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6篇
  免费   3894篇
  国内免费   9288篇
化学   13846篇
晶体学   500篇
力学   1352篇
综合类   1158篇
数学   10762篇
物理学   8550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532篇
  2022年   598篇
  2021年   778篇
  2020年   613篇
  2019年   771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806篇
  2016年   990篇
  2015年   1028篇
  2014年   1688篇
  2013年   1664篇
  2012年   1852篇
  2011年   1812篇
  2010年   1646篇
  2009年   1988篇
  2008年   2107篇
  2007年   1956篇
  2006年   1934篇
  2005年   1829篇
  2004年   1594篇
  2003年   1209篇
  2002年   900篇
  2001年   921篇
  2000年   936篇
  1999年   877篇
  1998年   618篇
  1997年   445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415篇
  1994年   420篇
  1993年   400篇
  1992年   389篇
  1991年   373篇
  1990年   321篇
  1989年   277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在pH 4.2~5.0的Britton-Robinson 缓冲溶液中, 环丙沙星(CIP), 诺氟沙星(NOR), 氧氟沙星(OF), 左氧氟沙星(LEV), 洛美沙星(LOM)和司帕沙星(SPA)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Qs) 能与铜(II)形成螯合阳离子, 它们能进一步与赤藓红(Ery)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形成FLQs:Cu(II): Ery为1:1:1的离子缔合物. 此时, 能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 并发生明显的褪色作用, 最大褪色波长均位于526 nm处, 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除NOR的摩尔吸光系数(ε)较低外, 其余5种抗生素的ε值均大于1.0×105 L·mol-1·cm-1, 而且LOM和OF体系的ε值均大于3×105 L·mol-1·cm-1, 而SPA的e 值高达7.22×105 L·mol-1·cm-1, 可用于这类药物的分光光度测定. 离子缔合反应还导致赤藓红的荧光猝灭, 反应也具有高灵敏度, 上述6种FLQs药物的检出限在7.1~12.2 μg·L-1之间, 为荧光猝灭法测定μg·L-1级FLQs创造了条件. 离子缔合反应更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 并产生新的RRS光谱. 六种药物的反应产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 最大散射波长均位于566 nm处, 并在333 nm和287 nm处有2个较小的散射峰. 在一定条件下散射增强(ΔI)与药物浓度成正比. RRS法较褪色分光光度法和荧光猝灭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对不同的FLQs药物的检出限在1.7 μg·L-1至3.1 μg·L-1之间, 更适于痕量的FLQs测定. 研究了反应产物的吸收、荧光和RRS光谱特征, 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分析化学性质, 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讨论了离子缔合反应的历程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 并研究了RRS法 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992.
宋玉民  芦小林  唐慧安  秦淑琪 《化学学报》2006,64(14):1451-1455
合成了新的O-(硫杂蒽酮-[2]-基)-氧乙酸及其稀土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IR, 1H NMR, UV, DTA-TG和13C NMR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表明: 配体羧羰基脱质子后与金属离子配位, 2位氧原子也与金属离子配位, 配合物中含有一定量的配位水, 配合物为非电解质类型. 同时, 研究了O-(硫杂蒽酮-[2]-基)-氧乙酸稀土配合物对质粒DNA的切割作用. 结果表明: 铕的配合物对DNA的切割较明显, 且当配合物浓度增加时, 质粒DNA的超螺旋构型逐渐减少, 而缺刻、开环型构型逐渐增多. 在相同条件下, Eu(III)离子对质粒pBR322DNA几乎没有切割作用; 配体O-(硫杂蒽酮-[2]-基)-氧乙酸对质粒pBR322DNA也有切割作用, 但配合物EuL3对质粒pBR322DNA的切割作用明显强于配体, 表明稀土离子Eu(III)与配体生成配合物后有较好的协同切割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李志成  陈志勇  胡文浩  余孝其 《化学学报》2005,63(12):1136-1140
铑(II)催化重氮苄基膦酸酯与芳香亚胺反应, 一步合成氮杂环丙烷-2-膦酸酯. 该方法立体定向地得到唯一的反式构型产物, 反应历程是重氮化合物先与亚胺形成叶立德中间体, 然后发生自身环丙烷化反应.  相似文献   
994.
