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71篇
化学   3篇
晶体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2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阎学群 《大学物理》1999,18(4):43-44
用一个新的变换求解了修正Poeschl-Teller势的薛定谔方程束缚态,得到了能量本征值及相应的波函数。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具有n维氢原子型标量势和矢量势的Klein-Gordon方程的束缚态性质,获得了束 缚态的精确解-给出了精确的能谱方程和归一化的解析波函数,推导出径向平均值的两个递 推关系和部分低幂次径向平均值的解析表达式- 关键词: n维氢原子势 Klein-Gordon方程 束缚态 精确解  相似文献   
73.
祁永昌 《物理学报》1996,45(3):373-379
讨论了电子—狄喇克双子束缚态解的宇称性质,指出:当q≠0(即磁荷存在)时,解的宇称确定性遭到破坏,因此破坏宇称守恒的△j=0的跃迁是允许的。从而产生了不同于通常类氢原子的线性斯塔克效应。还计算了该系统的斯塔克效应的能级分裂,指出了它不同于类氢原子的诸多特点。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4.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得到了变形对称双阱势模型的Schroedinger方程束缚态的精确解。应用得到的精确解,给出了对称双阱势和修正Roeschl—Tdler势的能谱和波函数。  相似文献   
75.
非球谐振子势Schroedinger方程的精确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法林  陈昌远 《物理学报》2004,53(3):688-692
将非球谐振子势V(r)=ar^2 br^4 cr^6径向波函数展开为指数函数与多项式函数的乘积,应用多项式函数的系数关系确定了体系的能级和波函数.结果表明,体系处于束缚态时,势参数a,b,c必须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76.
张民仓  王振邦 《物理学报》2007,56(7):3688-3692
提出了一种新的环状非球谐振子势, 在标量势与矢量势相等的条件下,给出了其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的束缚态解. Klein-Gordon方程的θ角向波函数以超几何函数表示,径向波函数可用合流超几何函数或广义拉盖尔多项式表示,能谱方程由径向波函数满足的束缚态边界条件得到. Dirac方程的旋量波函数可用Klein-Gordon方程的解构造. 关键词: 环状非球谐振子势 Klein-Gordon方程 Dirac方程 束缚态  相似文献   
77.
刘靖  孙军强  黄德修  黄重庆  吴铭 《物理学报》2007,56(4):2281-2285
在对称的均匀电介质材料光子晶体体系中插入另一折射率渐变的光子晶体可构成光量子阱结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不同折射率分布光量子阱结构的传输谱.研究表明:束缚态是对处于垒光子晶体禁带中的阱光子晶体导通带的离散化,束缚态能级个数等于阱光子晶体结构单元的重复周期数;以渐变方式调整阱区折射率分布,可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得到新的互不交叠的束缚态.这样在有限的禁带区域可以成倍增加光子束缚态而无需增大光量子阱结构的尺寸,使信道密度最大化、光波有效带宽的使用最优化.这种量子阱结构可用于制作超窄带滤波器和多通道窄带滤波器,有望在光通信超密集波分复用和光学精密测量技术中获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光量子阱 光子束缚态 渐变折射率 光子晶体  相似文献   
78.
Efimov效应     
云中客 《物理》2007,36(7):510-510
在1970年,一位俄罗斯青年V.Efimov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量子现象,即两个微观粒子(例如中性原子或中子等)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只存在微弱的相互作用,当有第三个粒子加入时,则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产生一种强相互作用,并可形成多种构形的束缚态。换句话说,就是产生了一个稳定的三粒子集团。  相似文献   
79.
张仲  吴献  金毅  李晓  董建敏 《大学物理》2011,30(12):12-15
在克莱因-戈登方程中通过对径向方程进行数值计算,讨论了汤川势的束缚态存在的条件和束缚态能级的特点,给出了相应方程的径向函数图像.计算结果发现,参量V0较小时,粒子处在基态,不容易被激发;还发现V0很小时,粒子不存在束缚态,随着V0的增加,一些低角动量的能态消失,分析得出这是离心势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0.
使用完全量子化规则计算了具有离心项的Manning-Rosen势,根据动量积分 (其中 )和一种新的近似化条件,得到了系统的任意l波Schrödinger方程的解析解和能谱方程。最后简单讨论了l=0和α=0或1束缚态能谱的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