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2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935篇
化学   1957篇
晶体学   64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74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31.
傅里叶变换技术在紫外可见光谱区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何锡文  陈鼎 《分析化学》1994,22(1):94-100
本文评述了傅里叶变换在紫外可见光谱区的应用,探讨了傅里叶变换在紫外可见光谱学以及信号处理两方面的内容。详细介绍了傅里叶变换在紫外可见区遇到的问题、主要优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2.
首次研究以苯甲醛缩氨基脲铜(II)[Cu(II)-BASA]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 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 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CN~- > ClO_4~- > I~- > Sal~- > Br~- > NO_3~- > Cl~- > NO_2~- > SO_3~(2-) > SO_4~(2-) > H_2PO_4~-。电极在pH 6. 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 * 10~(-1)~8.0 * 10~(-6) mol/L浓度范围 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0 mV/sSCN~- (28 ℃),检测下限为3.0 * 10~(-6) 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 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 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 优点。将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样品废水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衰减全反射法(ATR)的光学测定原理、衰减全反射-紫外/可见光谱方法(ATR-UV)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一些典型的工业过程溶液,如高浓度和含有大量固体颗粒和微乳液聚合等体系检测的应用进行了综述.ATR-UV光谱技术适宜实时地反馈工业过程溶液的组分改变和浓度变化,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该过程的进展.这些优良的特性能帮助我们开发在线的传感器,因此可用于监测许多典型的工业过程溶液.其方法简单、迅速,一般无需对试样进行预处理或稀释.ATR-UV作为光谱学测定的重要波段,其技术开发将在化工过程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不同方法掺杂Au对纳米α-Fe2O3气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浸渍法、紫外辐照法制备了掺杂不同Au含量的α-Fe2O3纳米粉体,并制作了旁热式厚膜型气敏元件.用XRD、TG-DTA和TEM技术对纳米晶的晶型、晶粒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掺杂方法、Au含量及焙烧温度对α-Fe2O3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种方法掺杂适量Au后,都使α-Fe2O3的气敏性有了显著提高,其中采用共沉淀法,在400℃焙烧的Au质量分数为1.5%的α-Fe2O3的气敏性最佳.  相似文献   
35.
毛细管离子分析法测定人发中钙和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量人发试样经洗涤、冲洗,并于60℃干燥至恒重后称取1.000 g于600℃灰化后用盐酸(1+1)溶解残渣,溶液定容为100 mL供CIA分析。在10 mmol.L-1咪唑、10 mmol.L-1α-羟基乙酸、pH 4.0的电泳介质中,两离子在10 min内实现了分离。以间接紫外法检测(214 nm),外标法定量。钙(Ⅱ)及锌(Ⅱ)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之间在0.5~4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1和0.998 9,检出限(S/N=3)为0.1和0.2 mg.L-1,回收率在97.9%~10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缓冲体系、缓冲液浓度、酸度、乳酸钙浓度、乙胺浓度、电泳电压和进样时间的优化选择,用石英芯片电泳一紫外检测法分离了纯人白蛋白和人运铁蛋白;在75mmol/L硼酸盐(pH10.55)(含0.8mmol/L乳酸钙、1%(φ)乙胺)运行缓冲液中,上述两组分在3min内完全分离;纯人白蛋白和人运铁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5.0g/L和1.0~10.0g/L;检出限(S/N=3)均为0.5g/L,应用于临床尿蛋白分离测定,并与Helena琼脂糖凝胶电泳仪电泳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一致结果。  相似文献   
37.
黄蜀葵多糖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热水浸提 -乙醇沉淀、鞣酸除蛋白、过氧化氢和活性炭脱色、微晶纤维素柱色谱分离纯化工艺制备黄蜀葵根和茎中的多糖 ;用苯酚 -硫酸比色法测定该多糖的糖含量为93.8% ;薄层色谱法鉴定黄蜀葵多糖是由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组成 ;红外光谱法鉴定黄蜀葵多糖的糖键是α_吡喃糖苷键 ,且紫外扫描无核酸和蛋白特征吸收峰 ;比旋光度[α]D25 为 +122.2°~ +123.0°(0.3 ,H2O)。  相似文献   
38.
3,4,5-三甲氧基苯甲酰甲壳素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甲磺酸体系中,将具有较好紫外吸收性能的3,4,5—三甲氧基苯甲酸分子键接到甲壳素的分子链上,制得了3,4,5—三甲氧基苯甲酰甲壳素。采用红外光谱、^1H-NMR、广角X—射线衍射、紫外光谱等表征方法对改性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对改性产物的紫外光谱表征发现产物具有一定的吸收紫外线能力。产物在有机溶剂中有一定的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39.
2,6-二氨基吡啶与苦基氯的反应历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6-二氨基吡啶与苦基氯的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通过二氨基吡啶与几种多硝基卤代苯的反应、溶剂效应、NaF的促进作用和紫外光谱吸收,证实该反应属于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类型,按加成-消除历程进行,反应过渡态涉及一个Mcisenheimer络合物。  相似文献   
40.
Eu(Ⅲ)与EHPG配合反应的循环伏安特性和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田燕妮  杨斌盛 《化学通报》2007,70(4):304-308
在0.02mol/LpH6.0的HAc-NaAc缓冲溶液和室温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荧光光谱和紫外差光谱研究了Eu3 与N,N′-亚乙基-二[2-(2-羟基苯基)甘氨酸](EHPG)的配合反应。结果表明,Eu3 与EHPG形成1/1的配合物。循环伏安法测定Eu3 在-0.2~-1.2V电位扫描范围内裸玻碳电极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EHPG无电化学活性,Eu-EHPG在电极上呈现准可逆电化学行为。荧光光谱测定表明,随着Eu3 的不断滴加EHPG在310nm处的最大荧光峰强度逐渐降低。而其紫外差光谱在240nm和293nm处的吸收峰逐渐增强,当Eu3 达到一定量时,在310nm处的荧光强度、240nm和292nm处的吸收峰强度不再发生变化。通过计算,在240nm处配合物Eu-EHPG的摩尔吸光系数为Δε=19.06×103cm-1.mol-1.L,条件稳定常数为lgKEu-EHPG=13.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