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8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655篇
化学   3490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47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33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A series of 2-alkyl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9a-n have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a novel class of non-peptide angiotensin Ⅱ AT1 receptor antagonists.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antagonism of angiotensin Ⅱ, induced contraction in the rabbit thoracic aortic ring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ounds 9a, 9g and 9j exhibited potent antagonistic activity of AT1 receptor.  相似文献   
122.
评述了作为配体催化剂的手性三配位及四配位磷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某些不对称的合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3.
取代吡唑啉睡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α-三唑-β-烷氧基芳酮与肼关环,备了1,3-二苯基-4-三唑基吡唑啉1a,1-苯基-3-对氯苯基-4-三唑基吡唑啉1bt 3-bc wa asg ad -4-dg kww ad kxx kww kss (7)  相似文献   
124.
聚吡咯衍生物的合成及液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论述了新型导电功能性液晶聚合物3-和N-液晶基元取代聚吡咯的合成和液晶行为。指出通过化学氧化聚合、电化学氧化聚合和脱卤缩合聚合可以获得液晶性聚吡咯衍生物。它们均显示热致液晶行为,且多数呈现近晶液晶相,少数呈现向列液晶相,有些具有2种近晶相,有些具有单变液晶性。N-液晶基元取代聚吡咯比3-位取代聚吡咯具有较高的液晶稳定性。较长的亚甲基间隔和极性的介晶基团能够使N-取代聚吡咯具有较大的液晶微区和稳定的液晶相。N-取代液晶聚吡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还可以诱发单轴取向。这种热致液晶性聚吡咯衍生物的研究成功有希望克服聚吡咯难以成型加工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125.
由氯硝柳胺与1,2-二溴乙烷反应,得到2-(2-溴乙氧基)-5-氯-N-(2-氯-4-硝基苯基)苯甲酰胺,再与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分别反应,得到了三个氯硝柳胺衍生物,其结构由IR1、H NMR和高分辨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126.
合成了5个2,5-二芳基-1,3,4-(口恶)二唑衍生物环金属配合物配体,其化学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得到确证. 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差热分析(DSC)和循环伏安法测试技术分别研究了它们的光谱性能、热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该类衍生物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在268~327 nm范围,在二氯甲烷溶液和固体膜中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分别在332~390 nm和359~439 nm范围;DSC分析结果表明,5个(口恶)二唑衍生物的起始吸热峰位于120~328 ℃之间,其中对称结构的(口恶)二唑衍生物显示了较高的熔融温度;由循环伏安图和相关计算结果表明,5个(口恶)二唑衍生物的还原电位位于-1.03~-0.98 V,其相应的最低非占有分子轨道能级(LUMO)在-3.71~-3.76 eV之间.  相似文献   
127.
128.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somerization of 1,3,2-diazaphospholidine-2-sclenide dervatives in refluxing benzene in the presence of trace water was observed. The structures of isomerized products were determined by IR, ^1H NMR,^31P NM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mechanism of isomerization was also proposed.  相似文献   
129.
1,2-二氢-3H-吲哚-3-酮类化合物的光化学合成凌可庆(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化学系,淮北,235000)关键词吲哚衍生物,单重态氧反应,1,2-二氢-3H-吲哚-3-酮衍生物,光合成1,2-二氢-3H-吲哚-3-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用于多种...  相似文献   
130.
自Hansch等创立QSAR法以来,药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已获得较大的进展。本文将模式识别法用于芬太尼衍生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将该类药物的分子结构看作与生物活性具有对应关系的表现形式——模式,以药物分子结构中有关取代基的多个量子化学参数为数量化的模式向量成分。将已知生物活性的药物作为模式识别训练点,则所得模式识别分类图反映了该类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其量子化学结构特征参数间的统计学意义的关系。它既可用来探寻高效药物的结构参数,又能预测新设计药物生物活性的等级或类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