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34篇
晶体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朱正和  汪蓉 《中国物理》2003,12(11):1218-1224
Based on group theory and atomic and molecular reaction statics, this paper derives the possible electronic states of C^{2+}_2, C^{2-}_2 and C^{3+}_2, and their reasonable dissociation limits and determines their ground electronic states C^{2+}_2(X^3Π_u), C^{2-}_2(X^1Σ^+_g) and C^{3+}_2(X^4Σ^-_u) using quantum mechanical calculations at the level of QCISD/6-311G^*. All the potential energy curves of their ground states have both a minimum and a maximum, which are the so-called "energy trapped" molecules. This sort of potential maximum is chiefly due to Coulomb repulsion. We propose the perturbation effect of ionic charges, which is used to explain why the orbital degeneracy of diatomic ions may be remov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tential curves for diatomic ions are briefly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22.
利用紫外光电子能谱(UPS)、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ARUPS)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方法研究了tetracene分子在Ru(100)表面上吸附的电子态,吸附位置和吸附取向.UPS实验显示,与tetracene分子有关的光电子谱峰在费米能级以下2.1,3.5,4.8,6.0,7.1和9.2eV处;ARUPS结果表明,tetracene分子的分子平面基本平行于衬底表面;从STM图像中可以看到tetracene分子的长轴沿[0001]和[1■10]两个晶向.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从头算计算证实了上述结论.当分子长轴沿[0001]晶向时,分子中心位置在衬底表面的“短桥位”上,当分子长轴沿[1210]晶向时,分子中心位置在衬底表面的“四原子中心空位”上.  相似文献   
123.
一维长程关联无序系统中的电子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傅里叶滤波法在一维Anderson无序系统中产生了具有幂律谱密度公式s(q)∝q-p形式的长程关联随机能量序列,并利用传输矩阵方法计算了系统中引入了长程关联后的局域长度,同时应用负本征值理论对系统中的电子态密度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把计算结果与系统中不具有长程关联时的局域长度与电子态密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长程幂律关联的引入对电子态的性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关联指数p≥2.0时,在系统能带中心范围内发生了部分局域态向退局域态的转变,而同时电子态密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六个范霍夫奇点,系统的能带范围也相应地得到展宽. 关键词: 无序系统 长程关联 局域长度 电子态密度  相似文献   
124.
利用紫外光电子能谱(UPS)、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ARUPS)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方法研究了tetracene分子在Ru(1010)表面上吸附的电子态,吸附位置和吸附取向.UPS实验显示,与tetracene分子有关的光电子谱峰在费米能级以下2.1, 3.5, 4.8, 6.0, 7.1和9.2 eV处;ARUPS 结果表明,tetracene分子的分子平面基本平行于衬底表面;从STM图像中可以看到tetracene分子的长轴沿[0001]和[1210]两个晶向.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从头算计算证实了上述结论.当分子长轴沿[0001]晶向时,分子中心位置在衬底表面的“短桥位”上,当分子长轴沿[1210]晶向时,分子中心位置在衬底表面的“四原子中心空位”上. 关键词: tetracene分子 Ru(1010)表面 吸附结构 吸附电子态  相似文献   
125.
1995年沙等在静态池实验中观测到了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并且测量到了决定跃迁截面幅值的积分干涉角(J .Chem.Phys.,1995,102 ,2772).同时,孙等在理论上计算了CO A1Π(v=0)~e3∑-(v=1)与He,Ne以及其它碰撞伴的碰撞体系的积分干涉角,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然而,以前的研究都局限在碰撞伴通常被认为是没有结构的粒子,但是在碰撞过程中相互碰撞的两个粒子都有内部角动量,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又对反应速率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影响反应势垒的高度,因此这种近似忽略了碰撞伴原子对整个碰撞体系得影响.基于这种考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理论上研究AB(~1∑,J) C(~sl_j)→AB(~1∑,J′) C(~sl_(j′))的碰撞诱导的电子态和转动态的能量传递,应用一级含时波恩近似、各向异性L-J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建立了理论模型.并讨论和比较了在近共振电子态和非共振电子态两种情况下的振动传能的跃迁几率.  相似文献   
126.
AlCB原子簇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b initio能量解析梯度法, 有UHF(RHF)/6-31G^*水平上优化得到AlCB的11个电子态, 并从CISD能量、振动分析、原子平均结合能以及原子簇的碎片化和碎片化能等四方面研究了AlCB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7.
以半经典量子力学方法发展了一个广义的理论,用来描述分子间长程作用下碰撞导致的电子态跃迁过程。运用分子间特别是线性分子间的一级静电Hamiltonian推导碰撞导致的电子态跃迁矩阵元的表达式,分别考虑了共振和近共振两种能量转移的情形,获得了对应于电子和分子转动运动的选律。并将理论表达式用于碰撞导致的碘分子EE+0gD0u+离子对态的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128.
岳家兴 《大学物理》2006,25(6):57-60
将量子围栏作为二维无限深势阱来处理,用定态Schr dinger方程求出其波函数,并对围栏中的表面电子状态进行了讨论,最后在这一理论模型基础之上用MATLAB 6.1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模拟和讨论,较好地解释了量子围栏中的表面电子所展现出的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129.
The electronic states of molecules made of electropositive and electronegative components result from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covalent configurations and the ionic configurations. This work shows complex aspects of these ionic-covalent couplings in small molecules such as Li2H, Li2F, and Li4F. The extension of this type of analysis to the adsorption of the electrophilic molecules on the metal clusters or on the metal surfaces is supposed to lead to a radically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observe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30.
高温超导体电子态相图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海虎 《物理》2001,30(4):193-196
简要介绍了高温超导体的电子态相图及最近的一些发展,通过测量高温超导体的抗磁信号,发现在过掺杂的高温超导体中存在着抗磁信号的第二个异常转变,分析发现这个转变可能对应着超导畴之间的耦合场,从而推论高温超导体在过掺杂区可能存在着电荷在介观尺度或宏观尺度上的不均匀,结合国际上非弹性中子散射的数据和超流电子密度的数据,文章作者第一次对电子态相图提出了一个自治的解释,这个结果如果得到其他方面的进一步验证,将对高温超导体机理的理解和更完善模型的建立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