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07篇
  免费   3811篇
  国内免费   12916篇
化学   28184篇
晶体学   519篇
力学   1154篇
综合类   766篇
数学   4534篇
物理学   8277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925篇
  2022年   895篇
  2021年   1073篇
  2020年   939篇
  2019年   1258篇
  2018年   789篇
  2017年   1142篇
  2016年   1311篇
  2015年   1408篇
  2014年   2065篇
  2013年   2193篇
  2012年   2259篇
  2011年   2180篇
  2010年   2121篇
  2009年   2283篇
  2008年   2667篇
  2007年   2458篇
  2006年   2685篇
  2005年   2373篇
  2004年   2546篇
  2003年   1585篇
  2002年   715篇
  2001年   667篇
  2000年   672篇
  1999年   777篇
  1998年   435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338篇
  1991年   331篇
  1990年   251篇
  1989年   234篇
  1988年   186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锰取代血红蛋白的制备及其类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Mn-原卟啉Ⅸ与脱辅基血红蛋白重组得到Mn取代Fe的重组血红蛋白,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SDS-PAGE电泳法对Mn取代的血红蛋白进行了鉴定.检测了血红蛋白和Mn取代的血红蛋白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研究发现,Mn取代的血红蛋白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是血红蛋白的70%,过氧化氢酶活性约是血红蛋白的1.9倍.  相似文献   
72.
利用激光溅射 分子束的技术 ,结合反射飞行时间质谱计 ,研究了Cu+、Ag+、Au+与乙硫醇的气相化学反应。结果显示这三种金属离子与 (CH3 CH2 SH) n 反应形成一系列团簇离子M+(CH3 CH2 SH) n,且团簇离子尺寸不一样。Ag+、Au+与乙硫醇的反应还生成了 (CH3 CH2 SH) +n ,由此推测Cu+、Ag+、Au+与乙硫醇团簇的反应存在两种通道 ,一种通道是生成M+(CH3 CH2 SH) n,另一种是生成 (CH3 CH2 SH) +n 。Cu+、Au+与乙硫醇的反应还生成了M+(H2 S) (M =Cu、Au) ,但是实验中没有观察到Ag+(H2 S) ,理论计算表明Ag+(H2 S)很不稳定。另外 ,分析产物离子M+(CH3 CH2 SH) n 的强度发现 ,n =1~ 2之间存在明显的强度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73.
一种基于图论与熵的专家判断客观可信度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一种群决策中确定专家判断可信度的方法,其主要思路是首先通过图论中最小生成树的方法提取专家判断矩阵的全部信息,其次,使用相对熵指标确定获得专家判断的最终结果,并同时衡量专家自身判断的统一程度,从而确定专家判断的相对客观可信度。最后,文章给出一个典型的算例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4.
给出了Banach空间的一个增算子不动点定理,将这一定理应用到Banach空间的积分-微分方程,给出了一类积分-微分方程的连续可微最大解和连续可微最小解的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75.
广义多目标minmax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和极大熵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三明  冯恩民 《运筹与管理》2005,14(6):19-22,28
本文讨论了广义多目标minmax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利用极大熵逼近函数,研究了广义多目标minmax;问题的逼近问题,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了由极大熵逼近函数导出的多目标逼近问题的临界点的任一极限点均为原广义多目标minmax问题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76.
估计死亡率分布的一个最大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估计死亡率分布的新模型一最大熵模型。该模型直接从样本信息出发,不需要对待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或先验分布作任何假定,从而克服了极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估计的不足。而且通过两个例子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样本数据的拟合效果要好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77.
朱长江 《中国科学A辑》2003,33(4):297-309
研究具有阻尼的p-系统Cauchy问题弱熵解的渐近行为. 在L-模或L2-模意义下获得了弱熵解的非线性扩散波的收敛率, 这种收敛率类似于由Nishihara得到的光滑解的衰减率, 所用方法是粘性消失法和能量方法.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Banach空间中非线性混合型微分-积分方程初值问题u′=f(t,u,Tu,Su),u(0)=x0的整体解,完全没有要求f的任何增性,利用Mnch不动点定理和比较结果得到了初值问题整体解的存在性和唯一解,并且给出了一致收敛于唯一解的迭代序列,改进推广和统一了已有的许多结果.  相似文献   
79.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共聚物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坚  吴宏滨  侯琼  黄飞  阳仁强  杨伟  曹镛 《发光学报》2003,24(6):612-615
采用Suzuki方法合成了9,9-二辛基芴与萘并硒二唑的两种无规共聚物并研究了其紫外光谱、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两种聚合物的电致发光波长为650~666nm,均为发饱和红光的LED材料,其电致发光外量子效率最高达到了1.05%。随着共聚物中萘并硒二唑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的发射波长均有少量红移。证明了根据共轭高聚物链内能量转移原理,在聚芴链中引入不同含量的窄带隙杂环单元可实现对聚芴发光颜色的调节。  相似文献   
80.
起源于引力场的Vaidya-Bonner-de Sitter黑洞的量子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鸣超 《物理学报》2003,52(6):1350-1353
利用brick-wall模型研究了引力场对Vaidya-Bonner-de Sitter黑洞熵的量子修正.当黑洞事 件视界不随超前时间变化时,结果与Reissner-Nordstrm-de Sitter黑洞的量子熵完全相 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