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239篇
化学   158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1427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63篇
物理学   2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福林  姜弘 《摩擦学学报》1995,15(3):263-270
从高分子材料的粘弹性力学模型出发,推导出塑料与钢齿轮副粘滞发热损耗功率的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塑料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滑动摩擦系数的测试数据,考虑温度、弹性模量、摩擦系数及载荷之间复杂的偶合关系,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在干摩擦条件下塑料与钢齿轮副啮合效率的数值计算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地获得任意啮合位置的瞬时啮合效率及一个啮合循环中的平均啮合效率,通过对聚甲醛与45^#钢齿轮副的计算发现,在干摩  相似文献   
72.
李运兴  胡平 《摩擦学学报》1994,14(4):320-327
尽管超塑胀形作为一种金属成形方法正日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但对超塑约束胀形理论的研究报道却还很少,尤其对胀形过程的有限元模拟研究就更为罕见。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大变形刚粘塑性有限元法模拟了轴对称零件向圆筒形凹模内超塑约束胀形的变形过程,着重研究了工具工件之界面摩擦对胀形件厚度分布不均匀性和胀形板料向凹模角部充填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摩擦的降低,胀形件的侧向较厚部分能有所减薄,可以改善整个胀形件的厚度均匀性,但当摩擦因子Am≤0.2(相当于摩擦系数μ≤0.12)时,胀形件极顶部分的减薄过大;摩擦较小时,胀形板料向凹模角部的充填性较好;在考虑到极点附近厚度适度减薄和胀形板料对凹模角部充填性好的前提下,工艺上应当适当减小摩擦,其最佳状态是μ值约为0.3.为了检验所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法模拟的可靠性,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作了对比,发现两者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73.
填充聚四氟乙烯对尼龙6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imken试验机考察了热压成形的PTFE填充尼龙6在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PTFE填充量、滑动速度和负荷对摩擦磨损的影响,并用X-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电子探针(EPMA)研究了金属偶件摩擦表面转移膜的组成与形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填充PTFE能够有效地改善尼龙6的摩擦磨损性能,PTFE的填充量在8~20%(vol)之间时的效果较好,8%PTFE填充尼龙6的PV值可比纯尼龙6的高1倍;填充PTFE的效用主要取决于转移膜的特性和PTFE在转移膜中的富集量。  相似文献   
74.
聚乙烯醇及磷酸酯气相润滑下氮化硅的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球-三盘磨损试验机在370℃,聚乙烯醇及磷酸三甲苯基酯气相润滑下研究了Si3N4与M50工具钢对磨时的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在气相润滑下聚乙烯醇可以有效地降低Si3N4的磨损;在聚乙烯醇中添加少量的三甲苯基磷酸酯可以进一步降低Si3N4的磨损.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Si3N4的摩擦表面形成了主要由元素碳、氧和磷组成的固体润滑膜,Si3N4发生了氧化并生成了SiO2和—SiNO等化合物,而三甲苯基磷酸酯则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降解.  相似文献   
75.
Cr靶电流对Cr改性类石墨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设备,在不同Cr靶电流参数下制备Cr改性类石墨薄膜,测试了薄膜的硬度、结合强度、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薄膜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改变Cr靶电流不仅能够改变薄膜的化学成分,而且能够改变薄膜的显微结构;随着Cr靶电流增加,薄膜的断口出现纤维状结构,并逐渐发展为柱状结构;Cr的加入使得类石墨薄膜形成周期性层状结构;在干摩擦条件下,随着Cr靶的电流增加,GLC膜的摩擦系数先减小而后增大;当载荷较小时,薄膜的比磨损率随Cr靶电流的增加而增大,载荷较大时薄膜的比磨损率变化不大.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的变化引起GLC膜硬度和韧性的变化,从而改变了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76.
在涉及摩擦力的力学问题中,首次提出了摩擦力判别函数的概念.该函数的引入完善了库仑摩擦定律的表达式形式.为含有摩擦力、特别是对具有多处摩擦力的问题的清晰分析及解决提供了方便.应用该函数求解摩擦力问题时,无论研究对象处于何种状态、摩擦力的方向均可根据约束的性质作出任意假设,假设正确与否由摩擦力判别函数来确定.举例说明了该函数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7.
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湿式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T700炭纤维针刺毡,经超声振动渗硅、化学气相沉积(CVD)、硅化处理及液相浸渍/炭化新工艺制备SiC呈"岛状"分布的C/C-SiC复合材料,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组织结构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在MM-1000型湿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C/C-Si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初始转速恒定的条件下,动摩擦系数随制动比压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制动比压恒定时,摩擦系数随初始转速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而后降低的趋势;在本文试验条件下,摩擦系数稳定在0.088~0.126之间;在300次磨损试验后,其磨损量检测值为0.  相似文献   
78.
???????????????????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多刚体系统接触及碰撞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详细回顾了考虑库仑摩擦的多刚 体系统的能量不协调、Painlev\'{e}疑难及碰撞恢复系数等该领域中难点问题的研 究进展,探讨了解决该难点问题的研究思路,指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9.
对LY12CZ(2024)铝合金进行了氮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III)处理,分析比较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离子注入前后试样的化学组成、各元素的化学价态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铝合金表面改性层中形成了弥散强化的氮化铝(AlN)相;与基体相比,铝合金试样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后的表面显微硬度均有所提高,最大增幅达1.4倍;铝合金的磨损质量损失减少了75%,摩擦系数显著降低,表面综合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0.
影响分子沉积膜纳米摩擦特性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探讨了表面电荷及分子端基对分子沉积膜纳米摩擦特性的影响,并考察了表面形貌在不同扫描方向和法向高度上对摩擦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Si3N4针尖而言,表面净电荷对摩擦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表面电荷对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影响不同,正电荷影响相对较大;在较小载荷和粘附力的条件下,针尖在表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作用同分子端基有关;单层CuTsPc分子沉积膜表面形貌的取向对摩擦力影响不大,分子沉积膜的表面高度同摩擦力,即时测量值并不存在对应关系,摩擦力受表面形貌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