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6篇
  免费   888篇
  国内免费   2033篇
化学   3218篇
晶体学   221篇
力学   467篇
综合类   185篇
数学   770篇
物理学   170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在Fe-Zn-Zr/分子筛复合催化剂上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分子筛对CO2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分子筛对复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不同,Fe-Zn-Zr/HY是合成异构烷烃有效的复合催化剂. 分子筛的酸性及酸强度对复合催化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中等强度和较高强度的酸性位有利于异构烃的生成.  相似文献   
992.
掺Cu对MoO3-TiO2/SiO2上光促甲烷和水表面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桑丽霞  钟顺和 《催化学报》2004,25(3):182-188
 在固定床环隙反应器中,借助紫外光的激发,气相甲烷和水在MoO3-TiO2/SiO2催化剂表面生成了甲醇和氢气,当在催化剂中掺杂Cu2+后,光催化剂的活性明显提高. XRD,IR,UVDRS和TPD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具有Mo-O-Ti和Mo-O-Cu基元的高度分散物种,不但使得吸光带边明显蓝移,而且扩展了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 所形成的复合结构还可以优化单组分的吸光性能并促进对反应物分子的吸附活化,同时可以有效地转移光生电子和空穴. 掺杂Cu2+能够进一步延长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寿命,进而提高反应的量子产率.  相似文献   
993.
白雪  刘源  王晓燕  张通  于文国 《催化学报》2004,25(7):577-580
 以Na2CO3·10H2O和NaOH混合碱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钙钛矿型结构的La1-x-yBaxREyMnO3(RE=Dy或Y)复合氧化物超细粒子. 该复合氧化物超细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经700和1000 ℃焙烧后,其比表面积仍分别可达到47.0和16.9 m2/g). 随着LaMnO3中的La3+被Ba2+及稀土离子Dy3+或Y3+部分取代后,样品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对甲烷燃烧的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焙烧方式、焙烧气氛和焙烧温度)对Mo-V-Te-Nb-O上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 与敞开式焙烧制得的催化剂相比,封闭式焙烧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丙烯酸选择性,但丙烷转化率较低. 在空气中焙烧制得的催化剂对丙烯酸无选择性,但在氮气和氩气中焙烧制得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丙烷转化率和丙烯酸选择性. 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丙烷转化率降低,丙烯酸选择性升高,适宜的焙烧温度为600 ℃.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惰性气氛中采用600 ℃下封闭式焙烧制得的Mo-V-Te-Nb-O催化剂经210 h反应后,丙烷转化率保持为19%,而丙烯酸选择性持续升高,由32%升至50%.  相似文献   
995.
 以吗啉(C4H9NO)为主要模板剂,以少量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为辅助模板剂合成了SAPO -34分子筛,并用氨吸附红外、核磁共振和氮吸附等手段对合成的SAPO-34分子筛进行了表 征. 结果表明,与单独以吗啉为模板剂合成的样品相比,用复合模板剂合成的分子筛样品的比 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所增大; 由于在分子筛骨架中形成了“硅岛”,使其B酸量有所增加 ,对甲醇制低碳烯烃反应的催化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96.
 以吗啉(C4H9NO)为主要模板剂,以少量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为辅助模板剂合成了SAPO -34分子筛,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对 合成的SAPO-34分子筛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TEAOH在导向生成SAPO-34分子筛骨架过程中 表现活跃,占据了较多的平衡骨架负电荷的位置,而吗啉主要起到填充分子筛孔道的作用. 用 TEAOH-C4H9NO复合模板剂合成的SAPO-34分子筛,其晶粒远小于单用吗啉模板剂合成的 分子筛.  相似文献   
997.
激光雷达探测污染气体最小浓度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探测大气中污染气体的浓度是激光雷达的一个重要应用方面,最小可探测浓度是衡量一个雷达系统的重要指标。从测量的误差理论出发、分析得出了一般情况下.被测量最小值的估算方法:当被测量的相对误差为100%时,此时的被测量的大小就是可探测量的最小值。把此方法应用到激光雷达中来.得出了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和拉曼雷达探测污染气体最小浓度估算公式.并把它们与已有的估算公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原有估算公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8.
杨扬  李志鹏  胡彬 《爆炸与冲击》2004,24(6):571-575
根据爆炸复合窗口理论和内爆轰作用下管的飞行姿态计算公式,编制计算机程序来确定双金属管内爆复合的工艺参数,使得复合参数的选取大为简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指导内爆法制备双金属管复合工艺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多元转移概率流图及转移概率母函数,对带有中止检查规则的调整型抽样方案进行了讨论,分别在(1)当检查始于正常检查时,(2)当检查始于加严检查时和(3)当检查始于放宽检查时,得到了三个复合OC函数.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GC-MS分析技术,对被渗透污染的井水和污染源进行分析,准确定性出主要污染物:二氯苯胺、杀虫环、乐果、莠去津、乙草胺、甲草胺、甲霜灵、丁草胺和丙环唑9种有机农药以及两种农药分解物,为有关部门处理这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