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2篇
  免费   1064篇
  国内免费   2133篇
化学   1892篇
晶体学   82篇
力学   869篇
综合类   127篇
数学   630篇
物理学   267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复合半导体材料V2O5-TiO2/SiO2,并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拉曼光谱、程序升温还原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固体材料的结构和光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V2O5和TiO2在负载型复合半导体V2O5-TiO2/SiO2表面有相互修饰的作用. 一方面,V2O5能扩展TiO2的光响应范围,使TiO2的吸光区域由紫外光区拓宽至可见光区,从而提高了复合半导体对光能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TiO2则有助于提高V2O5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程度,抑制VOx的聚合,减小V2O5的微晶尺寸,提高固体材料的能隙值和氧化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992.
超疏水膜表面构造及构造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表面构造对膜表面亲、疏水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表面化学成分及化学结构聚集态是获得超疏水膜的基础,表面的形貌和微构造是维持超疏水性质的保障。利用含氟材料极低的表面能,将表面化学结构的聚集态,表面形貌微观构造及排列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将会获得理想的超疏水材料。  相似文献   
993.
讨论了G ibbs吸附等温式对气固吸附的应用。它不仅能结合吸附层的物理模型建立各种实用的气固吸附等温式,而且还能由已知的吸附量推测吸附过程中界面自由能随平衡压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悬浮聚合过程中滴加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乳液聚合组分的悬浮-乳液耦合聚合方法,制备了大粒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MMA/PHEMA)复合微球。PMMA/PHEMA复合微球表面以HEMA乳液聚合物为主,且具有微孔结构。PMMA/PHEMA复合微球在水和苄醇中的平衡溶胀率大于PMMA微球。PMMA/PHEMA复合微球48h异丁苯丙酸负载百分比为35.6%,PMMA为27.6%。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时间达到360h,释放量占负载总量的82%;而PMMA微球的释放时间为216h,释放量仅占负载总量的60%。  相似文献   
995.
大量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δ(PI3Kδ)与多种恶性肿瘤及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药物靶点.伊德利塞(Idelalisib),PI3Kδ抑制剂,是首个被FDA批准上市的PI3K抑制剂,以此开启了PI3 Kδ选择性抑制剂开发的热潮,但是严重的毒副作用阻碍了该类化合物的使用.随后,度维利塞(...  相似文献   
996.
河渠非定常流的精确边界能控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于一阶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混合初边值问题的半整体C^1解理论对单个河道及弦状网络河道中的非定常流动分别讨论了在闸门边界条件下的精确边界能控性问题,并对在泄洪边界条件下的精确边界能控性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7.
杨庆余 《大学物理》2004,23(2):49-52,58
介绍了索尔维物理学会议的起源及其影响.索尔维物理学会议是国际著名的科学会议之一.1911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了首次会议,它是在德国著名物理化学家能斯特的促进下,由比利时工业化学家兼社会改革家恩斯特·索尔维资助的.这次会议对当时量子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此,索尔维物理学会议作为重要的国际学术研究活动被一直延续了下来.  相似文献   
998.
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聚丙烯薄膜表面分子级别的结构 .采用无定形本体聚丙烯产生初始的随机父链 ,将一条随机父链在二维边界条件下进行塌陷 ,研究薄膜在真空中的构型 .用 10 0个重复单元的父链生成厚度为 3 5nm的薄膜 .发现薄膜内部密度等于聚丙烯的本体密度 ,而离自由表面 0 8nm处薄膜的密度开始跌落 .主链键在内部随机取向 ,在自由表面附近则明显沿薄膜表面平面取向 ,键开始有序取向的程度大致与质量密度相对于本体密度的减小一致 .与聚丙烯本体相比 ,薄膜表面中CH2 CH 的反式结构和旁式结构是增加的 ,这是因为分子链能更好的沿薄膜平面舒展 .同时通过聚丙烯无定形本体 (3D周期性 )和薄膜 (2D周期性 )中的链的能量的差异计算了薄膜内部能量对表面能量的贡献 .  相似文献   
999.
InSb的Li替位形成能的从头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平面波展开的第一原理赝势法计算了锑化铟在锂替位到铟位置时的各种情况下的形成能与电子结构,讨论了锂替位的体积变化,电荷分布、能带结构及电子态密度等性质.结果表明,对于闪锌矿结构的InSb,锂的各种替位形成能大致在每个锂原子-2.2eV左右.该结果表明,不可能在嵌入初期Li插入到间隙位置之前发生替位反应,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00.
Extended Fisher-Kolmogorov系统的渐近吸引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ExtendedFisher-Kolmogorov系统的解的长时间行为,构造了一个有限维解序列即该系统的渐近吸引子,证明了它在长时间后无限趋于方程的整体吸引子,并给出了渐近吸引子的维数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