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溶性甲壳素及其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脱乙酰度壳聚糖进行均相乙酰化反应,制得脱乙酰度为51.7%的水溶性甲壳素,产物有很好的水溶性.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等测试表征了水溶性甲壳素结构.结果表明,水溶性甲壳素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结晶性显著下降是导致水溶性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聚二乙烯苯型多孔吸附剂的纳米孔结构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氮气吸附法 ,研究聚二乙烯苯多孔吸附剂的纳米孔结构 .结果表明 ,以甲苯 液体石蜡 (2 :1)为致孔剂制备的聚二乙烯苯多孔吸附剂 ,其比表面和孔体积随致孔剂用量增大而增加 .在二乙烯苯总含量相当时 ,m 二乙烯苯与p 二乙烯苯等比例混合制备的吸附剂 ,具有最大的比表面和孔体积 ,而聚m 二乙烯苯吸附剂和聚p 二乙烯苯吸附剂依次下降 .中孔分布研究说明 ,各种吸附剂的中孔主要分布在 2~ 2 0nm之间 ,其中在5nm附近存在一个明显的分布峰 ,是吸附剂在制备时由于致孔剂的存在而在微核 微核之间形成的孔 .微孔分布研究发现 ,聚m 二乙烯苯吸附剂和聚p 二乙烯苯吸附剂的微孔集中分布在 0 .4~ 1.2nm之间 ,这些微孔可能是微核内部不规整聚集的高分子链之间的缝隙和紧密接触的微核之间的缝隙 .用扫描电镜观察吸附剂内部 ,显示吸附剂的确是由微核聚集形成的 ,其间存在着大小不同的纳米尺度的空隙  相似文献   
3.
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分析对十二烷氧基苯甲酸的相变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在宽范围的温度区域跟踪对十二烷氧基苯甲酸相变过程,经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来描述对十二烷氧基苯甲酸在不同温度区间的分子动态变化。结果认为固态由烷基相互缠结以多种羧酸聚集体的状态存在,95℃发生的相转变主要是非均相的十二烷基熔基熔融和氧基苯甲酸部分重结果的过程,132℃以后的相转变主要是羧酸聚集体部分氢键集中断裂和羧酸苯醚基团迅速熔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液晶物质在升温过程中会发生多个相转变过程 ,DSC热分析可测量这些相转变的能量变化 ,但却不能提供变化的微观原因和细节 .而温度升高对液晶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强度、峰形和吸收频率都有显著影响 .引起这样变化的原因一是热膨胀改变了分子内部化学键的力常数和相互作用 ,从而改变了分子振动偶极矩的性质 ;二是分子中有红外吸收的基团浓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 .红外光谱可以给出样品能量变化过程中分子结构变化的细节 ,通过计算还可获得分子结构变化的表观焓变 .前人做过的探索性工作 [1~ 3]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功能团的变化上 .在能量变化上仅…  相似文献   
5.
甲壳素-g-聚l-亮氨酸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乙酸乙酯体系中,利用水溶性甲壳素分子上的自由氨基引发N-羧基-l-亮氨酸-环内酸酐(NCA)的开环聚合,将聚l-亮氨酸引入到甲壳素的侧链,制备了多糖/多肽杂化材料。由于反应中使用了水溶性甲壳素,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且反应的转化率和接枝效率均较高。接枝共聚物的多肽链段长度可以通过NCA的投料量进行控制,得到各种肽链长度的接枝共聚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溶解实验等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性能受多肽链段的长度影响较大,随着肽段长度的增加出现了a-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6.
交联聚苯乙烯型多孔吸附剂的中孔性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77K温度下的氮气吸附方法,测定了经悬浮聚合制备的不同交联度的交联聚苯乙烯多孔吸附剂的吸附/脱附等温线.根据BET吸附模型计算了比表面,由吸附量计算了总的孔体积,由孔体积和比表面计算出平均孔径,并依据脱附等温线采用BJH方法计算孔径分布.结果表明,交联度对交联聚苯乙烯多孔吸附剂的孔结构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交联聚苯乙烯多孔吸附剂的交联度升高,其孔径变小,比表面增大,而且低交联度吸附剂的中孔接近圆柱形,高交联吸附剂的中孔形状接近“墨水瓶”形.显然,交联度对孔性质的影响与孔结构在交联聚苯乙烯多孔吸附剂制备和后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交联度低时,初期形成的小孔不能保持稳定,在后续聚合及后处理过程中合并为大孔,结果造成低交联吸附剂大孔径、低比表面的现象.通过对孔径分布的研究,揭示了不同吸附剂在中孔范围内的孔特征,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