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4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772篇
化学   953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261篇
综合类   134篇
数学   1726篇
物理学   88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材料LiPF6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引言 液态锂离子电池自1990年开发成功以来,由于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应用温度范围宽、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无污染、安全性能好等许多独特的优势[1],所以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液态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开发使用的无机阴离子导电盐主要有LiClO4、LiPF6、LiAsF6等,但LiClO4为强氧化剂,使用不安全而不宜用于电池,LiAsF6虽然性能颇佳,但有毒且价格较贵,故也不宜广泛使用.LiPF6被认为是目前较合适的电解质[1],但其制备困难,价格较贵,且目前报道的合成方法也多是以HF为介质[2~5].本文作者以PF5和LiF为原料在CH3CN溶剂中简单有效地合成了高纯LiPF6,并通过在手套箱中制样的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红外、热重和X射线衍射分析,给出了LiPF6的红外光谱图、热重分析数据和X射线衍射图.  相似文献   
102.
使用BeckmannDU-8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以氯合四-间三甲苯基卟啉铁(Ⅲ)(FeTMPCl)为催化剂,间氯过氧化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咪唑(I_m)、2-甲基咪唑(MeI_m)、2-乙基-4-甲基咪唑(EMI_m)为轴向配体,催化β-胡萝卜素(β-cte)氧化分解为维生素A的动力学规律,提出了反应机理,研究了温度、催化剂浓度、氧化剂浓度及轴向配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用Gauss-Newton-Marquardt方法求得各基元反应的有关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03.
The paper reported the synthetic procedure and character of Copper(Ⅱ) binuclear coordination compound of 1,4-bis-(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4′)-1,4-butanedione. The non-isothermal kinetic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 has been studied from the TG-DTG curves by means of the Achar et al and Coats-Redfern methods. The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mplex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powder microelectrodes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提出了一个硫酸中间盐子循环用以代替分解水制氢的KNO_3-I_2混合循环中的电解反应,从而使原混合循环变为一个纯热化学循环。  相似文献   
105.
Cellulose-tris(3,5-dimethylphenylcarbamate)(CDMPC) were synthesized as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 The successful resolution of four chiral pesticides on the CSP was reali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on the separation was studied.  相似文献   
106.
A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perovskite-type mixed oxide PbTiO3 supported cupric oxide was synthesized as a catalyst for NO de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techniques such as XPS, XRD, H2-TPR before and after NO decomposition reactions.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were tested with a fix-bed micro-reac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bTiO3 was inactive for the reactions, but 1wt % Cu/PbTiO3 catalyst gave fairly good activities for NO decomposition at temperature as low as 473 K. Copper species were found well-dispersed but weakly interacted with the support before NO decomposition, and the NO decomposition caused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pper species, which became Cu(Ⅰ) and most probably incorporated into surface crystal lattice of the nano-sized PbTiO3. In NO reaction, a large amount of oxygen atoms from the decomposition of NO penetrated into the nano-sized PbTiO3 support and caused small expansion of crystal lattice. The transport of oxygen between the copper species and the catalyst support may be helpful to speed up the kinetic regeneration of active metal sites from oxygen occupancy and resulted in good catalytic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07.
微波-同时蒸馏萃取分离肉桂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粉碎的肉桂干燥树皮置于去离子水中微波加热处理后,用自制的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以重蒸乙醚为溶剂将试样中的挥发组分萃取分离。用旋转蒸发器除去乙醚后即得到含有试样中挥发组分的透明的黄色液体,收得率为6.5%,应用GC/MS法对黄色液体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借助于联机的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并用峰面积-归一化计算测得其中共有27个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肉桂醛,达94.36%。另取部分上述挥发油(即黄色液体),用加成分解法将其中肉桂醛转化为一种加成产物以沉淀形式析出,即将黄色液体与NaHSO3共置于微波炉中,在不超过10℃的条件下处理直至加成物完全析出。将此加成物分出,并用0.1 mol.L-1盐酸进行水解处理,使加成物恢复成纯度较高的肉桂醛,用IR及MS对其组成及结构作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108.
 利用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与反相高效液相 二极管阵列检测 (RP HPLC DAD)相结合 ,在洗脱时间为1 0 86min~ 1 399min(间隔 1 / 1 50min)、紫外吸收波长为 2 68nm~ 2 98nm(间隔 1nm)时对苯二酚位置异构体的重叠及光谱体系进行了分辨研究。分辨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同时测定了水溶液中共存的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含量 ,回收率分别为 (1 0 0 1± 1 0 ) % ,(99 4± 1 4) % ,(1 0 0 5± 1 7) %。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定量快速准确 ,实验操作步骤简单 ,解决了在干扰物存在条件下三者很难同时分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单位分解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partition of unity,RBF-PU)方法,数值求解了二维非局部扩散问题和近场动力学问题。主要思想是对求解区域进行局部划分,在局部子区域上分别进行函数逼近,然后加权得到未知函数的全局逼近。这种基于方程强形式的径向基函数方法在求解非局部问题时,不需要处理网格与球形邻域求交的问题,避免了额外的一层积分计算,实施简便,计算量小。数值实验显示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吻合较好,RBF-PU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求解非局部扩散方程和近场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最小二乘法讨论三维空间的坐标转换问题,先对已知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使得坐标转换化为向量形式的最小二乘线性拟合问题,进而化为矩阵形式的最小二乘问题,最后得到法方程以及最小二乘解.如果已知数据量大且维数高,可通过奇异值分解确定相应的转换参数.和现有方法比较,方法的拟合过程不需迭代,简单易行.算例结果表明,拟合结果和原文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