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879篇
化学   1571篇
晶体学   50篇
力学   100篇
综合类   52篇
数学   131篇
物理学   127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徐招茂 《物理通报》2016,35(7):45-48
随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推广, 教师越来越注重问题的设计. 有效的问题链设计可以提高导学的使用效 果, 也是师生精彩互动的有效呈现, 达到发展学生独立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 本文从问题链的设计教 学课堂实录来阐述问题链导学的潜在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多阵列高时空分辨的软X射线阵列成像系统对EAST芯部固有杂质驱动的蛇形振荡进行时间动态演化和空间结构反演研究,研究了实验上发现的两种时空行为明显不同的两类蛇形振荡,一类具有字母V或W形状的动态频谱,空间上为理想近圆状热芯结构;另外一类蛇形振荡和锯齿崩塌共存,振荡的频谱呈现手掌状,空间上为很大的电阻性月牙形磁岛结构。结果表明,锯齿共存的蛇形振荡的饱和径向扰动位移通常比无锯齿的蛇形振荡大,并且会触发边界的新经典撕裂模。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对苯胺和环氧丙烷的电化学共聚机理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环氧丙烷能在苯胺及其低聚物阳离子自由基的催化作用下发生α位开环, 与苯胺发生电化学共聚, 生成了含有芳香-脂肪醚结构的共聚物. 采用显微红外成像技术研究苯胺和环氧丙烷共聚物在电极表面的生长特点发现, 该共聚物能在电极表面从中间向两侧有规律地生长.  相似文献   
994.
硅胶原位合成ZSM-5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丁胺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晶化法在固体硅胶小球上原位合成了ZSM-5分子筛。考察了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初始凝胶硅铝比及H2O/ SiO2、BuNH2/ SiO2、OH-/SiO2对ZSM-5相对结晶度的影响,得到了ZSM 5的合成化学规律。采用XRD、SEM、FT IR及N2吸附手段对固体硅胶小球上原位合成的复合结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具有介孔和微孔的复合结构特征,而且很好地保持了硅胶小球的形貌。以大庆VGO为原料,在重油微反装置上对该复合结构分子筛进行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使用硅胶原位合成的ZSM-5分子筛可显著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和收率。  相似文献   
995.
探讨了内标法和基体归一法校准的基本原理。基体归一校准法的基本步骤为:先用简单外标法测得样品中尽可能全的主、次、痕量元素含量,氧化物加和后进行100%归一,得到灵敏度校正系数,对所有元素的测定结果进行修正。修正结果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定元素是否"完全"。由于锆石的基体元素组成简单且易于测定,很适合用基体归一法校准。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中,应用基体归一校准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避免预先用其它微区分析技术对未知样品中的内标元素进行定量。该技术可适用于具有环带结构、难以找到均匀分布的内标元素的地质样品的元素空间分布测定。在高分辨ICP-MS(Element2)和NewWave-UV-213激光系统上,应用基体归一定量技术同时分析了锆石中主、次、痕量共54种元素。对未知锆石样品的分析,基体归一法与内标法结果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分析德国蛇纹岩标准玻璃ATHO-G中相对误差<25%的有52个元素,<10%的有36个元素;大多数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10%。  相似文献   
996.
原位液相催化加氢法合成N-乙基苯胺和N,N-二乙基苯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硝基苯为原料,Pt/γ-Al2O3为催化剂,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和氢供体,采用原位液相加氢一步法合成了N-乙基苯胺和N,N-二乙基苯胺.采用低温N2吸附-脱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化学吸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Pt/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所制备催化剂的原位液相加氢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3K、压力为5.0MPa、空速为3.2h-1、溶剂水含量为30%以及硝基苯浓度为8%的反应条件下,在Pt/γ-Al2O3催化剂上原位液相加氢合成N-乙基苯胺及N,N-二乙基苯胺有较好的结果,硝基苯转化率达到100%,N-乙基苯胺和N,N-二乙基苯胺的总收率达到99.5%.讨论了硝基苯原位液相加氢合成N-乙基苯胺和N,N-二乙基苯胺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97.
纳米胶囊相变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胶囊相变材料是一类新型储能材料.本文介绍了纳米胶囊相变材料的研究背景、发展历程和优势;分析了相变储能纳米胶囊的结构、原理及其功能,包括囊芯与囊壁的种类及选材原则,微胶囊与纳米胶囊性质比较;重点介绍了细乳液聚合、原位聚合和界面聚合等纳米胶囊制备方法的原理及研究进展,并对相变储能纳米胶囊在建筑节能、功能热流体、服装、航空航天及军事等领域的应用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998.
以Au作催化剂, 通过金属铟与氧气在850~1000 ℃的氧化反应, 在单质铟表面原位大面积生长出了In2O3纳米锥. 通过反应温度的改变实现了纳米锥的可控合成.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 纳米锥为立方相单晶结构的In2O3, 其直径和高度分别在0.1~0.6 μm和0.2~2.9 μm范围内可调控. 提出了In2O3纳米锥可能的生长机理. 在室温下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质, 发现了发光峰位于416和439 nm强的蓝光发光, 这一蓝光发光起源于氧化铟纳米锥中氧空位中的电子与铟-氧空位中心中的空穴之间的复合.  相似文献   
999.
将低代数的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olyamidomine,即PAMAM)分别与对苯二甲酸配制成母盐溶液,再以母盐溶液,己内酰胺,封端剂一起投入高压釜进行原位聚合,通过调节PAMAM在己内酰胺中的比例及改变不同的PAMAM代数得到新型高流动性尼龙6.FTIR显示,与线性尼龙相比较,高流动性尼龙6的γ(N—H)和2δ(N—H)两处对应峰都发生了明显的蓝移.对于树枝单元含量较低(0.3 wt%~0.5 wt%)的新型尼龙6,拉伸性能没有下降,缺口冲击强度增加,而熔体流动却显著得到改善.DSC显示,新型尼龙6的结晶曲线的结晶峰温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晶体生长速率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1000.
原位缩聚法制备碳纳米管/尼龙11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位缩聚法制备了碳纳米管增强的尼龙11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TGA)、机械拉伸测试仪等对其结构、形貌、热性能及机械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碳纳米管均一地分散在尼龙11/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中.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比纯尼龙11有较大的提高.当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含量分别为1%,5%,10%时,材料的拉伸模量分别提高了34.5%,92.9%和113,7%.同时,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也有提高.热分析结果显示当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含量为1%时,其失重5%和10%的温度分别由纯尼龙11的404℃、424℃提高到414℃和437℃.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显示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随碳纳米管的加入而升高,而结晶度则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