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化学   556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进行肽图分析,是目前单克隆抗体等蛋白类药物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然而,LC-MS/MS分析具有费时、费溶剂和成本高等缺点。本研究以人血红蛋白(Human hemoglobin, Hb)为例,考察利用直接注射–多级质谱全扫描技术(DI-MS/MSALL)进行肽图分析的可行性。Hb经胰蛋白酶水解后,多肽样品通过流动注射泵直接注入QTOF-MS离子源,采用MS/MSALL记录MS1谱图以及每个单位质荷比窗口(1 Da)的MS2谱图信息,所获得的质谱信息与Skyline软件给出的21个理论肽段质谱信息进行匹配,初步指认了20个肽段。常规的LC-MS/MS肽图分析检测出了所有21个理论肽段。DI-MS/MSALL的MS1图谱与LC-MS/MS的平均MS1图谱相近,主要为各肽段带电荷数1~4的准分子离子信号,以双电荷为主,而MS2图谱均以y+离子为主。因此,DI-MS/MS...  相似文献   
92.
建立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中血红蛋白含量的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排除了聚合物壳材和表面活性剂残留的光谱干扰,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达0.999 8,回收率为98% ~10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2%.  相似文献   
93.
血红蛋白在纳米金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化还原蛋白在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研究不但能获得有关蛋白质和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等重要信息,为开发新型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反应器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对了解它们在生命体内的电子转移机理和生理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血红蛋白(Hb)是以血红素为辅基的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主要  相似文献   
94.
单宁酸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单宁酸与牛血红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单宁酸分子与BHb发生反应生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Hb内源荧光的猝灭,该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表观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热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表明上述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单宁酸与BHb之间以疏水和氢键作用力为主;根据Frster能量转移理论,测得供体与受体间结合距离r和能量转移效率E;并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单宁酸对BHb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在中性pH值的缓冲溶液中,血红蛋白作催化剂,维生素B6与过氧亚硝酸活性氧(ONOO-)发生反应,维生素B6原来位于391 nm处的强烈的荧光发射峰消失,而在384 nm和424 nm处出现了两个新的荧光峰.据此建立了血红蛋白一维生素B6体系高灵敏检测ONOO-活性氧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24×10-8~2.62×10-6mol/L,检出限为2.62×10-9mol/L,对1.31×10-7mol/L的ONOO-溶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75%(n=7).  相似文献   
96.
为了解惠东县280例6个月婴儿血铁含量分析及与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对280例健康6个月婴儿的末梢血做了铁、锌、铜、钙、镁5种元素的测定,同时采用全血液分析仪做了血常规24项检测。结果表明,有201人铁含量低于7.52mmol/L.铁元素缺乏率为71.8%;血红蛋白低于110g/L 有105人,贫血发生率为37.5%;血铁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之间为正相关,r=0.997,P〈0.01。提示6个月婴儿贫血患病率较高,亚临床缺铁较为普遍,必须积极采取预防干预措施,降低贫血病率。  相似文献   
97.
蛋氨酸铜对西门塔尔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6头平均体质量420 kg、年龄2.5岁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以蛋氨酸铜为铜源,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铜0、8、16和24 mg/kg,研究了蛋氨酸铜对西门塔尔牛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TG、GLU、TC、ALB和TP含量显著增加(P<0.05)。24 mg/kg组SU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GOT、GPT、AKP、ACP、LDH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Cp逐渐增加(P<0.05);SOD和GSH-px活性呈上升趋势,显著提高(P<0.05);MDA呈下降趋势(P<0.05)。16 mg/kg和24mg/kg组血清铜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8 mg/kg组(P<0.05)。根据试验结果,蛋氨酸铜添加量以8~16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98.
考察了以牛乳清蛋白(BSA)为模型药物,通过相平衡分配法制备载药瓜胶(GG)/聚丙烯酸(PA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水凝胶的工艺条件.借助紫外可见光谱仪研究了载药水凝胶在结肠酶存在下的控制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载药容量(CM)随瓜胶、丙烯酸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半IPN水凝胶的Cm较全IPN的略大;结肠酶能明显提高半IPN与全IPN中的BSA释放速率,且提高幅度随GG含量的增加而加快,GG/PAA IPN水凝胶具有结肠定位降解的特性,有望成为靶向结肠给药的理想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99.
一种新型季胺盐壳聚糖纳米载药体系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备壳聚糖衍生物N,N,N-三甲基壳聚糖盐酸盐(TMC)的基础上,通过将两种性质相反的电解质溶液进行共混,制备了一种新型的 TMC/CMC(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颗粒体系.用激光散射仪和透射电镜表征了空白颗粒和载药颗粒的粒径、粒径分布、Zeta 电位和形态结构.栽药体系纳米颗粒的粒径在 200~600 nm 范围,表面可带正或负电荷,且 Zeta 电位具有可调性.研究表明:牛血清蛋白(BSA)的包封率与起始的 TMC、BSA 浓度相关;纳米载药颗粒对 BSA 的释放表现为,先爆释而后缓释并可保持 40 h 以上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0.
马林  刘东群  刘春丽  许莉  林瑞森  童张法 《化学学报》2008,66(13):1546-1552
应用荧光猝灭法和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荧光素在正丙醇-水和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相互作用距离和BSA的流体动力学半径, 研究正丙醇和异丙醇对水溶液中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结果显示, 正丙醇-水和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BSA与荧光素的相互作用距离和BSA的流体动力学半径随着正丙醇和异丙醇浓度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 表明低浓度的正丙醇和异丙醇有利于蛋白质形成紧密的构象, 而较高浓度的正丙醇和异丙醇则破坏蛋白质的紧密构象. 试验中观察到BSA与荧光素在正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结合距离大于同浓度的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结合距离, 而BSA在前者的流体动力学半径小于后者, 说明无支链的正丙醇分子易于与蛋白质的疏水基团产生较强的疏水相互作用, 而带支链的异丙醇分子的疏水性较弱, 有利于与蛋白质分子的亲水基团相互作用而积聚在蛋白质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