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3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594篇
化学   1435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120篇
综合类   65篇
数学   406篇
物理学   7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本文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 设计合成了具有双温度响应性质的新型糖聚合物, 并对其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行为进行了动态光散射研究. 结果表明, 该系列糖聚合物具有双温度响应区间, 并且在水中形成表面呈正电性的胶束, 因此可望将其作为带负电的生物大分子(如单链DNA等)的新型载体.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一个综合化学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教学设计与改革。提取过程包括干海带碱溶、滤液酸化、双氧水氧化析碘、溶剂萃取和低温减压分离提碘。以电位滴定法控制氧化析碘过程,用碘量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液中的碘含量。该实验避免了传统实验方法中海带灰化和氧化析碘过程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可体现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在大学化学实验中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93.
用循环伏安法(CV)和原位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烷基取代的紫精分子在Cu(100)电极上的氧化还原行为及其吸附结构对电极电势的依赖性. 对乙基紫精(DHV)和庚基紫精(DEV)在含有KCl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曲线的测定, 两者呈现出不同的氧化还原行为. 从STM所得图像观察, 二价庚基紫精在Cl-c(2×2)-Cu(100)电极上呈现出二维有序的点阵组装结构,而二价乙基紫精却未出现任何的吸附结构. 降低电极电势至单电子转移反应发生时, 形成的自由基庚基紫精在电极表面呈现出稳定的条带状组装结构, 而自由基乙基紫精出现的条带组装结构比较密集且不能稳定存在. 继续降低电极电势, 庚基紫精的吸附结构会随之出现明显的变化,而乙基紫精不会有吸附结构改变的响应.  相似文献   
994.
以自制的BiVO4纳米粉制备膜电极, 采用电化学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退火温度和膜厚对BiVO4膜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和电子输运与复合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退火温度和膜厚对BiVO4膜电极的光电特性有显著的影响. 膜厚为6.75 μm时, BiVO4膜电极具有最佳的光电化学特性. 退火温度低于500 °C时, 膜电极的光电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至500 °C时达到最大值; 此后膜电极内的体相缺陷明显增加, 导致其光电活性逐渐降低. BiVO4膜电极有良好的可见光光电转换效率, 并利用其单色光转换效率曲线计算得到BiVO4的带隙为2.36eV, 采用莫特-肖特基电化学法测得其平带电位为-0.7 V (vs Ag/AgCl). 上述结果为BiVO4光催化体系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5.
马来酸二丁酯(DBM),即顺丁烯二酸二丁酯,是一种α、β-二取代烯烃,是化工产品中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及多种工业品的添加剂。它极易与其它烯类单体共聚,从而得到各种性能不同的共聚物。马来酸二丁酯与氯乙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用作涂料粘接剂,造纸织物等的浸染  相似文献   
996.
为提高弯月透镜表面的膜厚均匀性,对三级公自转行星系统中弯月透镜表面进行了膜厚均匀性的研究。构建了三级公自转行星盘的运动轨迹方程,并根据膜厚计算公式,建立了与三级盘倾角、公转半径有关的弯月透镜表面相对膜厚分布模型,采用电子束蒸发和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对分布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此外,根据多次实验结果优化三级公自转行星系统结构参数,以提高弯月透镜表面的膜厚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未使用修正挡板技术的情况下,当公转半径为650 mm、倾角为60°时,可将弯月透镜凸面表面膜厚均匀性控制在±2.45%以内。  相似文献   
997.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ζ电位分析仪研究了草酸钙(CaOxa)结石患者在服用柠檬酸钾(K3cit)前后尿液中微晶的性质变化,这些性质包括:尿微晶的形貌、尺寸、聚集状态、质量、种类和ζ电位,并研究了服药前后尿液的稳定性差异和pH值变化。服用K3cit前,结石患者的尿微晶棱角尖锐,聚集明显,尺寸从几十纳米到几百微米不等,主要为一水草酸钙(COM)、尿酸等;而服用K3cit一周后,部分尿微晶的形状变得圆钝,聚集现象明显减少,平均粒径减小,部分尿微晶的表面出现凹陷,二水草酸钙(COD)和尿酸盐的百分含量增加,尿微晶的数量和种类减少,尿液pH值上升,ζ电位绝对值增加,自相关时间增加。从患者服用K3cit后引起尿pH值增加、尿液中排泄的柠檬酸和Tamm-Horsfall蛋白浓度增加、柠檬酸与Ca2+离子配位等角度,讨论了K3cit抑制CaOxa结石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998.
零流电位法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零流电位法在酸碱滴定中的检测原理及应用,通过考察强碱滴定弱酸、强碱滴定强酸、强酸滴定弱碱以及强酸滴定强碱四种滴定体系,探明了零流电位法在酸碱滴定中的适用性。通过氢氧化钠滴定醋酸对本方法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的相对误差为-0.4%,同一根电极的滴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n=5),同一根电极五天滴定值的RSD为0.6%,五根电极滴定值的RSD为0.5%。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999.
辉光放电质谱(GDMS)作为高纯金属和半导体材料分析的强有力工具在国内已得到了大量应用,该文简要介绍了GDMS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应用现状,对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测量重复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对于含量在1 mg/kg左右的杂质,测量的重复性将产生约1%~5%的不确定度;对不同金属基体的系列标准物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对于基体相同的样品,杂质元素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可以使用同样的校正系数进行校正,大部分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以上,但对于不同基体的样品,测量中仍存在明显的基体效应,一些元素,尤其是轻质量数元素的相对灵敏度因子(RSF)设定值存在较大的偏差,并不适合定量分析,但绝大部分不超过2倍误差,可以满足半定量分析的要求。通过对GDMS定量分析中关键因素的研究,认为相对灵敏度因子的校正是GDMS测量结果可溯源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在含Ni2+的2AlCl3/Et3NHCl离子液体中的铜电极上通过恒电位电沉积制备出金属Ni和Ni-Al合金.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方法,揭示铜电极上沉积金属Ni的成核机理,研究了电沉积Ni-Al合金的机理,以及恒电位沉积Ni-Al合金工艺条件对沉积Ni-Al合金表面形貌和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铜电极上电沉积金属Ni的成核机理为受扩散控制的三维瞬时成核过程.在电量≥3.0 C时,电沉积Ni-Al合金的组成基本不再变化.Ni-Al合金的电沉积机理为,Ni的电沉积受扩散控制,同时进行Al的欠电位沉积,在Ni-Al合金电沉积过程中某些Ni-Al合金相的沉积可能受动力学限制而使Ni-Al合金的组成偏离热力学预测结果.在电沉积Ni-Al合金的沉积电流小且平稳,电沉积速率慢条件下,Ni-Al合金表面形貌致密均一,反之就会出现瘤节.电沉积Ni-Al合金的电流效率>90%.电沉积物的组成接近于Ni3Al合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