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94篇
  免费   4568篇
  国内免费   14525篇
化学   30402篇
晶体学   625篇
力学   1695篇
综合类   1118篇
数学   8640篇
物理学   9807篇
  2024年   270篇
  2023年   1045篇
  2022年   1079篇
  2021年   1205篇
  2020年   1008篇
  2019年   1383篇
  2018年   857篇
  2017年   1296篇
  2016年   1465篇
  2015年   1597篇
  2014年   2426篇
  2013年   2475篇
  2012年   2634篇
  2011年   2606篇
  2010年   2519篇
  2009年   2643篇
  2008年   3134篇
  2007年   2832篇
  2006年   3119篇
  2005年   2676篇
  2004年   2905篇
  2003年   1944篇
  2002年   1106篇
  2001年   1035篇
  2000年   980篇
  1999年   1053篇
  1998年   690篇
  1997年   531篇
  1996年   463篇
  1995年   430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433篇
  1992年   486篇
  1991年   458篇
  1990年   344篇
  1989年   331篇
  1988年   219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们在研究 9-氧代桉烷 - 4-烯 - 3 -酮类化合物的 2 ,3 -二氯 - 5 ,6 -二腈基 - 1 ,4-苯醌 (DDQ)脱氢反应时[1] ,发现 1 4-降桉烷 - 4,1 1 -二烯 - 3 ,9-二酮及其 1 0 - Epimer在 DDQ脱氢条件下发生迁移重排反应 ,生成酚类化合物 .反应式如下 :DDQ脱氢反应已被详细研究 ,并被广泛地用于有机合成中 [2~ 5] ,但这种脱氢重排反应尚未见文献报道 .为了深入研究该反应 ,提出可能的重排机理 .我们参照文献 [6~ 1 0 ]方法 ,用 MVK和 EVK与相应的 2 -甲基 - 1 ,3 -二酮进行 Robinson成环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类似结构的化合物 ,并与 DD…  相似文献   
992.
利用Sol-gel法结合氧化铝模板技术制备了La0.8Ca0.2MnO3纳米线, 并研究了两种热处理方法对 La0.8Ca0.2MnO3纳米线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快速升温到800 ℃得到的La0.8Ca0.2MnO3纳米线较粗, 其直径大于氧化铝模板的孔径, 而经过缓慢升温到400 ℃预处理再升温到800 ℃得到的La0.8Ca0.2MnO3纳米线, 其直径和氧化铝模板的孔径相当, 都约为35 nm. 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得到的 La0.8Ca0.2MnO3纳米线都是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属于单斜晶系的多晶材料.  相似文献   
993.
标题化合物(C24H22Fe2HgO2)3是由2 氯汞基 1 乙酰基二茂铁与乙二胺反应得到的,其结构通过单晶X 射线衍射法确定。其晶体属三斜晶系,P 1空间群,Mr=1964 12,a=10 193(2),b=11 504(2),c=14 413(3) ,α=92 21(3),β=104 12(3),γ=102 67(3)°,V=1591 55(5) 3,Z=1,Dc=2 049mg/cm3,μ=8 583mm-1,F(000)=942,最终偏离因子为R=0 0859,wR=0 2617。该晶体中同时含有meso型及dl型分子,各分子中Hg原子的配位情况不一样。meso分子中的两个二茂铁是相互平行的,而另两分子dl型的二茂铁是相互垂直的。Hg原子以桥联形式连接两个二茂铁部分。meso型与dl型分子通过Hg O弱配位作用相连。  相似文献   
994.
Cholest-5-en-24-oxo-3β,19-diacetate was synthesized strarting form stigmasterol 3 via seven step reactions in 21.0% overall yield. It can be served as a key intermediate for the synthesis of many biologically active 19-hydroxylated sterols.  相似文献   
995.
张雪利  黄毅  李卓宁  吕玉娟  高原 《有机化学》2006,26(10):1434-1436
芳醛、丙二腈与6-甲基-4-羟基-2-吡喃酮在微波辐射下, 一步反应得到一系列2-氨基-7-甲基-4-芳基-5-氧代-4H,5H-吡喃并[4,3-b]吡喃-3-腈, 该反应时间短、产率较高、环境友好、后处理简单. 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表征, 产物4g的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证; 并对反应过程提出了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6.
张丽圆  王磊 《中国化学》2006,24(11):1605-1608
Immobilized copper(Ⅱ) i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terials catalyzed Ar-N coupling of arylboronic acids with imidazoles has been developed. Arylboronic acids reacted with imidazoles smoothly in the presence of a 3-(2-aminoethylamino)propyl functionalized silica gel immobilized copper(Ⅱ) catalyst (10 mol%) in methanol without any additives and bases. The reactions generated the corresponding cross-coupling products in good yields. Furthermore, silica-supported copper can be recovered and recycled by a simple filtration procedure and used for five consecutive trials without decreases in activity.  相似文献   
997.
稀土乙酰丙氨酸咪唑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稀土元素由于特殊的外层电子构型,在与不同类型配体配位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配位行为和结构,其配合物,特别是有机配合物,由于具有发光性强、选择性好的特点,在发光、激光材料创制、结构探针、荧光免疫分析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引起广泛关注.氨基酸、肽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元,咪唑存在于组氨酸、羧肽酶、血红蛋白等生物分子中参与配位或"变构效应"成为活性部位结构,唑环有丰富的能级,其作为含N富电子体系可与稀土离子形成既有生物活性,又有优良光学性能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998.
半经验的自洽场分子轨道法(AM1)被用来研究激发单态(~1ππ~*)和三态(~3ππ~*)丙烯酸的脱羧反应. 计算结果支持Robert等人提出的光解机理. 与实验结合. 进一步推测, 丙烯酸光致脱羧反应的第一步, 是沿单态途径进行, 第二步沿三态途径进行. 单态和三态反应途径中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都用能量梯度技术进行了优化. 对于过渡态和中间体, 还作了振动分析, 确证它们分别是一级鞍点和能量极小值点.  相似文献   
999.
以卟啉为荧光发色团,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较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近红外硫离子荧光探针,其结构经~1H NMR,IR和HR-MS(ESI)表征。该合成路线简短,后处理简单。以荧光光谱为检测手段,测试了该探针分子对硫离子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此探针不仅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且在1. 0×10~(-6)~7. 0×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78 nm。  相似文献   
1000.
A series of M-substituted hexaaluminates LaMAl11O19-δ (M=Fe, Co, Ni, Mn, and Cu)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XPS, TPR and TGA techniques, respectively. They exhibited different reducibility and catalytic activity for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POM) to synthesis gas. Among the LaMAl11O19-δ samples, LaNiAl11O19-δ showed the best 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topic reaction and selectivity for synthesis gas at 780 ℃ for 2 h. The conversion of CH4 was over 99.2%, and the product selectivity for both CO and H2 was above 9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