关联和解释。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指出了提高催化剂抗硫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7.
氧化物、盐类在氧化物载体表面的自发分散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文献中已报导过大量氧化物和盐类在高比表面载体上分散的研究结果['-3]TIO。作为一种较新型的载体,与Y-AI。O。、硅胶等传统载体相比,有许多不同特性.活性组分在TIO。表面的分散状态及所得催化剂的性能已有不少报导['-'],但所用的TIOZ主要是较高比表面的锐钛矿型TIOZ(刘金红石型TIO。(r)和锐钛矿型TIOZ(a)的结构不同,它是高温生成相,比表面较小['].氧化物在金红石上的分散行为仍未见报导.我们制备了三种具有不同比表面的TIO水),系统地研…  相似文献   
78.
79.
CuO/TiO2的制备及对NO+CO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三种不同的TiO2为载体,负载6%CuO,在色谱-微反装置上考察了三种Cu6-Ti催化剂对NO+CO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由于制备方法不同,活性差别很大,三者活性顺序依次为:Cu6-Ti(T)> Cu6-Ti(S)> Cu6-Ti(nm),TiO2的比表面积及晶型对活性的影响不明显。H2-TPR结果表明,Cu6-Ti在整个TPR过程中出现了3或4个还原峰,表明有多种CuO物种存在。不同预处理Cu6-Ti的TPR显示,在反应中Cu物种可能以多种价态同时存在。NO-TPD结果亦证明,Cu6-Ti对NO+CO的反应活性与NO在催化剂表面的解离难易密切相关,而与NO的吸附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0.
制备方法对负载型纳米ZrO2/Al2O3复合载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凝  罗来涛 《催化学报》2007,28(9):773-778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ZrO2/Al2O3复合载体.采用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考察了浸渍方式和干燥方法对复合载体的表面性能、热稳定性和晶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Al2O3复合载体中没有生成ZrO2-Al2O3复合氧化物或固溶体,纳米ZrO2仅负载在Al2O3的表面.微波干燥法制备的ZrO2/Al2O3复合载体的比表面积(158.7 m2/g)较大,最可几孔径为19.4 nm,ZrO2的粒度为4.2 nm,晶相结构为四方相ZrO2.微波诱导作用使ZrO2/Al2O3复合载体表面产生了新的酸碱中心,微波干燥法制备的ZrO2/Al2O3复合载体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在873~1 073 K范围内DSC曲线没有出现吸热峰,而其它干燥方法制备的复合载体在903~1 023 K范围内出现了较明显的吸热峰,表明复合载体表面的部分四方相ZrO2转变为单斜相ZrO2(m-ZrO2).对超声波处理过的复合载体进行微波干燥能进一步提高纳米ZrO2与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纳米粒子的粒度(3.4 nm)更小,分布更均匀,但没有改变ZrO2的晶相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