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3篇
  免费   1089篇
  国内免费   783篇
化学   505篇
晶体学   233篇
力学   225篇
综合类   66篇
数学   92篇
物理学   240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Room-temperature photoluminescence and optical transmittance spectroscopy of Co-doped(1×1014,5×1016,and 1×1017cm-2) and Cu-doped(5×1016cm-2) ZnO wafers irradiated by D-D neutrons(fluence of 2.9×1010 cm-2) have been investigated.After irradiation,the Co or Cu metal and oxide clusters in doped ZnO wafers are dissolved,and the wu¨rtzite structure of ZnO substrate for each sample remains unchanged and keeps in high c-axis preferential orientation.The degree of irradiation-induced crystal disorder reflected from the absorption band tail parameter(E0) is far greater for doped ZnO than the undoped one.Under the same doping concentration,the Cu-doped ZnO wafer has much higher irradiation-induced disorder than the Co-doped one.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introduction rate of both the zinc vacancy and the zinc interstitial is much higher for the doped ZnO wafer with a high doping level than the undoped one.In addition,both crystal lattice distortion and defect complexes are suggested to be formed in doped ZnO wafers.Consequently,the Co-or Cu-doped ZnO wafer(especially with a high doping level) exhibits very low radiation hardness compared with the undoped one,and the Cu-doped ZnO wafer is much less radiation-hard than the Co-doped one.  相似文献   
92.
以咔唑、对氟苯甲醛和吡咯为原料制得meso-四(4-咔唑)苯基卟啉(TCPP)。以对硝基苯甲醛与吡咯为原料制得meso-四(4-硝基)苯基卟啉(TNPP); TNPP经还原反应制得meso-四(4-氨基苯基)卟啉(TAPP); TAPP与咔唑苯甲醛经缩合反应制得新型meso-四[对-(P-N-咔唑基亚苄基亚氨基)]苯基卟啉(TCIPP),其结构和性能经UV-Vis, 1H NMR, 13C NMR, IR,元素分析和循环伏安法(CV)表征。结果表明:TCPP在270~300 nm处有新吸收峰;TCIPP的Q带和B带相比于TCPP有明显红移。TCPP和TCIPP的ELUMO和EHOMO分别为-3.18 eV, -5.17 eV和-3.49 eV, -5.08 eV,两者的能级结构与纳米TiO2的导带能级相匹配。  相似文献   
93.
王焕华 《物理》2012,41(12):783-788
现代光电子产品和能源技术都大量使用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由于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短波长激光器、节能玻璃窗等应用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TCO薄膜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总结了TCO薄膜的功能原理、应用需求和当前的研究方向,重点分析了p型TCO薄膜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中包括掺杂非对称性,性能退化与缺陷的生成,结构和变化的关系),指出了p型TCO薄膜制备的关键因素,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蕴藏的研究机会.  相似文献   
94.
余念祖 《物理通报》2012,(12):104-106,111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定律,然而,笔者却发现目前教科书中有关楞次定律的表述与"跳圈实验"不完全相符.我认为,该定律的描述存在缺陷,需要纠正.2012年笔者又仔细地重做了跳圈实验,实验结果是成功的,再次证实了楞次定律的描述存在问题.现把这个实验的情况及笔者的分析介绍给大家.笔者实验的目的是要观察"跳圈"(实际就是几个铝和铜的闭合线圈)在下述几种情况下的运动,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从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在对称规范变换下,借助特殊函数方程理论,研究了不均匀磁场和垂直电场联合作用下AA堆积双层石墨的朗道能级结构.结果表明该体系中的朗道能级是高度简并的,特别是在狄拉克点处,而且该体系中偶然简并的零能朗道能级能够被垂直电场有效地调控.  相似文献   
96.
谷静  张可帅  朱漪曼 《应用光学》2020,41(3):531-537
为有效地对焊缝缺陷进行分类,从而判断焊接质量的等级,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多尺度压缩激励网络模型(SINet)。将4组两两串联的3×3卷积模块与Inception模块、压缩激励模块(SE block)相结合。通过多尺度压缩激励模块(SI module)将卷积层中的特征进行多尺度融合和特征重标定以提高分类准确率,并用全局平均池化层代替全连接层减少模型参数。此外考虑到焊接缺陷数量不平衡对准确率的影响,采用深度卷积对抗生成网络(DCGAN)进行数据集的平衡处理,并在该数据集上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相比,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在测试集上准确率达到96.77%,同时模型的参数个数也明显减少。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焊缝缺陷图像能进行有效地分类。  相似文献   
97.
王荣  王晴 《化学教育》2018,39(16):75-77
连续变化法测定络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是大学化学中的经典学生实验。但针对1:2和1:3的络合反应,实验教科书的设计中可能出现数据点过少也就是溶液配制过少的问题。如果按照要求配制溶液,由于没有完全反应的混合溶液,而其他混合溶液给出的数据又都呈良好的线性,就缺少了用来估算曲线的数据点,结果是,将没有足够的数据对稳定常数进行估算。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数据点过少的实验设计的原因、结果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缺陷调控是固体化学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决定材料性能的核心要素。基于缺陷调控的忆阻效应将给未来电子信息领域带来全新的变革。本文综述了无机固体材料中忆阻效应的研究进展,主要总结了忆阻效应的产生机制和忆阻材料的类型,结合原子级p-n结的相关工作,提出深入明确电场下缺陷迁移机制将是从无机固体化学角度研究忆阻效应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Bi掺杂前后锐钛矿相TiO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分析发现:掺杂后Ti的电荷布居数下降,O的布居数增加;同时在TiO2禁带中引入了杂质能级,禁带宽度略微变大,但是杂质能级的作用抵消了禁带宽度变大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掺杂后TiO2吸收带边红移并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0.
We have investigated creation of variable concentrations of defects on TIO2(110)-(1×1) surface by 266 nm laser using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technique. Oxygen-vacancy defects can be easily induced by ultraviolet light, the defects concentration has a linear dependence on power density higher than 50 mW/cm2 for 90 s irradiation. No observation of O2 molecule and Ti atom desorption suggests that UV induced defects creation on TiO2(110)-(1×1) is an effective and gentle method. With pre-dosage of thin films of water, the rate of defects creation on TiO2(110)-(1×1) is slower at least by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than bare TiO2(110)-(1×1) surfac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water can be more easily desorbed by UV light, and thus desorption of bridging oxygen is depre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