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352篇
化学   373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868篇
综合类   61篇
数学   443篇
物理学   96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干燥和饱和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杆装置,对混凝土进行干燥和饱和状态下的SHPB实验,并与准静态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干燥和饱和混凝土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中等应变率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比准静态的曲线陡;饱和混凝土动态强度提高的幅度接近干燥混凝土的2倍,具有更强的应变率敏感性;存在一个应变率临界值,仅当应变率大于临界值时,饱和混凝土的动态强度才大于干燥混凝土的的动态强度;基于实验结果,给出了不同饱和度混凝土强度与应变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利用MTS装置,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加载路径(拉、压、扭以及拉/压-扭比例加载)和不同温度(28~150℃)下的准静态相变行为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呈现明显的伪弹性效应和拉压不对称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变起始应力逐渐增大,伪弹性效应和拉压不对称性逐渐减弱。当温度达到一定阈值时,拉压不对称性消失,材料基本呈现弹塑性状态。通过实验曲线确定了NiTi合金的相变临界参数,在σ-τ应力空间中对三种常用宏观相变临界准则进行了讨论,比较了它们各自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3.
针对两相流曲管振动的复杂特点,对分层两相流曲管的耦合振动建模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两相流中气、液两相不同的质量分量和速度的考虑,同时考虑了气相在振动过程中的势能变化,求解出曲管和流体微元的总能量;再通过总能量变分法原理,运用欧拉方程推导出了分层两相流曲管的振动控制微分方程;对微分方程进行量纲归一化处理后,最终得到了简化的分层两相流曲管振动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元法对分层两相流曲管振动方程进行求解,并将求解的结果应用到实际算例中,得出了分层两相流曲管的临界流速与曲管直径、管壁厚度、管道内径的关系曲线,还得出了分层两相流曲管的固有频率与流体流速、管壁厚度、管道内径的关系曲线。本文方法可以用于分析曲管中分层两相流、环状流的耦合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994.
二维液桥计算模型及湿颗粒材料离散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二维情况两直接相邻颗粒间液体以液桥形式存在时的液桥临界断裂距离及液桥力的计算过程。导出了用颗粒半径、三相接触角和液桥体积表示的二维液桥临界断裂距离拟合公式及两个接触或非接触颗粒间液桥毛细力随液桥体积的变化关系。引入Voronoi胞元计算定义基于参考颗粒介观结构的物质点的平均饱和度。提出了考虑液桥效应的二维湿颗粒离散元模型,并用以模拟不同初始均匀饱和度下湿颗粒集合体中的吸力效应,验证其有效捕捉以应变局部化为特征的破坏模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5.
Y(Ba_(1-x)Gd_x)_2Cu_3O_(7-δ)的临界电流密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晶样品Y(Ba1-xGdx)2Cu3O7-δ(YBGCO)(x=0.0,0.02,0.03,0.05,0.08,0.10)是由标准固相反应法制备获得。XRD的Rietveld精修显示,Gd成功地部分替代YBa2Cu3O7-δ(YBCO)晶胞中的Ba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某一固定磁场Y(Ba1-xGdx)2Cu3O7-δ的临界电流密度(Jc)在x=0.05有最大值。此外,尽管YBGCO的超导温度(Tc)明显地单调下降,但微量的Gd掺杂导致磁场中YBGCO的Jc的提高。Jc随着Gd掺杂量不同而变化的特征行为可以认为,是由Gd掺杂引起的两种不同的效果竞争共同作用造成的,即纳米尺度范围内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超导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6.
矩形微槽道饱和沸腾临界热流密度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矩形微槽中的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CHF随质量流速、进口过冷度和出口干度的增加而出现的变化趋势,以及槽道尺寸对CHF的影响。搭建试验平台,在不同槽道当量直径、较大范围的质量流速和不同进口过冷度条件下,获得以去离子水为工质两相沸腾传热的实验数据。由于常规尺寸槽道CHF预测关联式并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微槽道饱和沸腾CHF的预测模型。并通过与该文以及参考文献中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7.
Heating effects of air flows past a two-dimensional circular cylinder at low Reynolds numbers and low Mach numbers are investig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cylinder wall is heated partially rather than heated on the whole surface as with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heating effect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or various heating locations on the cylinder surface. Heating either windward or leeward side stabilizes the flow and reduces or completely suppresses vortex shedding from the cylinder at supercritical Reynolds number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sults of heating on the whole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However, as the lateral sides of the cylinder (perpendicular to the stream-wise direction) are heated, an adverse effect i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at the flow is destabilized and vortex shedding can be excited at subcritical Reynolds numbers. As the lateral sides of the cylinder are cooled, the flow is stabilized.  相似文献   
998.
自从观察到临界电流随磁场偏角发生变化的现象以来(临界电流的各向异性),如何在提升临界电流的同时降低各向异性成为了获得高性能超导体的主要考量。本文将以临界电流各向异性的起源——超导各向异性为核心,简述超导各向异性的实验现象、理论描述,及其与超导电动力学本构、磁弹耦合效应之间的关系。以此简述来突出超导各向异性在超导体物理和应用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9.
国内重离子加速器(HIAF)磁体服役在高速脉冲电流下,要求超导磁体用超导线具有较低的损耗,并具有高的临界电流,针对磁体的设计要求,本文研制了两种新型结构的NbTi/Cu0.5Mn超导线,通过两次组装、冷拉拔获得了线径Φ0.8mm、12960芯和10800芯、铜比2.0、芯丝小于5μm的高临界电流、低损耗超导线,系统研究了两种新型结构超导线的截面形貌、芯丝形貌、磁滞损耗及不同时效热处理次数超导线的临界电流密度(Jc)和n值,最后获得了线材芯丝直径和磁滞损耗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线材经过二次组装、挤压和冷拉拔后,单个亚组元成型良好,芯丝变形粗细均匀,尺寸大约4μm.随着时效热处理次数由3次增加到5次,线材芯丝表面有颗粒状的CuTi化合物生成,且5T、4.2K下临界电流密度由2295A/mm2增加到2958A/mm2,不同时效热处理次数的线材n值大小介于30~60之间,表明芯丝整体变形均匀.线径Φ0.8 mm、12960芯和10800芯线材在4.2K、±3T下的磁滞损耗分别为35.5mJ/cm3、42.8mJ/cm3,随着线材芯丝直径由4.6μm减小至2.8μm,磁滞损耗由42.8mJ/cm3降低至17.3 mJ/cm3.最后,通过优化工艺后获得了Jc(5T、4.2K)为2958 A/mm2,Qh(4.2K,±3T)为37.5mJ/cm3的千米级NbTi/Cu0.5Mn超导长线,并可实现批量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00.
我们开展了高临界电流密度的NbN约瑟夫森结的制备和特性研究.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单晶MgO(100)衬底上外延生长NbN/AlN/NbN三层膜,并使用微加工工艺制备了NbN约瑟夫森隧道结,在液氦温度下对NbN约瑟夫森结的电流-电压特性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NbN约瑟夫森结具有良好的隧穿特性,其临界电流密度J_c为10 kA/cm^2,质量因子大于10,能隙是5.7 mV,这些实验结果为基于NbN结的超导数字电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