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化学   247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6篇
物理学   3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马尔康巴拉水电站近场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及对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康巴拉电站近场区内断层的活动性对工程的设计和坝址的选择极为重要。根据野外调查、ESR测年、断层泥石英形貌、地震活动性等综合分析,认为近场区除松岗断裂以外的其他断层在地表浅部晚更新世以来不具活动性,对工程建设基本不产生影响。松岗断裂中段深部小震频繁,地表未见活动证据,南段错断Ⅱ级阶地,因此中南段属于晚更新世活动断层,北段晚更新世以来不具活动性; 日部断裂与松岗断裂中段一样属于深部黏滑浅部闭锁型断层,这种断层可能会在未来地震中产生较大的地表变形,工程建设应避开此类断裂。活动的松岗断裂中南段的潜在地震危险性评估表明,其可能诱发的地震震级约Ms=6.95。拟选的上坝址由于距松岗断裂的安全距离不够,岩石物理条件较差,下坝址的利用落差较小等综合因素考虑,建议选择中坝址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2.
QCM-D研究蛋白质与多糖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园  黄庆荣  苏朝晖 《应用化学》2010,27(5):505-509
应用具有耗散因子功能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检测了多糖多层膜的构筑过程以及蛋白质在多层膜上的吸附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可以实现多糖卡拉胶多层膜的构筑,并且随着卡拉胶电荷密度的增加,其组装量减少。 研究了牛体血清蛋白(BSA)在卡拉胶上的吸附行为。 结果发现,BSA的吸附行为强烈地依赖于卡拉胶的电荷密度和基体的粗糙度。 通过QCM-D实时监测了BSA在卡拉胶上的动力学吸附曲线,同时根据ΔD值推测了BSA在不同的基底表面上所形成的结构及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113.
矩形内包层掺Yb3+石英光纤的研制及其抽运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化学汽相沉积工艺加溶液掺杂法,配合光学加工技术,自行设计并研制出内包层为矩形等新颖结构的掺Yb^3 双层石英光纤,实现了上述光纤的包层抽运激光器的成功运转,矩形光纤在1075.6nm波长处获得84mW的最大激光输出功率,斜率效率达77%。  相似文献   
114.
薄膜厚度测控技术中的物理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各种薄膜厚度测控技术,简明介绍了光电极值法,干涉法,石英晶体振荡法及椭偏仪法的物理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5.
压电晶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简要介绍了压电晶体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基于质量、粘度、电导率变化的溶液分析法。重点介绍了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压电生物传感器;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重要应用价值的串联式压电传感器(SPQC)、串联式表面声波电导传感器(SAW)、液隔电极式压电传感器(ESPS)等也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16.
矿物表面因存在有各种悬空键 ,而形成了表面活性官能团 ,称作“表面位”。对石英来说 ,表面氧离子可以与水中H+和OH- 离子反应 ,使表面产生荷电性。研究表明[1 ,2 ] ,石英对二价金属离子的吸附反应遵循Freudlich方程 ,本文在分析石英表面位及其质子化反应、表面位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石英与水溶液作用的界面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 实验材料与方法石英粉末样品用王水煮洗 ,后用纯净水浸洗至无AgCl,过滤、1 1 0℃烘干、450℃煅烧 1 2h。经NOVA 1 0 0 0VER3.7自动表面分析仪 (N2 BET法 )测定…  相似文献   
117.
利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鸟嘌呤、鸟苷和鸟苷酸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三种生物活性分子均能在1.1V电位被氧化,对应于它们所含的共同基团嘌呤环中CN键的氧化,根据氧化反应电量和质量的变化,求得电子转移数为4.氧化电流的大小次序为鸟苷酸>鸟苷>鸟嘌呤,这可能与三者在电极上的吸附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8.
介绍了一种在毛细管柱上原位腐蚀而成的多孔膜接口的制作方法,并用该接口构建了一类毛细管电泳二维分离技术平台。柱上原位腐蚀刻成的多孔膜接口具有零死体积、制作过程简易、成本低廉、耐用、柱间切换便捷等优点,特别适合作为基于毛细管柱的二维及多维电泳联用中的接口,是目前二维及多维毛细管柱联用中一类较为新型、实用、理想的接口。以鹿茸冻干粉可溶物样品为例,验证了该接口在二维毛细管电泳联用系统中的可行性和分离效能。实验结果表明:鹿茸冻干粉可溶物整个二维分离分析的时间在1 h内完成,二维分离系统的分辨率和总峰容量都比一维的高。  相似文献   
119.
采用自组装技术,将 5′端标记有巯基的 20-merODN(oligo 1)以金 硫键形式牢固结合在 7. 995MHz的AT-切石英晶体的镀金表面,然后由石英晶体微天平实时检测了与碱基序列互补的 10 merODN (oligo 2)和 8 merODN(oligo 3)的杂交,同时还研究了稀土金属铈离子在温和条件下对DNA的水解切断作用.结果表明:应用QCM方法可能实时检测DNA的固定和杂交,Ce(IV)能随机切断单链DNA;但不能切断杂交形成的双链DNA,因此可利用杂交保护的方法对单链DNA实行定位切断.  相似文献   
120.
用电化学石英晶体阻抗法(EQCI)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纳米生物活性材料TiO_2和羟基磷灰石(HAP)上的吸附行为,获得了BSA吸附过程中电极表面的质量变化和电极/蛋白质界面双电层中电容变化以及BSA构象变化等信息。以2步骤连串反应机理分析BSA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BSA在2种电极表面的吸附过程均分为吸附和重排2个过程,BSA在TiO_2上吸附速度慢于在HAP上的吸附,且难达到稳定状态。根据Sauerbrey方程结合Martin方程估算了BSA在TiO_2和HAP上饱和吸附时的表面质量覆盖度,分别为1.12×10~(-6)和1.09×10~(-6)g/cm~2。红外谱图结果还表明,生物材料的表面组成对蛋白质吸附动力学和蛋白质结构变化均有影响。BSA在HAP表面吸附时的响应更大,并对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