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7篇
  免费   877篇
  国内免费   1033篇
化学   1522篇
晶体学   67篇
力学   1429篇
综合类   167篇
数学   349篇
物理学   2203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探讨了水溶液中α-环糊精(CD 1),β-CD 2,七(2, 6-二-o-甲基)-β-CD 3和γ-CD 4D-、L-、D,L-苯丙氨酸(Phe)形成超分子包合物的稳定常数(K)。手性或外消旋苯丙氨酸与同一主体结合能力的强弱顺序为:L- >D,L- >D-Phe,各体系的KL/KD值在1.65~3.01之间,给出了较好的异构体分离。但三种形式的苯丙氨酸与这些主体的缔合常数均较小(K< 3×102mol·L-1)。就不同主体而言,K值的次序为:3 >1 >4 >2,并不完全等同于KL/KD的顺序:2 >1 >3 >4。  相似文献   
82.
简述超支化共轭聚合物光电活性材料研究进展,设计、合成了多种具有3-D立体结构的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在器件上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成膜性和高的发光效率.可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发光电化学池(LEC),光伏打电池等器件.这类化合物不仅可以作为发光材料,还可以通过修饰得到具有分子或离子识别、信息存储性能的特殊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83.
利用圆二色谱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D/L酪氨酸的手性识别行为,制备出了β-CD与L-酪氨酸(L-Tyr)的固体超分子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薄层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及热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包合物的形成常数.实验结果表明,β-CD具有选择包结L-酪氨酸的特性;主客体形成11的包合物,其组成为L-Tyr/β-CD·12H2O;稳定常数为5.13×103L/mol;包合物的热稳定性比主客体皆有改善  相似文献   
84.
生物功能体系的模拟是生物有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本文简要论述新型大二环.大三环、笼型环番以及其它三维主体分子的合成及对阴离子选择性识别作用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85.
在315~375 nm波长光照射下核黄素能够造成溶菌酶的光敏损伤, 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稳态产物的研究分析发现, 溶菌酶的光敏损伤途径和损伤产物与核黄素浓度、光照时间、体系的气氛等密切相关. 在氮气气氛下为Ⅰ型光敏损伤机制; 在有氧条件下溶菌酶的损伤是Ⅰ型和Ⅱ型反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并以Ⅱ型反应为主. 初步考察了褪黑激素等抗氧化剂对溶菌酶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6.
氢醌卟啉的合成及其对醌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氢醌与2-硝基卟啉直接反应,合成了2-(2’,5’—二羟基苯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并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方法考察了它们对酯的分子识别,结果显示2—(2’,5’—二羟基苯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对醌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7.
悬浮聚合法制备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苯胺和二甲基苯胺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单体、Fe3O4为磁性组分,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MIPMs)。结果表明,改性Fe3O4微粒在MMIPMs中分散较好,MMIPMs在水性介质中对模板分子的选择吸附性较差,但在有机介质中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  相似文献   
88.
辣根过氧化物酶对心肌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晖  冯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18(10):1628-1632
以黄嘌呤氧化酶/次黄嘌呤自由基诱生系统建立了稳定的离体心肌线粒体的损伤模型,并应用此模型研究辣根过氧化物酶对心肌线粒体自由基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辣根过氧化物酶能抑制心肌线粒体中氧自由基的形成,降低膜脂的过氧水平,保护了线粒体膜酶活性,有效地防止自由基对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89.
4'-磺酰腙苯并-15-冠-5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苯并-15-冠-5经磺酰化、肼解两步合成了4’-磺酰肼苯并-15-冠-5(2).后者与芳香醛在室温下发生缩合制得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冠醚化磺酰腙类化合物3a~3h,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MS确证了其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查了其对不同阴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d,3e,3h对碱性较强的阴离子有较强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90.
张利华  于力 《应用化学》1994,11(4):40-44
用WAXD和SAXS方法研究了聚酰胺1010的聚集态结构和结晶结构的辐射损伤过程和机理。辐射交联与裂解主要在非晶区和结晶表面或中间相发生;辐射损伤并从这里开始,随辐射剂量增大,非晶化逐渐向晶区伸展,有氢键的(010)晶面损伤几率高于(100)晶面;辐射后效应导致新的交联与裂解生成,主要影响(010)晶面的形成与完善,使L100及Wc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