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5篇
  免费   875篇
  国内免费   1128篇
化学   1460篇
晶体学   38篇
力学   836篇
综合类   213篇
数学   2341篇
物理学   170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考虑驾驶方式改变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瑞  彭莉娟  杨凯 《物理学报》2009,58(7):4514-4522
在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WWH模型和SDNS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驾驶方式改变的元胞自动机模型(Change-CA模型).具体描述为驾驶员可根据交通环境选择不同的驾驶方式在道路上驾车行驶,以各自的演化规则进行状态更新,同时定义了驾驶方式更新原则.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发现驾驶方式可变时,模型模拟得到的混合交通流流量较大;保守型驾驶方式对交通流变化的影响随改变概率增大而减少.并且在演化过程中,驾驶方式改变频率的变化趋势与改变概率、安全概率密切相关.与NS模型和SDNS模型相比,Change-CA模型减少了车流 关键词: 交通流 元胞自动机 驾驶方式 计算机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972.
成对行为对行人疏散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金旺  邝华  刘慕仁  孔令江 《物理学报》2009,58(5):3001-3007
熟悉的行人之间经常存在着聚集运动的整体跟随行为现象.为了研究这种行为对疏散过程的影响,考虑了行人的并排成对、前后成对、混合成对三种方式,建立了一个新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了三种成对方式对双出口房间内行人疏散过程的影响,并分析、讨论了不同参数下成对方式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行人流 元胞自动机 成对疏散 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973.
双足模型步行中的倍周期步态和混沌步态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宁  李俊峰  王天舒 《物理学报》2009,58(6):3772-3779
被动行走模型只依赖重力可以在斜坡上形成自然的周期步态.当模型参数改变时,步态随之改变.应用胞映射方法与Newton-Raphson迭代结合来获取被动行走模型周期步态的不动点,消除了迭代方法在初值选取上的随机性,并获得了模型的吸引盆.通过对不同参数的模型的仿真,讨论了参数变化对步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动惯量增大会导致倍周期步态到混沌步态的产生,足半径减小和质心位置降低也会导致分岔的出现. 关键词: 胞映射 双足步行 倍周期 混沌  相似文献   
974.
郑力明  王发强  刘颂豪 《物理学报》2009,58(5):2884-2888
通过解析求解简单极化激元模型的Pancharatnam相位, 研究了温度、耦合强度、声子与光子频率差、平均光子数等对其演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Pancharatnam相位随时间振荡,且振荡频率和振荡波形随时间变化,这种变化随着温度升高和耦合强度、声子与光子频率差增加而加大. 系统Pancharatnam相位随时间的演化在平均光子数较小时表现比较有规律,但随着平均光子数的增加,它趋于混沌化. 关键词: 极化激元 Pancharatnam 相位 Mach-Zehnder干涉仪 相干态  相似文献   
975.
三元配合物Eu(BA)3PIP和 Eu(BA)3phen的制备与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邻菲罗啉(phen)衍生物2-苯基-咪唑并 -1,10-菲罗啉(PIP),并以其为第二配体,苯甲酸(BA)为第一配体,制备出新型稀土铕三元有机配合物Eu(BA)3PIP;在相同条件下,第一配体不变,1,10-菲罗啉为第二配体,还制备出Eu(BA)3phen。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差热分析等技术对合成的配体PIP及配合物Eu(BA)3PIP和Eu(BA)3phen进行了表征。通过发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第二配体PIP有较大的共轭体系,在紫外光激发下,配合物中的配体可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稀土Eu3+离子,表现出较强的Eu3+离子的特征发射。两种配合物相比,Eu(BA)3PIP的发光强度明显大于Eu(BA)3phen的发光强度,说明适宜的第二配体对配合物有很好的敏化发光作用。  相似文献   
976.
基于一维元胞自动机的复杂网络恶意软件传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玉蓉  蒋国平 《物理学报》2009,58(9):5911-5918
基于一维元胞自动机,研究复杂网络恶意软件传播行为.利用信息网络节点全局交互的特点,建立元胞自动机邻域和状态转换函数,提出恶意软件传播模型,研究在多种网络拓扑下恶意软件传播的概率行为.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在最近邻耦合网络(nearest-neighbor coupled network, NC),Erdos-Renyi(ER)随机网络,Watts-Strogatz(WS) 小世界网络和Barabasi-Albert(BA)幂率网络等拓扑下的传播动力学行为,不仅能反映恶意软件传播的平均趋势,而且可以描述病毒消亡和渗透等稀有概率事件,有效克服基于平均场方法建立的微分方程模型只能反映传播的平均趋势,只适合对传播作整体预测的局限性.同时,研究指出网络中度分布的异质化程度和网络的局域空间交互特征是影响传播及免疫行为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恶意软件传播 元胞自动机 状态转换函数  相似文献   
977.
丁建勋  黄海军  唐铁桥 《物理学报》2009,58(11):7591-7595
在NS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司机的记忆效应和当前交通环境动态地调整随机慢化概率,从而得到一个改进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数值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刻画司机记忆效应对交通流的影响,记忆效应的引入可以提高平均速度和流量. 关键词: 交通流 元胞自动机模型 记忆效应 随机慢化概率  相似文献   
978.
应用偏振光描述中的变换矩阵与群论的对应关系[1]和相应的计算理论,讨论了与偏振光学系统中的Jones矩阵、Mueller矩阵相对应的SU(2)群、SO(3)群和Lorentz群的生成元问题,给出了用单位矩阵、Pauli自旋矩阵和稀疏矩阵分别作为无耗偏振光学系统中SU(2)群元(Jones矩阵)和SO(3)群元(Mueller矩阵)生成元以及部分损耗偏振光学系统中的幺模群(Jones矩阵)和Lorentz群(Mueller矩阵)生成元的具体形式;矩阵计算理论说明这些群元的生成元表示可以简化偏振光学系统的计算。  相似文献   
979.
小波重构与局部DCT的二维主元分析掌纹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晓华  李春芝  蒋云良 《光子学报》2009,38(6):1566-1571
为了解决掌纹特征提取过程中,手掌的非平面问题导致的伪主线噪音信息并简化运算,对重构的掌纹图像进行了局部离散余弦变换.解决了重构后图像噪音敏感性问题,有效地区分了掌纹主线、掌纹褶纹和乳突纹.由二维主元分析算法获得较稳健的识别特征.通过香港理工大学公布的PolyU掌纹数据库的实验,同二维主元分析算法相比,小波重构与局部离散余弦变换的2DPCA掌纹识别算法正确识别率较高,识别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80.
基于数码相机的光谱重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数码相机信号直接重构物体表面的光谱信息对不同照明条件下颜色的复现十分重要.基于普通商用数码相机分别摄取两种CIE标准光源D65和A下颜色样品的RGB信号,采用主元分析法(PCA)和多项式模型的结合算法进行物体表面色光谱反射比的重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同时应用两种光源下的RGB信号可有效提高光谱重构精度,并能较好地再现色样的同色异谱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