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2篇
  免费   1740篇
  国内免费   2617篇
化学   2834篇
晶体学   134篇
力学   848篇
综合类   329篇
数学   3368篇
物理学   326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538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514篇
  2008年   568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513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为了考虑金属材料表面微凸结构对模具与工件接触区域上的非局部摩擦效应,在锥形模圆柱体超塑性挤压加工分析中,采用Oden等提出的非局部摩擦定律代替经典的库仑摩擦定律,利用主应力法或工程法建立了相应问题的积微分形式的力平衡方程.在简化的情况下,采用摄动法求得所论问题的近似解,并分析了影响应力的非局部效应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2.
153.
本文根据空心阴极放电中电子能量分布的物理图象,分析了原子从低激态向高激态弛豫的可能途径。建立高低激态集居数密度增量的关系。讨论高激态集居数密度增量获得可观量的条件。根据此条件分别选取钠原子的基态3s~2S_(1/2)和铜原子的亚稳态4s~2D_(3/2)为与激光共振的下能级,并激发具有较大自发发射几率的3s~2S_(1/2)→3p~2P°_(1/2)(和3p~2P°_(3/2))和4s~2D_(3/2)→4p~2P°_(1/2)跃迁,在远离上能级的高激态上观测到敏化荧光,并精确测得这些态的自发发射系数比值,而在更高激态上没有观测到敏化荧光,表明讨论中提出的条件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4.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也是金属酶的组成部分和酶的激活剂 ,目前已知有 80多种酶的活性与锌的存在有关 ,因此研究锌在生物分子 (如L 半胱胺酸 )自组装膜结构中的电化学行为 ,对于研究和了解生物体内生命物质的电子转移及生命现象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Zn2 +在L 半胱氨酸自组装修饰金电极[1~3] ,Cys/SAM/Au上的电化学行为 ,建立了测定Zn2 +浓度的新方法 ,用于人体发样中痕量Zn2 +的测定 ,与目前所报道的锌的测定方法[4] 相比 ,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CHI660型电化学工作…  相似文献   
155.
本文报道了1:12-磷铜杂多酸(PMo_(12)薄膜修饰碳纤维(CF)微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采用简单,快速的浸渍吸附制备的PMo_(12)薄膜修饰CF电极在酸性介质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氧化还原活性,电解质溶液的pH值和扫描电位范围对PMo_(12)膜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PMo_(12)薄膜修饰CF微电极对酸性水溶液中的PMo_(12)和氯酸根离子(ClO)_3~-)的电催化还原作用也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6.
ATR-FTIR光谱技术在聚合物膜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艳  沈怡  武培怡 《化学进展》2007,19(1):173-185
红外光谱是聚合物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表征手段,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更是由于在研究聚合物薄膜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而被广泛使用。逐层组装(layer-by-layer Assembly)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装聚合物超薄膜的方法,ATR-FTIR光谱技术的引入可以在获取膜组装过程中相应信息的同时有效地避免表征过程中对样品的损害。另一方面,ATR-FTIR方法与二维相关光谱技术(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2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相结合也是研究小分子(主要是水分子)在聚合物薄膜中的渗透行为的有效手段。本文对ATR-FTIR的基本原理和显著特点作了介绍,并以实例阐述该方法在逐层组装技术和水分子在薄膜内渗透行为研究两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7.
A novel method for preparing silver nanoelectrode ensembles(SNEEs) and gold nanoelectrode ensembles (GNEEs) has been developed. Silver colloid particles were first absorbed to the gold electrode surface to form a monolayer silver colloid. N-hexadecyl nercaptan was then assembled on the electrode to form a thoil monolayer on which hydrophilic ions cannot be transfered. The SNEEs was prepared by removing thiol from silver colloid surface through applying and AC voltage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 at 0.20V(vs.SCE). Finally,GNEEs was obtained by immersing a SNEEs into 6 mol/L HNO3 to remove the silver colloid particles. By comparison with other methods such as template method ect., this method enjoys some advantages of lower resistance, same diameter,easy preparation,controllable size and density.  相似文献   
158.
2-巯基乙醇自组装膜电极对多巴胺电催化氧化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修华  王升富 《分析化学》2002,30(11):1312-1315
在裸金电极上制备了 2 巯基乙醇自组装膜电极 (ME AuSAMs) ,研究了多巴胺 (DA)在ME AuSAMs上的电化学行为 ,发现该膜电极对DA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 ,氧化过电位降低了 3 94mV ,测得DA的扩散系数D为 9.1 4 5× 1 0 - 7cm2 s,初步探讨了电催化机理。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ATR FTIR)技术对ME AuSAMs进行了表征 ;方波伏安法 (squarewavevoltammetry ,SWV)测定DA ,其氧化峰电流与DA浓度在 2 .0 0× 1 0 - 6 ~ 1 .0 0× 1 0 - 4 mol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9998,检出限为 4 .0 0× 1 0 - 7mol L。该电极用于DA药物针剂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9.
研究了一种光响应偶氮聚电解质(PEAPE)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自组装,重点讨论了pH值对静电逐层自组装以及对光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pH值越低,越有利于生成吸光度高的自组装膜,对应的自组装膜厚度也越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偶氮聚电解质在不同pH溶液中存在不同的电离情况.pH值越低,用于自组装的溶液中的聚合物链上的电荷数越少,链构象越卷曲.解释了不同pH值条件下自组装膜吸光度和厚度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0.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 ,分别对无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Cr3+ 和有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酚醛胶态分散凝胶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显微图像分析 .发现无论是在有机还是无机交联体系中 ,也无论聚丙烯酰胺和交联剂浓度如何变化 ,在微米尺度上最终形成的都是具有自相似性的树枝状分形图像 ,在更小尺度上则发现单个小树杈分形体都是由纳米级的颗粒紧密堆积而成 .在所研究的胶态分散凝胶体系中 ,树枝状分形结构的形成及其具体的形态取决于聚丙烯酰胺的浓度 ,而交联剂的有无及其多少只对树枝状凝胶分形的几何形态产生一定影响 .实验结果还表明纳米级 (≤ 10 0nm)的胶体颗粒构成的分形结构的凝胶其弹性模量G′比微米级的高出一个数量级 .且粒子尺度越小 ,则凝胶的力学稳定性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