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64篇
化学   113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54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31.
在球盘式拖动力试验机上,对HKD-1型航空润滑油进行拖动力测量,给出了根据拖动力试验曲线的非线性上升段确定润滑油有效粘压系数和特征应力的方法,对HKD-1型航空润滑油在试验条件下的粘压系数和特征应力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其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特征应力和有效粘压系数的求解方法简单合理,其计算公式的拟合精度较高,可为轴承动态特性设计提供计算依据;随着接触压力、入口油温和滚动速度增加,HKD-1型航空润滑油的特征应力增大,其粘压系数减小;滚动速度对特征应力和粘压系数的影响小于接触压力和入口油温.  相似文献   
32.
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在已有的研究工作积累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研究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其应用等进行了简要的综合介绍与分析评述,并指出了现有的研究工作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主政方向及其必要性,展望了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3.
作者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固体润滑剂填料对GM型齿轮润滑成膜膏进行了改进,并且研制出了两种新的成膜膏系列产品。经四球试验机、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和SRV试验机评价的结果表明,添加PTFE的GM-2型成膜膏的承载能力和减磨性能都明显地比未添加的好;以PTFE为主要固体润滑剂填料的GM-3和MFC-1型两种润滑成膜膏也都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其中后者的性能与含PTFE的GM-2型成膜膏的接近。通过对摩擦轨迹的电子探针检测发现,PTFE在摩擦过程中于摩擦表面形成了转移膜,因而改善了润滑成膜膏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34.
油润滑条件下ZA27/SiCp复合材料的滑动磨损行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陈锋  张世振 《摩擦学学报》1998,18(4):295-299
高能超声凝固法制备ZA27/SiCp复合材料,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油润滑下复合材料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发现未增强的基体合金在重载时产生严重粘着磨损,磨损层发生软化和塑性流动,而复合性能中的SiC颗粒暴露于磨损表面并起承载作用,从而保护基体不发生严重磨损。与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平稳而较低,且耐磨性提高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35.
合理利用选择性转移效应,能够有效地延长摩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但是,现用的大都是铜-钢或铜合金-钢选择性摩擦副,这在润滑不良情况下容易发生擦伤甚至咬死而制造机械零部件报废。因此,研制了一种钢背/青铜粉/(PTEE-(Cu2O)三层复合材料,并且利用MPV-1500摩擦试验机对其分别在甘油润滑和三乙醇胺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甘油或三乙醇胺润滑下的摩擦系数比干摩擦时的低  相似文献   
36.
采用UMT-2型微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4种纳米颗粒LaF3、Ag、SiO2 及Al2O3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的接触电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由此监测摩擦副表面的成膜状况;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4种纳米添加剂润滑下磨损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并结合接触电阻测试结果分析纳米油润滑添加剂的润滑机理.结果表明:接触电阻测试能够适时监测添加剂在摩擦副表面的成膜过程,4种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在边界润滑条件下均能够在磨损表面沉积成膜,其在试验过程中的化学状态没有发生变化,但4种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的成膜性能不同,Ag和LaF3在摩擦过程中的沉积速率、沉积膜厚度及其在摩擦副表面的结合强度优于SiO2和Al2O3.  相似文献   
37.
从实验中观测到的特殊乏油现象出发,提出1种特殊供油条件函数,求出点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完全数值解,定性模拟实验中的特殊乏油现象,并分析供油条件函数中的参数与中心膜厚和最小膜厚的关系.结果表明:供油油膜的两突起导致相应的压力、部分油膜比例和润滑油膜分布中也出现两突起;供油油膜的两突起能够扩大压力区和充分供油区域,能够局部改善润滑效果,但是对中心膜厚和最小膜厚影响很小;供油油量主要影响润滑状态,而供油油膜的形状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影响润滑状态.  相似文献   
38.
含硼和氮的脂肪酸水基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在脂肪酸分子中引入硼和氮,合成了新型水基润滑添加剂(BNR),用红外光谱仪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合成产物在水中的抗磨和极压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钢球磨损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并探讨了该类添加剂的极压抗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含硼和氮的水基润滑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抗磨和减摩性能;由于长链脂肪酸分子的载体作用、硼的缺电子性、氮的高反应活性以及三者的协同作用,添加剂在钢球磨损表面形成了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和极压作用.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水润滑下炭纤维、石墨及聚四氟乙烯填充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与不锈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磨损表面和磨屑形貌,利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分析了磨损表面的元素组成.结果表明:炭纤维含量对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影响不大,磨损率随着炭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载荷增大,摩擦系数先降低而后升高,当载荷较小时,填充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随载荷增大而缓慢增加,当载荷超过一定值后,磨损率急剧增加;填充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在较低载荷下主要呈现疲劳磨损特征,在较高载荷下主要呈现微切削特征.  相似文献   
40.
解培民 《摩擦学学报》1992,12(4):369-372
作者在含磨粒的油润滑条件下对快速镍刷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与45~#钢(淬火+低温回火)的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镍刷镀层不仅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始终都比45~#钢的小,而且它的稳定磨损阶段也长而未出现45~#钢那样明显加剧的磨损。作者指出,这主要是由于镍刷渡层组织所含微孔既可吸附和储存润滑油而起辅助润滑作用,又能使磨粒镶嵌于其中而减少磨粒磨损的缘故,而且随着摩擦温升其塑性也得到改善,因而快速镍刷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都比质地致密且硬度更高的45~#钢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