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83篇
  免费   4104篇
  国内免费   9561篇
化学   20619篇
晶体学   332篇
力学   425篇
综合类   574篇
数学   2984篇
物理学   11614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721篇
  2022年   838篇
  2021年   906篇
  2020年   716篇
  2019年   959篇
  2018年   646篇
  2017年   879篇
  2016年   928篇
  2015年   983篇
  2014年   1901篇
  2013年   1571篇
  2012年   1662篇
  2011年   1799篇
  2010年   1624篇
  2009年   1710篇
  2008年   1927篇
  2007年   1624篇
  2006年   1646篇
  2005年   1447篇
  2004年   1422篇
  2003年   1274篇
  2002年   1134篇
  2001年   1110篇
  2000年   822篇
  1999年   746篇
  1998年   664篇
  1997年   636篇
  1996年   642篇
  1995年   587篇
  1994年   601篇
  1993年   417篇
  1992年   456篇
  1991年   390篇
  1990年   347篇
  1989年   275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BRD96N光调制吸收增强现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文正  侯洵  陈烽  杨青 《物理学报》2004,53(1):296-300
通过光谱响应特性实验和记录/读出图像实验,研究了基因变异型细菌视紫红质(BRD96N)分子膜对单色光的光调制特性.发现BRD96N分子膜在550nm—600nm范围内对调制光有吸收增强的现象,且对此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其调制程度有差异.利用曲线拟和方法发现550nm—600nm吸收增强的变化过程分为快过程和慢过程,其对应的时间常数分别为30s和5min.利用强度调制器的吸收强度与图像灰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560nm—600nm范围内出现图像反转的实验现象. 关键词: 细菌视紫红质D96N分子膜 光谱响应 吸收增强现象 图像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112.
令X是连续半鞅,f是R上的局部可积函数。本文我们将证明,只要∫0tf(Xs)ds存在,那么平方协变差存在且等于-∫Rf(a)daLta,Lat是X的局部时。因此对具有导数f的绝对连续函数F,有推广的Ito^公式F(Xt)=F(X0) ∫0tf(Xs)dXs 1/2[f(X),X]t。  相似文献   
113.
关于Kn在Qn中的最佳嵌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4.
可允许集上的广义向量拟均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讨论可允许集上的广义向量拟均衡问题,推广L in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15.
G可积函数的Lebesgue可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sko在连续和可导的知识基础上推广了Riemann积分,得到了一种新的积分,称为G积分.G积分既不同于Riemann积分也不同于Lebesgue积分.本文通过对G积分的研究,得到了G可积函数一定Lebesgue可测,从而有界G可积函数一定Lebesgue可积;同时我们还证明了这两个积分值相等.  相似文献   
116.
光电倍增管脉冲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外腔式电光开光,调制主动照相探测光源,使光电倍增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下,以提高光电倍增管的输出幅度和动态范围,改善信号的信噪比,同时避免样品和探测器受长时间强激光照射.对滨松H6780光电倍增管进行了调试,使其线性输出电流由静态的0.1mA提升到脉冲状态的4.4mA,信噪比提高4.5倍.该技术对其他光敏探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7.
王书鸿  王九庆  叶强  乐琪 《中国物理 C》2002,26(12):1302-1308
为获得尽可能高的正电子(e+)产额,严格控制初级电子(e)束在e+产生靶上的束半径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分析了使e束半径增大的各因素和对这些因素的制约;然后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正电子源为例,给出了束半径的实测值和计算值的比较,以具体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工程(BEPC-Ⅱ)的相应优化设计研究,提出了获得靶上最小束半径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18.
高精度的光纤衰减系数测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仪器设备,设计了一套集光、机、电为一体的光纤衰减测量,实现了数字化监测显示,并可与微机接口;采用双光路法,消除了由于光源光强不稳定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9.
120.
The effect of finite control beam on the transverse spatial profile of the slow light propagation in an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medium is studied. From the second-order wave equation and linear response of an EIT medium to the signal field, we find it is possible to produce an effective waveguide for the signal field. The existence and properties of a set of localized, stationary transverse modes are demonstrated. Especially, by carefully manipulating the profile of the control beam, we can realize single-mode propagation for the signal field, which may be important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