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706篇
化学   322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13篇
综合类   67篇
数学   149篇
物理学   14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采用转化法.可得到一系列具有球对称势函数的径向Schrodinger方程的解析解和能级方程.这种方法是用一个恰当的尝试波函数代入Schrodinger方程后,将微分方程变成简单的可解的代数方程组,由此大大简化了运算.本文给出了库仑势、库仑势与谐振子势的叠加势以及离子与原子相互作用势的径向Schrodinger方程解析解,并得到能级方程.由于此方法中涉及一个势参数制约关系,为此以叠加势V(r)=-A1r-1-A2r-3+A3r-4为例,讨论其基态能级.得出重要结论:在库仑势上叠加上两项逆幂指数势作用后基态能量将增大,但是并不是单调增大,而是与各项势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52.
小碳团簇结构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入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 即赝势密度泛函在实空间的有限差分方法和朗之万分子动力学退火技术, 对碳团簇Cn(n=2-8)的基态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 所得结果与其他作者的计算结果及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3.
韩银录 《中国物理 C》2004,28(10):1065-1069
根据中子与天然Zr及其同位素反应的总截面,去弹截面和弹性散射角分布的实验数据,得到一组普适的光学模型势参数;应用得到的光学模型势参数,光学模型,Hauser-Feshbach理论,预平衡反应的激子模型和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系统计算和分析了中子与90,91,92,94Zr反应的非弹散射角分布和双微分截面,理论结果与实验很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154.
155.
原子模型势理论中径向微分算符矩阵元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推广[7,8]的工作,导出了多电子原子模型势理论中含径向微分算符的矩阵元通式,可直接用于以“速度”及“加速度”形式跃迁振子强度计算。  相似文献   
156.
惰性气体输运性质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建军 《物理学报》2002,51(3):497-500
利用惰性气体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系统计算了5种惰性气体的输运系数,包括第二维里系数B、扩散系数D、热传导系数λ、黏滞系数η和热扩散因子αT的计算.从输运性质的计算证明了TangToennies势模型的准确性. 关键词: 惰性气体 TangToennies势模型 输运系数 计算  相似文献   
157.
在排列通道量子力学基础上,提出了模型势排列通道量子力学方法,并对基态Li2(X1∑+g)的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势排列通道量子力学方法明显优于SCF方法,可与CEPA理论相比。  相似文献   
158.
采用熔化淬火工艺制备Bi6Se9Ge4CuOx。块材和粉末压实样品均在300℃进行了热处理,该温度远低于玻璃转变温度419℃(由DTA热重分析得知)。无论是末经处理还是热处理后的样品,都具有多相结构。热电势测量结果表明,可能有电子和空穴的导电。载流子的导电类型主要取决于热处理条件。热电势以扩散分量为主,声子曳引可以忽略。跳跃导电是常见的,而半金属行为只在特殊的热处理条件下出现。  相似文献   
159.
陈丽 《低温物理学报》2002,24(2):137-143
本文基于Anderson s-d混合模型和Falicov s-d库仑互作用模型,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得到局域态电子占有平均值的自治方程,定量地分析在给定不同的参数下,局态电子占有数平均值和局域磁矩,研究了稀磁合金的s-d混合效应和s-d库仑互作用效应对热电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0.
 热电效应是热电温度测量的基础。该效应是德国医生塞贝克于1821年发现的,因此也称塞贝克效应。本文首先介绍塞贝克效应是如何发现的,然后在说明热电温度计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简单介绍热电偶的基本结构、种类、用途以及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