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4篇
  免费   1421篇
  国内免费   4168篇
化学   16314篇
晶体学   458篇
力学   516篇
综合类   265篇
数学   359篇
物理学   3361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422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530篇
  2020年   526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423篇
  2016年   511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1128篇
  2013年   912篇
  2012年   896篇
  2011年   955篇
  2010年   812篇
  2009年   954篇
  2008年   1019篇
  2007年   958篇
  2006年   929篇
  2005年   991篇
  2004年   866篇
  2003年   934篇
  2002年   788篇
  2001年   746篇
  2000年   598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99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279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229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不同的本底真空条件下,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沉积的氢化微晶硅(μc_Si∶H)薄膜中的氧污染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不同氧污染条件下制备的薄膜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测量结果表明:μc_Si∶H薄膜中,氧以Si—O,O—O和O—H三种不同的键合模式存在,不同的键合模式源自不同的物理机理.μc_Si∶H薄膜的Raman光谱、电导率与激活能的测量结果进一步显示:沉积过程中氧污染程度的不同,对μc_Si∶H薄膜的结构特性与电学特性产生显著影响;而不同氧污染对μc_Si∶H薄膜电学特性的影响不同于氢化非晶硅(a_Si:H)薄膜. 关键词: 氢化微晶硅薄膜 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氧污染  相似文献   
62.
Nd:GdVO4单晶的生长、位错和形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提拉法生长出掺钕钒酸钆(Nd:GdVO4)单晶,并且采用化学浸蚀法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了位错蚀坑,测定了(100)面晶体位错密度为600个/mm^2。观察了不同提拉方向的晶体生长形貌,可采用简单光学方法确定晶体方向。  相似文献   
63.
酸糖蛋白手性柱分离6种手性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智勇  钟大放  李岩 《分析化学》2006,34(2):223-226
通过考察缓冲液种类、浓度及其pH值对对映体在手性柱上的保留和分离行为的影响,以及流动相中加入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不带电荷的有机溶剂乙腈、甲醇、正丙醇、异丙醇、流动相流速和柱温对对映体分离能力的影响,优化了含碳手性中心的碱性药物苯丙哌林、酸性化合物MT-A5及MT-酸和含硫手性中心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对映体分离条件,最佳手性分离条件为:苯丙哌林,0.05 mol/L磷酸二氢铵缓冲液(pH 3.0)-乙腈(95∶5,V/V)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 in,柱温为20℃;MT-A5及MT-酸,流动相为0.01 mol/L醋酸铵缓冲液(pH 5.0)-乙腈(74∶26,V/V),流速为0.9 mL/m in,柱温为20℃;泮托拉唑,流动相为10 mmol/L醋酸铵缓冲液(pH 5.5)-乙腈(93∶7,V/V),流速为0.9 mL/m in;柱温为20℃;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流动相为0.01 mol/L醋酸铵缓冲液(pH 3.0)-乙腈(95∶5,V/V),流速为0.7 mL/m in,柱温为20℃。实现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α1-酸糖蛋白手性柱上对上述化合物的对映体分离,并成功用于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对映体过量百分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64.
采用表面光滑玻璃珠作为载体材料,用1:40的腹泻性大肠杆菌诊断血清进行包被。可制成免疫珠。这种免疫珠能与腹泻性大肠杆菌发生特异性结合。经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培养,然后根据其产酸产气进行判断。能在18h内完成腹泻性大肠杆菌的检测。其灵敏度为样液中含有腹泻性大肠杆菌数必须大于10CFu/mL.该法简单、快速、易操作、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65.
66.
Based on the Dyson-Schwinger approach, a method for obtaining the chemical potential dependence of the dressed quark propagator in the ‘Nambu-Goldstone‘ and the ‘Wigner‘ phase is developed. The bag constant in the presence of the non-zero chemical potential is analysed.  相似文献   
67.
基于最新的实验评价和模型计算的核结构数据, 组建了一个更新的核结构数据库(NSDB), 目前,该数据库包括稳定同位素的丰度和原子质量, 原子核基态和分离激发态的性质, 及原子核的变形、半径及其它性质等三部分的数据.  相似文献   
68.
药用植物化学分类法与红外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本文首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五加科、桔梗科、木兰科、樟科、豆科、蕨类等科目中的典型药用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比较了各科内植物的异同,并且讨论了相同植物不同药用部位、不同采药时间对其红外谱图的影响。结合药典中关于药物主体有效成分的记载,分析了各药用植物谱图中主要成分的特征基团,对主要吸收峰进行了指认。在传统形态比较分类方法的基础上,FTIR可以成为一种快速、可靠、客观、有效的化学分类学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69.
采用考虑轴向形变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以双中子、双质子分离能隙δ2n2p作为壳封闭的特征,分析了Mg,Si和S同位素链的壳封闭和壳反常,发现Mg同位素链在N=12,16处,Si同位素链在N=14,S同位素链在N?=16处出现明显的壳封闭结构,Si同位素链在N=28处壳层结构并没有消失.Mg,Si和S同位素链在N=20处壳效应并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70.
本文报道了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α—淀粉酶的新方法。α—淀粉酶发酵液用两种高分子量的絮凝剂澄清,滤液用一种国产吸附树脂吸附,然后用40%乙醇洗脱,所得酶粉的活性约为60000U/g。产率64.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