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8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390篇
化学   329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2559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345篇
物理学   12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5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SMA纤维复合材料梁振动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一类形状记忆合金(SMA)纤维混杂层合粱用于振动控制的动力学模型和作用机理.采用多胞模型、形状记忆合金一维本构关系分析方法,同时考虑横向剪切的影响,建立了层合梁的数学模型.半主动控制是通过改变受控结构的参数来减小结构振动的响应.根据开关控制原理确定可变刚度系统的控制律,进行SMA纤维混杂层合粱的半主动控制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将半主动控制应用于梁的振动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2.
研究了弹流反常温度场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入口温升是压缩功发热和逆流剪切热所致,而出口局部低温是负压缩功吸热的结果,出口温度的再次微幅上升则是压缩功消失后剪切热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温升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卷吸速度的增加显著升高而几乎与滑滚比无关;在高速小滑滚比工况下,接触区的最高温度有可能出现在入口位置;入口温升增加了材料在工作中经受高温的次数,对其接触疲劳寿命有不利影响;在保证润滑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供油量可以减小逆流,从而降低入口温升。  相似文献   
163.
采用静载荷滑动轴承试验台模拟轴颈-轴承从液体润滑状态逐步向干摩擦状态过渡时的接触摩擦故障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而利用振动信号诊断滑动轴承的接触摩擦故障;通过对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无量纲特征参数,进而通过无量纲特征参数的适当数学组合得到无量纲诊断准则,并探讨了无量纲诊断准则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利用所得到的无量纲诊断准则进行轴颈-轴承接触摩擦故障诊断时无须建立用于模式识别的标准模,可实现快捷方便的故障诊断;无量纲诊断准则对工况不敏感,而对故障更敏感,适用于可变工况下滑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且诊断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64.
基于改进的一维剪切梁模型,对剪切模量是其深度的某一幂函数的成层非均质土层,得到其稳态动力响应的封闭型解析表达式。首次证明了这种土层振型函数的正交性,然后利用随机振动理论,并基于基岩输入地震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白噪声谱和过滤白噪声谱。研究了该土层对地震的随机动力响应问题。计算结果表明,1)在基岩输入地震加速度的功率谱为白噪声谱的情况下,土层的最大期望反应均有别于过滤白噪声谱时的相应值;2)平稳输入与输出过高地估计了土层的随机响应。  相似文献   
165.
Rudenko  O. V.  Hedberg  C. M. 《Nonlinear dynamics》2003,32(4):405-416
A simple mechanical system containing a low-frequency vibration mode andset of high-frequency acoustic modes is considered. The frequencyresponse is calculated. Nonlinear behaviour and interaction betweenmodes is described by system of functional equations. Two types ofnonlineariti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first one is caused by thefinite displacement of a movable boundary, and the second one is thevolume nonlinearity of gas. New mathematical models based on nonlinearequations are suggested. Some examples of nonlinear phenomena arediscussed on the base of derived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66.
光滑试样表面疲劳裂纹演化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裂纹形核,扩展,合并以及晶界的作用等因素,对光滑圆试样表面疲劳裂纹的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疲劳裂纹系统的演化是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过程,演化诱致突变。这一过程与实验观察到的结果一致。疲劳裂纹系统的演化终态具有很大的分散性,主要表现为裂纹路径的随机性和突变寿命的分散性。样本的随机性是造成上述分散性的外因,系统对裂纹位形的敏感性是内因。  相似文献   
167.
振动时效的动应力判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立功  王同伟 《实验力学》1998,13(4):439-445
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求得振动时效试验中动应力σd,载荷次数n和残余应力当量k对消应力效果εv的经验方程。从而实现用动应力现场速测来定量评定振动时效工艺效果。本文主要介绍动应力判据方程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8.
本文用边界元法对销钉接触角及销钉孔半径对三种电流输入方式下紧凑拉伸试样的电位函数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人们在电位法测试中常用的电流输入方式容易引起误差,并非最佳方案.最佳方案是另一种同样方便的电流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   
169.
An analysis is presented for the primary resonance of a clamped-hinged beam, which occurs when the frequency of excitation is near one of the natural frequencies,n . Three mode interaction (2 31 and 3 1 + 22) is considered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esponse is studied. The case of two mode interaction (2 31) is also considered to compare it with the case of three mode interaction. The straight beam experiencing mid-plane stretching is governed by a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By using Galerkin's method the governing equation is reduced to a system of nonautonomous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e method of multiple scales is applied to solve the system. Steady-state responses and their stability are examined. Results o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modal interactions' influences on the responses.  相似文献   
170.
本文采用旋转壳体元和流体元分析了双层旋转壳体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基于Novozhilov壳体理论、水弹性理论以及Hamilton变分原理推导出耦合系统运动方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表明本分析方法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