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化学   17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71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761篇
物理学   3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别用MNDO,AM1和PM3三种半经验方法对C59HN所有1-2,1-4和1-6氢加成物C59H3N的异构体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结合频率分析及HF/6-31G单点能计算,确定了各异构体的基态结构及其相对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C59HN氢加成物的立体选择性规律与C60和C60H2的不同,最稳定异构体不是1-2加成物,而是1-4加成的6,18-或12,15-异构体,次稳定异构体为1-2加成物,三种半经验方法计算得到的两者能量差为13~15kJ/mol,N原子取代碳笼骨架C原子后,改变了碳笼氢加成物的立体选择性规律.  相似文献   
22.
半经验的自洽场分子轨道法(AM1)被用来研究激发单态(~1ππ~*)和三态(~3ππ~*)丙烯酸的脱羧反应. 计算结果支持Robert等人提出的光解机理. 与实验结合. 进一步推测, 丙烯酸光致脱羧反应的第一步, 是沿单态途径进行, 第二步沿三态途径进行. 单态和三态反应途径中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都用能量梯度技术进行了优化. 对于过渡态和中间体, 还作了振动分析, 确证它们分别是一级鞍点和能量极小值点.  相似文献   
23.
采用XRD表征了水蒸气和磷联合改性的HZSM-5沸石分子筛的结构.通过NH3-TPD和N2吸附脱附研究了样品的酸性和比表面.采用正庚烷的裂化反应研究了样品的裂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磷改性样品与母体样品相比,经过水蒸气处理后显示出较高的酸量和正庚烷裂化活性.上述结果首次用模型簇和计算量子化学方法进行了解释.采用Gaussian94软件包和PM3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模型簇进行了全优化和频率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磷改性后样品的脱铝补硅反应热大于母体样品脱铝补硅反应热,从而显示出磷对骨架的稳定化作用.  相似文献   
24.
Coli.  HL  邵美成 《大学化学》1989,4(4):58-59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C.H.L.Kennard博士是国际晶体学会IUCr教育委员会的顾问.他在晶体学、晶体化学的教学与科研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这篇短文是他在“晶体学及其教学夏季研讨班”(IUCr教育委员会主办,1988年9月15-24日,天津)上讲演的主要内容.其中所介绍的课程设置方案中,三门课程分低、中、高三个层次,学时虽少,讲课、实习、实验几方面的内容匹配甚好.课程中已将晶体学教学与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密切结合起来.他的经验值得我国从事晶体学、结构化学教学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25.
应用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的AM1方法,对3-已烯在不同的模型分子筛表面催化重排成2-已烯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能量解析梯度技术全优化得到了模型分析的平衡态和过渡态几何构型,通过振动分析对平衡态和过渡态进行了确认。计算结果表明,已烯与酸性化分子筛形成一个八元环状的过渡态,在异构化过程中反应的正反两个方向两个方向的反应活化能均比较低,重排反应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26.
分别用MNDO和AM1两种半经验方法,对C59F2nHN (n = 1, 2) 的异构体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结合频率分析及HF/6-31G单点能计算,确定了各异构体的基态结构及其相对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C59HN的F加成物的立体选择性规律与C60的不同,最稳定异构体不是1-2加成物。C59F2HN的最稳定异构体是1-4加成的6, 18-或12, 15-异构体; C59F4HN的最稳定异构体是1-4,1-4加成的6, 18; 12, 15-异构体,其能量远小于其它各异构体的能量。N原子取代碳笼骨架C原子后,改变了碳笼F加成物的立体选择性规律。  相似文献   
27.
李明  何荣幸 《物理化学学报》2002,18(10):890-895
对手性噁唑硼烷催化芳醛不对称炔基化还原反应的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研究.研究表明,该反应是放热的,炔基转移是反应的控制步骤,炔基转移的过渡态具有扭曲的椅式结构,还原的主要产物是R-手性醇.  相似文献   
28.
在不加对称性限制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半经验方法CNDO,INDO,MINDO/3,MNDO和Pm3对自由酞菁(H2Pc)进行几何构型最优化和电荷密度布居分析,并将所得结果与Am1方法以及X射线衍射和中子衍射数据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只有从INDO方法得到的是桥式构型,而从CNDO,MINDO/3,MNDO,Am1,Pm3方法得到的都是键式构型。除INDO之外所有的这几种方法都对先前报道的几何构型扭曲给出进一步的支持证据。新近建立的半经验方法如MNDO,Am1,Pm3等看起来更适合于用  相似文献   
29.
煤显微组分分子结构模型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分子力学和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神木煤显微组分的分子结构模型,比较了镜质组和惰质组分子模型的能量构成、不同类型键的键长和键裂解能。研究结果表明,扭转能和范德华能是分子中的主要作用力,取代基对体系能量有明显影响,烷基取代基使体系能量增加,而苯基取代基使体系能量降低;脂肪C—C键长比芳香C—C键长长,说明脂肪C—C在受热过程中比芳香C—C更容易断裂分解。对各键裂解能的计算结果表明,Car—Cal键的裂解能高于Cal—Cal,Car—O醚键的裂解能高于Cal—O醚键。而惰质组结构模型中除C—O醚键外,各键的裂解能均高于镜质组,说明惰质组结构模型比镜质组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永久散射体探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永久散射体(PS)探测方法。对干涉图进行多尺度分解,基于梯度的自适应滤波对分解的本征模函数中的噪声进行低信噪比区域强滤波和高信噪比区域弱滤波,估算滤波后各PS候选(PSC)点的噪声相位。基于各PSC点的幅度和相位稳定性,对选取的PSC点的相位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其作为PS点的概率,进而选取可靠的PS点。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S点选取方法相比,所提方法避免了探测过程中PS点的误判和漏判,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