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篇
  免费   718篇
  国内免费   753篇
化学   23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28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88篇
物理学   211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相对碰撞平动能为 0 .0 5eV的分子束实验条件下 ,研究了亚稳态CO(a) +NO(X)的E E传能通道 .通过测量和分析交碰区的传能发射光谱 ,在 780和 860nm处观测到了NO(b -a)跃迁Ogawa带的△v =+ 4和△v =+ 3序的发射光谱 .从而首次在实验上直接证实了传能过程中第四通道的存在 (CO (a) +NO(X)→CO (X) +NO(b) ) .这一通道的发现解释了前人测量到的在CO(a)与NO(X)碰撞传能过程中CO(a)的猝灭速率远大于NO(A ,B)生成速率的实验结果 ,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经典”E E传能体系为电子交换机理的传能观点  相似文献   
52.
在弹道测量、高速飞行物碰撞实验(如太空的‘垃圾’碎片对飞行的卫星、飞行舱的损害研究)及其它的类似实验中,需要准确测量飞行物碰撞前的一些状态:如速度、飞行姿态、断裂等情况,并且希望得到在碰撞前很短的距离处测量的数据。那么,在使用X光的阴影照相技术中有关X光机的触发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X光机提前触发,此时飞行物还未进入照相区域或者离碰撞区的距离还远,则记录不到弹丸的X光图像或者位置不理想而造成数据不够准确;如果X光机延迟过多触发,则因已碰撞而无法获得碰撞前的状态参数:所以,X光机的触发时刻必须准确才能保证获得物体在希望位置处的X光阴影图像,并且降低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53.
利用2~8 MeV的Naq+、Clq+(q=2,3,4,5)轰击氦原子,对碰撞的直接多重电离过程进行研究.实验采用反冲离子-散射离子飞行时间符合技术,通过反冲离子飞行时间谱区分不同价态反冲离子;利用静电偏转和位置灵敏探测技术区分不同电荷态散射离子;结合CAMAC-PC多参数获取系统得到一定价态散射离子所对应的反冲离子电荷态分布谱;经分析该谱得到直接多重电离截面与直接单电离截面之比R21.讨论了R21随入射离子速度和电荷态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54.
在Brueckner-Hartree-Fock理论框架内, 研究了同位旋非对称核物质中质子和中子单粒子势的动量相关性及其随同位旋非对称度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同位旋对称势, 并讨论了三体核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同位旋对称势对于同位旋非对称度的依赖性很弱, 但对于动量和密度均有较强的依赖性. 当密度固定时, 同位旋对称势随动量增加而减小. 尽管三体核力对于质子和中子单粒子势的动量相关性有较大影响, 但对同位旋对称势的影响很小. 还与目前重离子碰撞输运理论模型中所使用的各种参数化的唯象对称势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5.
电子离子碰撞激发速率系数在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中真实模拟非局域热动力学平衡Au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 5f 3d跃迁中各种复杂电荷态离子的电离态特性 (譬如离子的平均电离度 ,相对丰度和能级布居数 )是必不可少的。基于准相对论多组态Hartree Fock方法和扭曲波玻恩交换近似 ,采用自编的扭曲波程序ACDW (9)和Fit(9) ,从头计算了Au等离子体M带 5f 3d电子离子碰撞激发速率系数。结果表明 :在“神光II”实验装置诊断的电子温度约 2keV ,电子密度约 6× 10 2 1cm-3 范围内 ,这些电子离子碰撞激发参数有利于采用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模拟Au的激光等离子体M带 5f~ 3d细致谱的平均电离度和电荷态分布。  相似文献   
56.
从等离子体动力学方程出发,采用玻尔兹曼碰撞项,在粒子分布函数偏离麦克斯韦分布甚小的情况下,作三级矩近似得到了等离子体迁移方程组。迁移方程组中忽略时间微分项后,得出了电子-离子等离子体的张量形式迁移系数,以及与磁场方向成平行(∥)、垂直(⊥)和交叉方向的迁移系数。导出的结果和文献[1]采用朗道碰撞项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迁移系数和等离子体参数的依赖关系是一致的,但对磁场B和离子电荷Z_i值取定时,个别迁移系数要差一倍。此外,导出的迁移系数形式比文献[1]的要简单些。  相似文献   
57.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K++比例的显著升高被认为是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形成的一个可能信号.基于参加者核子模型和次级粒子形成时间的概念,本文对Si(14.5A GeV/c)与Au的中心碰撞进行了Monte Carlo模拟计算.在计算中考虑了如下次级碰撞过程:πN→K+Y、ππ→KK以及πN的单电荷交换反应.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由这些次级碰撞过程导致的末态的K++比例的升高不足以解释BNL的E802组观测到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8.
钱路 《中国物理 C》1991,15(10):906-912
本文以蒙特卡罗方法计算SU(3)群格点规范得到的能密函数作为状态方程,用流体力学模型定量研究了极端相对论性高能核碰撞产生的终态粒子平均横动量的分布,并与JACEE实验组的数据比较,发现在初态能量密度较大的区域里看到异常剧增现象不是由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流体运动所引起.文中给出了不同初始热平衡时间和初始半径下的分布对比数据,发现分布的基本特征不因初始参数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59.
为了验证由相干单粒子波函数和两体关联动力学所建立的非相对论条件下的重离子碰撞两体关联输运理论的有效性,利用没有碰撞项的量子分子动力学,即时间相关的Hartree-Fock方法的经典近似,实现了两体关联输运理论在半经典近似下的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种两体关联输运理论的确能够有效地描述重离子碰撞过程中的输运和耗散过程.  相似文献   
60.
400GeV/c pp碰撞半单举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CERN NA27合作组提供的LEBC泡室照片,测量了400GeV/c pp碰撞产生的带电粒子多重数为8—12的赝快度分布,并用结团模型分析了在固定总多重数时质心系前向半球的多重数分布.结果表明结团的平均大小与是否考虑领头粒子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