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7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用磺酰化的L-缬氨酸、L-苯丙氨酸、L-亮氨酸和L-异亮氨酸的钛螯合物催化N- 丙烯酰-1,3-噁唑烷-2-酮与环戊二烯的对映选择性Diels-Alder(D-A)反应,其 ee值为48.1% ~ 78.2%。将这些磺酰基氨基酸钛螯合物受载于高分子链上,用来催 化同一D-A反应时,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更好,其ee值为82.8% ~ 84.5%。  相似文献   
62.
以反相C18为固定相,通过对流动相中的手性选择体、流动相组成与pH值及操作电压等条件的考察,成功建立了毛细管电色谱(CEC)手性配体交换法分离游离亮氨酸异构体的方法。优化的色谱条件:C18反相毛细管柱;以2mmol/L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为手性选择体,Cu^2+为配体离子,流动相为20mmol/L乙酸缓冲液(pH5.5),5%(体积分数)的甲醇为有机改性剂;流速为0.02mL/min;操作压力为6.9×10^6 Pa;检测波长为UV 280nm;工作电压+5kV;室温。两异构体可在15min内基线分离,检出限为10μmol/L(S/N=3),并在0.05~1.5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让、日内精密度均小于3.5%。  相似文献   
63.
李怀娜  毕思玮  刘汝涛 《色谱》1997,15(5):425-427
合成了亮氨酸水杨醛希夫碱及其与Mn(Ⅱ),Co(Ⅱ),Ni(Ⅱ),Cu(Ⅱ),Zn(Ⅱ)的配合物。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测定的结果证明,亮氨酸水杨醛希夫碱3d金属配合物配位比为11,配合物在DMF中为非电解质。在硅胶G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丙酮-水-乙酸(4.443.332.220.250.12,V/V)为流动相,研究了配合物的薄层色谱行为,各组分配合物的比移值Rf值相差较大,得到满意的分离,且Rf值按下列顺序递增Mn<Zn<Ni<Cu<Co。讨论了系列配合物薄层色谱Rf与紫外光谱R带λmax变化关系的规律  相似文献   
64.
二茂铁基手性氨基酸类化合物由于兼有二茂铁衍生物和手性氨基酸的特点,如稳定性高、氧化还原性、毒性低、能够提供较好的手性环境等优点,在不对称催化、识别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5.
L-苯甘氨酸是重要的手性非天然α-氨基酸,可广泛用于合成多种食品添加剂及药物中间体,探索其绿色合成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将新型高活性的D-扁桃酸脱氢酶(LhDMDH)和L-亮氨酸脱氢酶(EsLeuDH)偶联,在辅酶内循环的前提下,仅需较低浓度的辅酶即可实现生物催化D-扁桃酸合成L-苯甘氨酸。 通过对加酶量、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浓度、NH4+浓度和底物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获得了一个最经济的反应条件:200 mmol/L的D-扁桃酸、6.5 kU/L的加酶量、0.1 mmol/L NAD+、0.5 mol/L NH4+的条件下、30 ℃,反应12 h,在此条件下,产物的得率和对映体过量(e.e.)值分别可达98%和99%以上,具有较大的产业化潜力,为实现L-苯甘氨酸规模化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6.
以3-氨基-1,2,4-三氮唑-5-羧酸(Hatz)和1,3,5-苯三甲酸(H3btc)为配体,制备了模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结构的纳米片状 Zn(Ⅱ)金属有机骨架 Zn-MOF-1-NS。Zn-MOF-1-NS 能模拟 MMPs 的催化作用,成功实现对微囊藻毒素亮氨酸精氨酸(MC-LR)肽键的水解。在常温条件下,7.5 h内Zn-MOF-1-NS催化水解了82.6%的MC-LR(k=0.23 h-1),远高于目前报道的具有最高水解效率的菱铁矿(k=0.04 h-1)。研究发现,在该体系中即使添加 10倍剂量的腐殖酸,也不会显著阻碍 MC-LR的水解,证明Zn-MOF-1-NS对MC-LR的水解具有显著的选择性。通过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理论计算以及与非羧基对应物的比较,发现Zn-MOF-1-NS表面Zn(Ⅱ)位点和羧基共同参与了MC-LR肽键的水解。  相似文献   
67.
以溴代聚砜为大分子引发剂,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Me6TREN)/CuBr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结构预定且分子量分布窄的光学活性三嵌段共聚物,聚(N-甲基丙烯酰-L-亮氨酸甲酯)-嵌-聚砜-嵌-聚(N-甲基丙烯酰-L-亮氨酸甲酯)(PMALM-b-PSF-b-PMALM).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端羟基滴定等方法,研究了所合成的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分析(TGA)以及圆二色谱(CD)研究了嵌段共聚物的热性能和旋光性能.根据TGA计算出的PMALM链段与PSF链段的重复单元数之比,与1H-NMR计算的结果能较好的吻合.共聚物在聚合过程中旋光度发生了反转,且比单体的旋光度的绝对值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聚合过程中分子主链感应出了手性的二级结构诱导出手性放大效应引起的.在CH3OH/CCl4混合溶剂中,共聚物比旋光度的绝对值随溶剂极性增大呈线性减小趋势,这一结果与CD一起证实了PMALM链段的无规卷曲结构.  相似文献   
68.
甲壳素-g-聚l-亮氨酸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乙酸乙酯体系中,利用水溶性甲壳素分子上的自由氨基引发N-羧基-l-亮氨酸-环内酸酐(NCA)的开环聚合,将聚l-亮氨酸引入到甲壳素的侧链,制备了多糖/多肽杂化材料。由于反应中使用了水溶性甲壳素,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且反应的转化率和接枝效率均较高。接枝共聚物的多肽链段长度可以通过NCA的投料量进行控制,得到各种肽链长度的接枝共聚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溶解实验等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性能受多肽链段的长度影响较大,随着肽段长度的增加出现了a-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69.
王晓妮  张洁等 《中国化学》2003,21(3):270-275
The solubility property of the ZnCl2-Leu-H2O(Leu=L-a-leucine) system at 298.15K in the whole concentration range was investigatey by the semimicro-phase equilibrium method.The corresponding solubility diagram and refractive index diagram were construc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one complex formed in this system.namely,Zn(Leu)Cl2.The complex is congruently soluble in water.Based on Phase equilibrium data,the complex was prepared.Its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chemical analysis,elemental analysis,IR spectra,and TG-DTG.The therm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ordination reaction of zinc chloride with L-a-leucine were investigated by a microcalorimeter.The enthalpies of solution of L-a-leucine in water and its zinc complex at infinite dilution and the enthalpy change of solid-liquid reaction wrer determined at 298.15K.The enthalpy change of soild phase reaction and the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zinc complex were claculated.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and calculated results,thre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the activation enthalpy,the activation entropy and the activation free energy),the rate constant and three kinetic parameters(the activation energy,the preexponential constant and the reaction order) of the reaction,and the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Zn(Leu)^2 (aq) were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tle reaction took place easily at studie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70.
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采用热重法(TG)研究了亮氨酸的热失重过程,得到了动力学三因子;用等转化率法求得了表观活化能Ea=(137.95±2.66)kJ.mol-1;用主曲线法确定了亮氨酸热失重过程的最可几机理函数G(α)为一维相边界反应函数,G(α)=α;再由Ea和G(α)求得指前因子ln(A/s-1)=23.81±0.10.经红外光谱分析和对比观察实验证明,该失重过程实际上是亮氨酸的升华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