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5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885篇
化学   1501篇
晶体学   82篇
力学   650篇
综合类   74篇
数学   56篇
物理学   152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将制备的铁氰酸镍纳米颗粒(NiNP)与多壁碳纳米管(CNT)混合, 分散于壳聚糖溶液中, 形成一种新的纳米复合成分(NiNP-CNT-CHIT), 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 新复合膜体现了NiNP和CNT之间的协同作用, 由于CNT的良好的传递电子性能, 促使NiNP催化氧化还原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此NiNP-CNT-CHIT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在较低电位下对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与NiNP-CHIT膜比较, 测定H2O2的灵敏度增大了50倍. 通过戊二醛在电极表面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备了一种新的葡萄糖传感器. 该传感器在-0.2 V下对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0.05~10 mmol/L, 检测下限为10 μmol/L.  相似文献   
82.
低温湿固相反应凝胶法制备纳米γ-Fe2O3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Fe2O3纳米粒子因其在磁性、催化、气敏、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青睐[1].传统制备γ-Fe2O3粒子的方法是在适当温度下加热α-FeOOH或γ-FeOOH,所得粒子粒径在微米级[2].  相似文献   
83.
柠檬酸根对纳米Fe3O4颗粒的生长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现代诊断学的发展使得超小超顺磁性的Fe3O4粒子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实验中利用某些羧酸盐对铁氧化物晶粒成长的抑制作用,在共沉淀法中引入柠檬酸根,制备出平均粒径小于5 nm的Fe3O4纳米分散体系。研究了不同柠檬酸根浓度对生成粒子的大小、结晶和表面吸附情况的影响。对Fe3O4颗粒在不同条件下的磁性与胶体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4.
抗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与尿激酶杂合分子的纤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双功能团试剂将尿激酶(UK)B链和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的Fab片段共价偶联。偶联的杂合分子UK-SZ-51保留了原抗体的结合专一性,它在体外的溶栓效率较尿激酶提高约5倍,其溶栓作用对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85.
Pt微粒修饰纳米纤维聚苯胺电极对甲醇氧化电催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脉冲电流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状聚苯胺(PANI)为Pt催化剂载体,用它制备了甲醇阳极氧化的催化电极Pt/(nano-fibular PANI).研究结果表明, Pt/(nano-fibular PANI)电极对甲醇氧化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并有协同催化作用.在相同的Pt载量条件下, Pt/(nano-fibular PANI)电极比Pt微粒修饰的颗粒状聚苯胺电极Pt/(granular PANI)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此外, Pt的电沉积修饰方法同样影响Pt/(nano-fibular PANI)电极对甲醇氧化的催化活性.脉冲电流法沉积Pt形成的复合电极较循环伏安法电沉积得到的Pt复合电极具有更优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6.
采用新兴的湿化学方法合成了锡氧化物基粉末材料。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方法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经400 ℃热处理4 h的锡氧化物基材料的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00 nm。这种材料的可逆充电容量超过570 mAh·g-1,30次循环后平均每次循环的容量衰减只有0.15%。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表明锡氧化物基材料有望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87.
测定了标题物Li-CaxPb1-xTiO3 (缩写为Li-CPT, 其中x=0.35, Li/Ti=1.0%, mol/mol, 850 ℃/h)的激光拉曼光谱(LRS)和激光显微组织, 并与湿敏性能极差的纯钛酸铅PbTiO3 (缩写为PT)以及不同钙掺杂量的钛酸铅CaxPb1-xTiO3 (缩写为CPT, x=0.08, 0.16, 0.24, 0.32, 0.40)的LRS进行比较, Li-CPT以及CPT的LRS与PT的LRS相比有很大差别,仅在75, 125, 190, 273和585 cm-1出现五个谱峰. 应用“软模理论”将其分别归属于PT四方晶相的五个特征单模E(1TO), A1(1TO), E(2TO), B1+E和A1(3TO)的红移及宽化, PT的其它五个特征单模在Li-CPT及CPT的谱图中完全消失或被淹没. 对于这种拉曼活性的降低, 可以根据“软模理论”与晶格畸变作用的关联加以解释. Pauling离子半径较小的Ca2+的掺杂, 等价取代了半径较大的Pb2+的晶格位置, 降低了四方晶相畸变度δ=c/a和不对称性导致的各向异性, 不单消除了薄膜冷却时位移型相变可能引起的破裂, 而且改变了晶格中氧八面体“TiO6”及十二面体“PbO12”的几何结构和电荷分布, 改变了晶格c轴上M-O (M=Ti, Pb)键的化学环境, 直接阻尼了M—O键的伸缩振动软模, 减小了电偶矩及其自发极化, 使Li-CPT的振动模的拉曼活性大大降低, 因此LRS提供了一种表征晶格畸变的有效方法, 反过来也佐证了“软模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拉曼光谱.  相似文献   
88.
以共沉淀法得到的类球形MnCO3为前驱物,制备了类球形正交LiMnO2(So-LiMnO2),采用XRD、SEM和N2吸附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与非球形正交LiMnO2(No-LiMnO2)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o-LiMnO2的堆垛层错度、结晶状况、颗粒形貌和大小与前驱物的微结构密切相关;在80次电化学循环测试过程中,So-LiMnO2经15次循环可达最大的放电容量152 mAh·g-1,其容量衰减平均每次循环0.58 mAh·g-1;而No-LiMnO2要经过38次循环才能达到最大放电容量128 mAh·g-1,容量衰减平均每次循环高达1.24 mAh·g-1。TEM和EDS分析证明:由一次粒子团聚的类球形So-LiMnO2能有效地抑制电解液对材料的腐蚀、减少Mn的溶解,从而提高了电化学循环能力。  相似文献   
89.
黄英  刘香鸾 《应用化学》1994,11(6):17-21
研究了阴离子型与阳离子型聚硅氧烷乳液的耐酸碱稳定性,发现阴离子型乳液对酸碱都相当稳定,在乳液制备过程中,酸性催化剂不会引起乳液颗粒的凝聚;而阳离子型乳液的耐酸三稳定性性差,尤其是引起乳液颗粒慢速凝聚的碱浓度下限值很低,碱是制备阳离子型乳液的化剂,碱引起乳液颗粒的慢速凝聚是阳离子型乳液中大颗粒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乳液聚合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当部分的乳化剂从水相向有机硅相的转移也是影响阳离子型乳液稳定性的一  相似文献   
90.
IntroductionNano-sized semiconductors are of great interestdue to their special opt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1,2].As one of the mostimportantⅡ—Ⅵsemicon-ductors,CdS has important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such as the solar cell field,non linear 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