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化学   56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物理学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尹佩玉  李怀娜  阎长泰 《色谱》1994,12(1):35-36
将表面活性剂流动相用于GDX与硅胶G混合固定相薄层色谱,用表面活性剂、乙醇和水的混合流动相对一些水溶性食品染料及指示剂等进行了分离,得到满意的结果,可以部分代替非极性键合相薄板。  相似文献   
72.
水溶性膦配体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华  黎耀忠 《分子催化》1999,13(2):151-160
1984年,Ruhrchemie公司和Rhone-Poulenc公司合作,第一次成功地将水溶性铑-膦配合物HRh(CO)(TPPTS)3(TPPTS:P(m-C6H4SO3Na)3用于催化丙烯氢甲酰化的工业化生产(简称为RCH/RP过程[1,2])以...  相似文献   
73.
纤维素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纤维素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原料丰富,可生物降解,使用安全性好等一般合成高分子表面生剂所难以具备的优点,目前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其主要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含长链烷基,含碳氟基团和含双亲链段3类纤维素类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74.
双(5-磺酸钠水杨醛)缩二胺水溶性席夫碱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华  杜军 《应用化学》1999,16(3):114-115
水杨醛及其衍生物与某些伯胺类化合物缩合形成的席夫碱及其金属螯合物,具有特殊的抗癌、抗炎、杀菌抑霉等活性,引起了各国化学家的广泛兴趣[1,2].对水溶性席夫碱金属螯合物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3,4],其合成方法主要采用水杨醛衍生物、金属盐、胺类的“一...  相似文献   
75.
维生素片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测定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利用自制的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装置 ,以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 ,在 pH=8.0的NaH2PO4-Na2B4O7 缓冲溶液中对2种多维片中水溶性维生素VB1 、VB6、VC和VM(叶酸)的分离检测进行了研究。各组分峰电流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3.0%,检出限可达5.0×10-7 mol/L,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6.
采用碱性去活性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了7种水溶性维生素。不需加入离子对试剂和胺类改性剂,峰形尖锐,用梯度洗脱分离完全,效果良了,方法的精密度为标准偏差5%以内,回收率为89% ̄102%,并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77.
农业收割期间排放的颗粒物是农忙期影响大气气溶胶组成的主要来源,因此明确农业收割期间排放的大气颗粒物排放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立足河南省新乡市集约化农田实验基地,开展冬小麦区农业收割期间的大气颗粒物及其组分排放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收割期间的PMcoarse比其它时期高8.20%,农业站点收割时期的PMcoarse比其它时期高了72.22%,明确了其颗粒物污染特征为仅PM10升高,而非PM10和PM2.5同时升高,同时PM10的升高非PM2.5升高引起的;含量最高的前5种元素是Al、Ca、Fe、K、Mg;收割期间,Fe的特征比值最高为0.79;Ca2+K+离子百分含量在PMcoarse中占比最高;特征值为0.81和0.78。综合水溶性离子和元素结果,Ca2+K+Fe浓度协同变化可作为小麦收割过程颗粒物对大气污染影响的指纹识别,以区别于其他污染类型;便于大气污染防治行政主管部门有针对性的查污、防污、治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78.
表面修饰CdS和(CdS)ZnS纳米晶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水相中合成了CdS纳米微粒,以ZnS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CdS)ZnS水溶性纳米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其粒度和形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荧光光谱表征其光学特性。制得的CdS近似呈球形,直径为8nm;CdS纳米颗粒表面经ZnS修饰后,其荧光发射峰强度显著增强,表面态发射减弱。  相似文献   
79.
在环境分析中,硫化物指的是水溶性无机硫化物和酸溶性金属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H2S、HS^-、S^2-和存在于悬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以及酸溶性金属硫化物。用亚甲蓝吸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硫化物时,由于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带色物和悬浮物对测定有干扰,故测定前需使用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将硫化物与干扰物质分离,无色透明、不含悬浮物的水样,可采用沉淀分离法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在不同阶段中和不同条件下所获得的硫化产物的XRD和TEM分析发现,镍盐在临氢加热前的硫化产物是结晶程度较低的NiS2,临氢加热后变为结晶程度较高的NiS和Ni7S6,它们的分散状态没有明显地改变;钼酸盐在临氢加热前的硫化产物为部分硫代钼酸盐,临氢加热后变为微晶态MoS2,其分散状态明显提高,临氢加热是两种催化剂前体的硫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助硫化剂NH4Cl的加入对镍盐的硫化产物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存在状态都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它是钼酸盐硫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助剂,当NH4Cl加入量增大时,XRD分析未发现其本体化学组成有变化,其结晶程度有所降低,晶粒度由6.6 nm降至3.6 nm。分散介质的种类对催化剂的分散效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以钼酸盐为例,密度和黏度更大的克拉玛依常压渣油更有利于硫化产物的分散,与采用润滑油基础油为分散介质时相比,其晶粒度由3.0 nm降低至2.0 nm,且外观形态由粒径较小(50 nm~100 nm)的较致密的颗粒变为粒径较大(100 nm~500 nm)的呈现蓬松球壳结构的絮状团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