由于氟氟烃(CFCs)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人们拟以另外的化合物来代替它,CF3CX2H(X=H,CI,F)可能是一类合适的取代物.但人们对它及其反应产物对大气的影响还不清楚.CFaC(0)F是CFaCX。H大气光氧化过程的终产物之一[1-3],其在大气中的后继反应行为将直接关系到CF2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利用分子力学计算从理论上估算了酸性有机磷化合物萃取金属离子反应中取代基的空间效应。二烷基磷(膦)酸叔丁酯(Ⅱ)作为萃合物分子的近似模型结构。计算结果表明, 羟基氧在自由萃取剂Ⅰ和Ⅱ中的局部空间张力能之差与烷基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可近似地用来作为烷基空间效应的量度(E_(s,ex))。并用于一系列有机磷(膦)酸萃取Ni、Co为稀土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E_(s,ex)基本上反映了该萃取过程中的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996.
用匀胶机通过溶液铸膜方法在硅片和铝箔基板上分别制备具有不同厚度的聚(ε-己内酯)(PCL)薄膜.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偏光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对薄膜中PCL的结晶形貌、 片晶生长方式及分子链取向进行了研究. AFM结果表明, 在200 nm或更厚的薄膜中, PCL主要以侧立(edge-on)片晶的方式生长; 对于厚度小于200 nm的薄膜, PCL片晶更倾向于以平躺(flat-on)的方式生长. 这种片晶生长方式的改变在硅片和铝箔基板上都表现出同样的倾向. 此外, 在15 nm或更薄的薄膜中, PCL结晶由通常的球晶结构变为树枝状晶体. 偏光ATR-FTIR结果表明, 当膜厚小于200 nm时, 薄膜结晶中PCL分子链沿垂直于基板表面方向取向, 并且膜越薄, 取向程度越高, 与AFM的观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7.
Precursor molecule (R)-6,6′-bis(triethoxysilylethen-2-yl)-2,2′-di(methoxyethoxymethyloxy)-1,1′-binaphthyl (R-2) was synthesized by Pd-catalyzed Heck reaction of (R)-6,6′-dibromo-2,2′-di(methoxyethoxymethyloxy)-1,1′-binaphthyl (R-1) intermediate with vinyltriethoxysilane. The hydrolysis and polycondensation of the precursor R-2 produced the corresponding xerogel. Both precursor and xerogel were analysed by NMR, FTIR, UV, CD spectra, fluorescent spectroscopy, polarimetry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precursor and xerogel can emit strong blue fluorescence and are expected to have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separation of chiral molecules as fluorescent sensor. The precursor exhibits strong Cotton effect in its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um indicating a highly rigi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998.
1 INT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cyano-bridged heterometallic coordination compounds have inspired remark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rich and interesting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behaviors. However, these studies we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transition metals. Although several unusual cyanide bridging lanthanide-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have been re- ported[1~6], this field continuously possesses tre- mendous researching potentialities. As regardsPrussian Blue lanthanide complex, divers…  相似文献   
999.
合成了硫氰酸铈(Ⅲ)与三缩四乙醇配合物[Ce(C_8H_(18)O_5)(NCS)_3(H_(2)O)].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空间群.晶胞参数:a=0.8816(3)nm,b=1.0465(2)nm,c=1.2490(2)nm,α=86.46(1)°,β=70.90(2)°,γ=66.37(2)°,ν=0.9943nm~(3),Z=2.D_(计算)=1.769cm~(3),最终偏差因子R=0.049.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Cyanex272)-上胺205-正庚烷乳状液膜分离Sc(Ⅲ)、Fe(Ⅲ)和Lu(Ⅲ)。考察了外相酸度、表面活性剂浓度、流动载体浓度及内相盐酸浓度对Sc(Ⅲ)迁移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液膜体系分离Sc(Ⅲ)、Fe(Ⅲ)和Lu(Ⅲ)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体系对于稀土矿中Sc(Ⅲ)的分离与分析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